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在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線與雪線之間,有一個特殊的地帶—高山流石灘。它是由寒凍劈碎、熱脹冷縮風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塊構成的。那裡沒有蔥郁的樹木灌叢,放眼望去,好像一派無生命迹象的荒涼「石海」,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各種美麗而獨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縫間悄悄綻放,這些星星點點的花卉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景觀帶。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攝影/程斌

靜寂的流石灘隐藏着高山花園

雲南西北的群山以雪山而聞名,比如白馬雪山、玉龍雪山等等。雪山下的風景其實同樣壯麗:山谷間有着茂密的叢林,林海之上則是草甸、流石灘以及從山頂延伸流下的冰川。遠處望去位于森林與山頂冰雪之間的流石灘一片靜寂,那裡似乎既沒有蔥郁的植被,也沒有冰雪的巍峨聖潔,甚至很難見到土壤。但是當你真正攀爬到流石灘,就會發現一個精彩紛呈的高山花園。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塔黃,攝影/牛洋

時間已經盛夏,冰雪卻剛剛消融。這裡是川滇交界處的一座無名山峰,海拔大約4500米。時濃時薄的雲霧間,一株1米多高的塔黃在遍地濕潤的碎石塊間茁壯醒目,和周圍看似荒蕪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反差。

嬌嫩之軀卻以岩為名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篦葉岩須,攝影/程斌

岩須,從名字看它似乎該是一類生長在碎石縫隙中的細小植物,實際上岩須的真實面貌遠比名字傳達的資訊活潑可愛。這是一類有花的高等植物,植株高不過幾厘米,花萼鮮紅,鐘形的花冠剔透潔白,仿佛一個個羞澀的精靈。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喜馬拉雅岩梅,攝影/彭建生

在碎石密布的高山上,還有一類叫做「岩梅」的嬌小花卉,名字與岩須宛若姐妹,它們的花也和岩須一樣楚楚動人。在強風呼嘯、溫度變化劇烈的高山流石灘,很難想象它們的柔弱之軀是如何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世代繁衍的。

藍色的光彩旋律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婀灰蝶,攝影/牛洋

滇西北石卡山的流石灘上,美麗藍鐘花星星點點地綻放,花瓣比高山上晴朗的天空還要湛藍。它們植株纖小低調,但花卻醒目而張揚地吸引着傳粉昆蟲。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美麗藍鐘花,攝影/程斌

高山上有很多藍紫色的花,以前很多人猜測這樣的色彩可以将輻射傷害較強的紫外光反射回去,進而使花瓣降低被陽光灼傷的危險,究竟是否如此,目前其實很難說清。走在流石灘上還經常看到藍色的花朵忽然展翅飄向空中,那或許是三五隻婀灰蝶被從牛糞上驚起,飛舞軌迹如流光溢彩。

天堂之韭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梭沙韭攝影/牛洋

「風雨來,不避開,謙虛把頭低下……」容祖兒的歌仿佛是為這些紫紅色的小花所唱。花的名字叫做梭沙韭,這可能是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韭菜,它可以分布到海拔4600米,甚至更高的高度。一場短暫急促的風雨過後,流石灘上的梭沙韭在湛藍的天空下俯首綻放,流露着溫柔,也彰顯着倔強。

低矮之花的哲學與藝術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雪層杜鵑,攝影/牛洋

為了适應高山氣候,流石灘上的花卉大多植株低矮,花色豔麗。杜鵑灌叢是流石灘靓麗的風景,杜鵑叢間時而飄舞着中國特有而且極為稀少的高山蝴蝶—珍珠絹蝶。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瀾滄雪靈芝,攝影/牛洋

和杜鵑灌叢相伴而生的,常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中一些多年生物種沒有明顯的莖,細小的分枝交織成緻密的墊狀或者半球狀結構,它們被稱為墊狀植物,這樣的結構既可以防風保溫,又可以儲存水分。這些墊狀植物每年隻有3個月左右短暫的生長期,它們大多數時間呈現着單調的灰綠色或者灰褐色,隻有進入夏季,毛絨絨的半球表面才會逐漸綻放出絢爛色彩。

紅景天克服高山反應的正能量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大花紅景天,攝影/牛洋

初上高原、高山的人,通常會被推薦吃一些「紅景天」類藥物,說是能夠克服高山反應。對于紅景天的藥效如今衆口不一,但是如果能在高山上見到它們的生活狀态,定會非常勵志。大花紅景天,藏名「蘇摩羅寶」,開花時如一個巨大的花椰菜,植株敦實,紅花錦簇。紅景天普遍有着肉質的莖葉,它們能夠儲存充沛的水和養分,使植株始終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流石灘上的女神之花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藿香葉綠絨蒿,攝影/董磊

綠絨蒿,在歐洲被稱為喜馬拉雅藍罂粟,中國橫斷山區林線之上的流石灘和草甸是它們最主要的分布地。耀眼的陽光下,綠絨蒿碩大的花瓣薄柔如絹綢,典雅的藍色中彌漫着女神般的氣質。

笑傲風雪畏紅塵

雲南丨能生長在雪山和林海之間的花,都不是一般花

梭砂貝母,攝影/牛洋

一株挂着露水的梭砂貝母在滇西北的流石灘上綻放出黃色的花朵。這株貝母至少已經生長了三年:第一年它隻長出一片葉;第二年長出第二片葉或者更多;直到第三年甚至第四年,它才能開花結實。梭砂貝母是采藥人尋覓的仙草,它也可能被登山的遊客拔起把玩,然後随手丢掉。流石灘上的景緻美麗卻很脆弱,人類有意或者無意的破壞,很快會讓那裡變得荒蕪冷清。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合作咨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