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南冥有魚

歡迎關注公衆号【老薩有發現】(sashuchang2016)

2017年2月7日,澳洲謝德水族館的從業人員傷心地告别了一位叫做格蘭黛德的老朋友——格蘭黛德在英語中的意思是“老爺爺”,而這條四英尺長的澳洲肺魚絕對對得起這個稱号。

它是在1933年定居于該水族館的,當時羅斯福正謀求連任總統,而今日該水族館很多從業人員的爺爺當時還沒有出生。格蘭黛德在今年年初開始身體不佳,由于器官衰竭,“老爺爺”的大限終于到來。

但它仍然一直等到了特朗普宣誓就職之後才瞑目,這讓它經曆的時代多了一個美國總統的名字——羅斯福之後又有十幾位美國總統,其中多數已經挂在牆上,走進了曆史,但格蘭黛德一直平靜地生活在水族館裡。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格蘭黛德在謝德水族館的留影,當時它已經是一頭完全成熟的肺魚了

因為這個原因,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格蘭黛德的年齡,隻能推測它應該在九十歲以上。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負責伺候“老爺爺”的大内總管米切爾将這條老魚的長壽秘訣總結為“良好的護理,良好的減肥和一成不變的環境”。他說格蘭黛德并不是一條浪漫的魚,大多數時候它都在木闆下面打洞,而且身上有一層厚厚的粘液,它最興奮的時候是每個星期三,那個時候,米切爾會喂給它美味的蚯蚓。

如果忽略掉在水族館封閉環境下生活這個因素,格蘭黛德不算高壽,它在野外的兄弟姐妹們活到一百多歲不算新鮮事,更令人歎服的是它們在一億五千萬年前便是這副樣子,至今也沒什麼變化,肺魚們不算先進,但完全沒有進化的自覺。

格蘭黛德的家族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它們沒有生活在中國是件十分遺憾的事情。在我國的古代傳說中有很多傳奇的大魚,比如莊子描述的大鲲(懷疑是北冰洋附近活動的灰鲸)、西遊記裡面的鳜婆(“桃花流水鳜魚肥”的鳜魚?)等,無不是具有靈性的動物。如果肺魚生活在中國,它幾乎具備成為神魚的所有特征。

有這麼神奇嗎?

您看看這種動物吧。

首先,它一夫一妻……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魚的确有些少見,肺魚便是其中之一,格蘭黛德被叫作“老爺爺”其實是個錯誤,它是雌性的,其老公死于八十年代,此後雖然館裡來過不少新的肺魚,但格蘭黛德始終沒有再嫁。

其次,它有肺……好吧,魚長有肺是件奇怪的事情,而肺魚的确是以而得名。格蘭黛德這類澳洲肺魚長有一個肺,而它的親戚美洲肺魚和非洲肺魚更加過分,居然和人一樣長着左肺和右肺(甚至血液循環也和人類一樣分為全身循環和肺循環兩套系統)。這不是進步,事實上遠古的魚類都是長肺的,後來因為鰓的功能越發強大,肺逐漸退化,變成了鳔。

再次,肺魚的肺不是擺設,它可以離水生活,甚至通過把新陳代謝降低到1/60來長期休眠。非洲有一個電視報道,稱一條肺魚被砌在泥磚裡達四年之久,但其居然神奇地活了下來并最終逃脫。

想起莊子中有這樣一段《涸轍之鲋》——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将得邑金,将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鲋魚焉。周問之曰:鲋魚來,子何為者耶?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鲋魚,即鲫魚,如果莊周遇到的是一條肺魚,一定沒這麼多廢話,讓莊周先生趕緊去找人,反正三五年也渴不死的

肺魚好像最不發達的便是大腦,據說顱骨十分原始。這似乎印證了一個單田芳先生給我講過的道理——思維簡單的家夥容易長壽。

您說,那麼多忙着養生的人,難道不值得思考這個問題嗎?

好吧,人家會說了,老薩最近一直在琢磨中國的怪獸,怎麼對澳洲的肺魚也這麼感興趣?難道想說某個南洋大洲自古以來也是誰誰的神聖領土?

那倒不是,主要是格蘭黛德的家族讓我對一種我國古代的神魚有了新的猜想。

要知道肺魚的親戚們中最有名的其實并不是格蘭黛德,而是生活在科摩羅的拉蒂邁魚,這種魚剛發現時曾經震驚世界。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拉蒂邁魚據說是用當地博物館一位女館員名字來命名的,但看它這個形态,讓人很懷疑拉蒂邁女士的顔值

拉蒂邁魚發現于1938年,有很大的似肺的氣囊(具有和肺魚相同的螺旋瓣結構),而且它内具支撐骨的肉質偶鳍能夠向各個方向轉動,這意味着這種魚在海底如同蝾螈或者青蛙一樣爬行生活——實際上,它的形态和被認為和遠古的總鳍魚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科學家認為,正是這種具有一定陸地呼吸能力,且鳍長得酷似四肢的總鳍魚在晚泥盆世時期爬上陸地,才誕生了後來的兩栖類,進而進化成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

所有化石證據都表明這種魚早在6000萬年前便已經絕滅了,但它卻在1938年忽然活着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讓人們知道,它們正如三億五千萬年前誕生的肺魚一樣,依舊頑強地生存在地球上。

可見,在大洋深處,很可能有一些我們認為早已絕滅的動物依然生活着。

這讓我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鳌魚”原型産生了颠覆性的推測。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魚——鳌魚,據說是鯉魚跳龍門後形成的龍頭魚尾怪獸

鳌魚肯定不是鯉魚,那隻是一個傳說,您帶着一條鯉魚坐飛機,它是決不會變成這樣的怪物的。而這樣大頭、鋸齒、怒目、看來兇猛猙獰的巨型海生動物,似乎也有些超越今天人們對魚類的認識。然而,鳌魚的祖先有沒有可能也是一種生活在遠古的兇猛魚類呢?

别說,還真有一種古代魚類與之有相似之處,那便是屬于盾皮魚綱的恐魚。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恐魚頭骨化石

這條魚從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活到了特朗普上台,真是長壽啊

▲ 怎麼樣,是不是有幾分鳌魚的風範?

恐魚,最早出現于志留紀晚期,在泥盆紀曾經繁盛一時,統治古代海洋,有着骨質的巨型頭部(類似鳌魚),體長可達八米,巨口張開可達一米見方,與鳌魚大有幾分相似。

然而,按照科學的說法,恐魚早已在中生代前絕滅,又怎麼可能為中國古人所見并列為神魚呢?

看到拉蒂邁魚和肺魚的例子,難道我們不能開放一些想象力,恐魚為什麼不可以有一支子孫如同肺魚一樣,在深海中遺存下來,一直生活到了今天呢?那樣,它們偶然出沒,被中國古人看到并加上神秘色彩,也就不應該大驚小怪了吧?恐魚屬于喜歡溫暖海洋的動物,或許,它的子孫今天就生活在南海呢。

不過,要真是這樣,那以後去三亞過冬的朋友,可不敢随便下水遊泳了,遇到這樣的怪物,就是武松,恐怕也沒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