天天看點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作者:極車志TopCar

長城專注造好汽車,不造手機,也不上天。”近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這句話在網上被熱傳,尤其在聯系10月24日某新勢力品牌的釋出會來看,形成一種有趣的對比。

在國内衆多的車企掌門人裡,魏建軍一向給人感覺是嚴肅、精幹、果斷而專注。這樣的個人性格,也直接決定了長城汽車的企業性格。是以至今為止,長城始終以“專注”而著稱,也因專注而獲得極大的市場成功。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克勞塞維茨在《戰争論》一書中說,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有效集中有限的兵力。巴菲特也曾經說過,成功的人會避免把精力分散給那些看似具有潛力的事情,而會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Less is more!”很多時候,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遠比知道能做什麼更重要。是以,Focus聚焦,是魏建軍奉行的商業準則,也是長城汽車形成競争力的重要根源。

聚焦SUV,營收十年翻漲12倍

“定位之父”艾·裡斯曾在《聚焦——決定你企業的未來》一書分析到,企業有兩種商業發展模式,一種以微軟、英特爾、戴爾為代表,特點是非常聚焦、專注而深入;另一種以富士通、索尼為代表,業務多元,邊界模糊。雖然這兩類企業都可以在市場上取得極大成功,但從平均盈利利潤率來看,前者是後者的幾十倍。

是以艾·裡斯認為,聚焦,将決定企業的未來發展,他還例舉美國三大汽車生産商來佐證自己的看法,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通用和克萊斯勒雙雙申請破産保護,而福特,則依靠聚焦——提前推行了“一個福特”戰略,才得以幸免。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2008年時的長城汽車,雖然建立了皮卡、SUV、MPV和轎車等完整的業務線與生産鍊,但除了皮卡之外,沒有在任何一個細分市場樹立起足夠的影響力。據蓋世汽車網統計,當年長城汽車的累計銷量不足8萬,排在20名開外,不及奇瑞、吉利和比亞迪,甚至也不及華晨。

不久後,魏建軍與長城汽車果斷作出了抉擇,砍掉轎車和MPV業務,将精力聚焦到SUV,集全公司之力打造哈弗品牌。2011年,哈弗H6正式上市,從此開啟了它的“神車”之旅。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哈弗H6與哈弗系列SUV的成功,不僅鑄就了長城汽車在SUV市場的行業地位,也讓它賺得盆滿缽滿,年營收從8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超過1000億元,單車均價連續數年高于9萬/輛,不僅超過吉利、長安,甚至也超過了韓系車。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魏建軍也深谙此道。

聚焦主業,赢得資本市場高度信賴

但凡企業做大以後,必然面臨新的抉擇,是繼續聚焦主業深挖護城河,還是拓寬業務線,搶占新的市場佔有率?

上世紀60年代,在收音機電視機等硬體制造領域獲得成功的索尼,開始了多元化經營,相繼涉足音樂、遊戲、電影、保險金融、資訊技術等領域。四面開花的結果,讓索尼一度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成為日本企業的名片,被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譽為自己在國際交往中的“左手”(右手是豐田)。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然而,長期“不務正業”也給索尼帶來了災難性後果。由于事業闆塊過于膨脹,主業優勢被削弱,2003年索尼就爆出了巨額虧損的消息。2005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2000大企業排行”中,索尼由2004年的第2名滑落至第23名,時任CEO出井伸之被迫“下課”。

當然,從企業發展的曆史眼光看,做強之後實作多線并舉無可厚非,但尺度的把握甚為關鍵。索尼的例子也告訴我們,多線并舉能夠快速實作擴張,但也容易導緻主業滑落,目标模糊。

是以喬布斯回歸蘋果後做了三件大事:一,裁員;二,将産品線從60個精簡至4個;三,打造扁平化組織架構。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将企業目标從财務數字轉到産品,戰略聚焦,加強内部的溝通與員工凝聚力,不斷實作産品與技術的創新突破。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這同樣也是魏建軍做過并且如今仍然在做的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魏建軍曾說:“長城汽車這麼多年沒有跨越過與汽車不相關的業務,比如有人投資房地産,有人投資金融,但我們一直在汽車領域深耕細作。”

專注,讓長城汽車不斷在SUV、皮卡與相關業務闆塊做精做強。如今,長城汽車已經成為國内最強的SUV生産商,同樣也占據國内皮卡市場的半壁江山,并不斷在海外創造市場佳績。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專注、穩定且在細分領域占據領頭羊地位的企業,是最佳的投資标的。長城汽車這幾年雖然相繼孵化出了WEY、歐拉、坦克、光束等新的品牌,并不斷向5G資訊技術、車聯網、新能源等領域進行開拓,但始終沒有脫離汽車這條主線。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也是以,長城汽車始終備受資本市場青睐。截至10月27日15時,長城汽車總市值已高達6205.21億元,位居國内車企市值第二,僅次于比亞迪。

聚焦“2025”,果斷轉型放眼國際化

2020年7月,長城汽車釋出30周年微電影,在片子裡,魏建軍以一句“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為這家企業的造車曆程作了最另類的“總結”。

緊接着,長城開始一系列由内而外的變革。對内,稱謂“去總化”,打造扁平化組織架構,釋出“綠智潮玩嗨世界”的全新企業願景、“廉信創變共分享”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與“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企業精神;對外,釋出“檸檬”“咖啡”“坦克”三大技術品牌,與騰訊、仙豆智能進一步實作戰略合作,等等。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如今複盤來看,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今年6月而準備的——2021年6月28日,長城汽車釋出了規模宏大的“2025戰略”。到2025年,長城汽車要實作全球年銷售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1000億元。

長城汽車表示,正在轉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聚焦“2025戰略”,加速企業低碳智能更新,在純電、氫能、混動三大領域進行飽和式精準投入,力争到2045年全面實作碳中和。

近兩年來,長城汽車還加大了全球化發展力度,收購通用、奔馳等多家車企海外工廠,在俄羅斯、東盟、歐洲等地相繼釋出品牌戰略,巴西、印度等市場的發展規劃也在快速推進。

“不造手機,也不上天”——魏建軍的定力塑造了長城汽車的競争力

據了解,明年長城汽車将迎來産品大年,将有多款全新車型問世,且新車在智能化與新能源技術層面将有突出表現,值得期待。

在2012年一次媒體采訪中,魏建軍表示:“作為一個汽車産品,它必須是國際化的,産品必須要走入國際化,是以我們運作和經營這個企業這麼多年,一直按照國際化(标準)來做,是以我們才不敢去涉足其它的(領域),專注于我們的六個字:專注、專業、專家。”

如今來看,魏建軍的這一戰略定力,也塑造了長城汽車的企業競争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