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帝國之名
2016年3月,《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發現于烏茲别克斯坦的白垩紀中期的新暴龍顯示了體型巨大化的進化方向和暴龍類中更加靈敏的感覺系統》(New tyrannosaur from the mid-Cretaceous of Uzbekistanclarifies evolutionof giant body sizes and advanced senses in tyrant dinosaurs)的論文,在文中命名了一種屬于暴龍家族的成員——帖木兒龍(Timurlengia)。
帖木兒帝國,曾經以中亞為中心的大帝國
帖木兒龍(Timurlengia)的屬名來自14世紀在中亞盛極一時的帖木兒帝國(Tamerlane)。帖木兒龍的模式種名為好耳帖木兒龍(Timurlengia euotica),種名“euotica”來自化石中較大的内耳結構。
60+10年的波折
1944年,正在高歌猛進的蘇聯紅軍
帖木兒龍的化石發現于烏茲别克斯坦,地層為貝斯克提組(Bissekty Formation)地層。其實早在1944年,蘇聯的調查人員就在這裡發現了暴龍類的化石材料(我很好奇,在二戰正酣的時刻,蘇聯政府竟然會派人調查古生物化石,這明顯不是他們的作風)。
發現帖木兒龍的地點,位于亞洲中部内陸
60年之後的2004年,一個古生物考察小組在同一地點發現了一塊頭骨碎片,這塊骨頭在頭骨上的作用可能是固定頸部肌肉并且保護大腦和耳道的,這塊化石後來儲存在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動物學研究所庫房裡的一個紙箱子裡。
在動物學研究所紙箱裡翻出新物種的布魯薩特
10年之後的201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暴龍專家史蒂芬•路易斯•布魯薩特(StephenLouis Brusatte)來到動物學研究所通路,當他看到庫房内紙箱裡的化石後立即判斷其屬于一種未知的暴龍類恐龍。很快,一支由來自俄羅斯、英國、美國的古生物學家組成的聯合小組開始對這種恐龍進行研究,除了正模标本(編号ZINPH 1146/16)之外,古生物學家發現了16塊化石标本,這些化石來自不同的個體,包括有下颌骨、方骨、齒骨、頸椎骨、背椎骨、尾椎骨、爪子等。
大小如馬
一張圖檔告訴你已經發現的屬于帖木兒龍的化石,旁邊的比例尺參考體長
在暴龍家族中,帖木兒龍的體型較小,其體長3至4米,體重在170至270千克之間,和一匹馬差不多。帖木兒龍已經具備了後期暴龍類的基本外形特征,其腦袋較大較長,嘴巴中長着兩排向後彎曲的鋒利牙齒。帖木兒龍的脖子彎曲,身體較瘦,身後的尾巴也不長。與暴龍一樣,帖木兒龍的前肢很短,手上僅有兩指,後肢長而有力。盡管複原圖中将帖木兒龍表現為長毛的動物,但是其到底長不長毛還是個未知數。
個頭不大能稱霸
帖木兒龍的發現地,克孜勒庫姆沙漠
前文已經提到,帖木兒龍的化石發現于貝斯克提組地層,這裡位于今天烏茲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庫姆沙漠(Kyzyl Kumdesert)中。貝斯克提組地層年代跨度為土倫階至科尼亞斯階,時間是距今9000萬年前至8500萬年前,屬于晚白垩世的開始階段。
與帖木兒龍生活在一起的古似鳥龍
别看貝斯克提組地層今天是一片位于大陸内陸的沙漠,在9000萬年前這裡卻被一片淺海覆寫,這是正在退卻的特提斯海。根據發現的化石看,貝斯克提組地層代表了海洋、半鹹水、淡水和陸生混合的動物群,包括有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魚類、兩栖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及恐龍。恐龍包括有安吐龍(Amtosaurus)、比賽特甲龍(Bissektipelta)、吉氏龍(Gilmoreosaurus)、列佛尼斯氏龍(Levnesovia)、圖蘭角龍(Turanoceratops)、古似鳥龍(Archaeornithomimus)、亞洲近颌龍(Caenagnathasia)、歐爪牙龍(Euronychodon)、依特米龍(Itemirus)、銀河龍(Kuszholia)。
從目前在貝斯克提組地層中發現的動物來看,帖木兒龍是體型最大掠食者,是當時的霸王。
霸王的銜接
布魯薩特正在釋出會上展示帖木兒龍的複原圖
帖木兒龍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化石材料來看,暴龍超科至暴龍科之間存在着一個明顯的時間斷層:距今1億年前至8000萬年前。帖木兒龍的發現為這個長達2000萬年前的斷層畫上了句号,它的發現有助于幫助我們了解在這2000萬年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暴龍類由二流的掠食者進化成為頂級掠食者。
對帖木兒龍内耳骨的CT掃描
通過利用CT技術對發現的頭骨化石進行掃描,古生物學家發現帖木兒龍已經具備了後期暴龍類所具有的大腦和内耳特征。也就是說,在暴龍類的體型開始大型化之前,它們就已經做好了頭腦和感官上的準備,真是頭腦先行。帖木兒龍的發現證明,暴龍類之是以能夠在晚白垩世成功登上王者的寶座,其原因就是早早搶占了智力上的優勢。
帖木兒龍在暴龍進化樹中的位置
盡管帖木兒龍揭示了暴龍類的進化之謎,但是它并不是暴龍的直接祖先,其在家族中的位置在暴龍超科較為先進的位置上,但不屬于後期的大型暴龍科。
撰文:江氏小盜龍(圖檔來源于網絡)
2016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再度起航
本次中國賽區作品征集時間從5月1日至8月31日
新增攝影類别:圖檔故事類/Power Of Storytelling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講述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