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已發現的昆蟲有100多萬種,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群體,對農業生産和人類健康會造成重大影響。今天向大家介紹的6種與農業有關的小蟲子,則是農民在農業生産與生活中的好幫手。
01
角倍蚜
“五倍子”為角倍蚜在鹽膚木上寄生後所形成的蟲瘿。
角倍蚜是蚜科昆蟲的一種,主要産自中國,有收斂止血、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斂汗、解毒等功能。主治肺虛咳嗽、久瀉脫肛、多汗、下血、咳血、遺精、遺尿、瘡瘍、重金屬鹽及生物堿中毒等;外用治燙火傷、脫肛、痔瘡、子宮頸糜爛、淋巴結結核、口腔炎、齒龈炎等。也是染料、制革、化工、石油、冶煉等工業的重要原料和試劑。
人工繁殖時,最好使幼蚜在容器中蟲體己長出一層白色蠟粉時(一般7—10天),再把它放到冬寄主上去,這樣接種、引種更易成功。
02
蓖麻蠶
是産絲的重要蠶種之一,喜歡吃蓖麻葉子,飼養簡便、生長迅速,中國南方可終年飼養。絲的性質基本與家蠶相似,且富有彈性,經梳理後可得1~4級的長纖維60.9%,短纖維35.3%,損耗僅3.8%。蠶絲耐酸耐堿,、吸濕性好,繭精煉後,成為絹紡的優良工業原料。
蓖麻蠶的飼養管理方法,大體上和桑蠶相同。但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幾點:
要控制好孵化的溫度,對蓖麻葉等飼料要随采随喂,大小蓖麻蠶要差別飼養,要提前備好做繭的較大樹葉,及時搞好留種和取蛹。
03
樟蠶
樟蠶是一種野生吐絲昆蟲,又稱楓蠶。其絲可制成蠶腸線(傷口縫線)和優質釣魚絲,故稱漁絲蠶。中國多見于廣東、台灣、廣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樟蠶食葉的植物種類很多,主要有樟樹、楓樹、櫃柳、野薔薇、沙梨、芭樂、紫殼木及柯樹等,食樟樹葉者,絲質最優,食楓樹葉者絲質較差。
04
白蠟蟲
白蠟蟲是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昆蟲。白蠟蟲寄生在寄主植物上,雄蟲泌蠟,雌蟲繁殖後代,雄蟲分泌的蠟稱為白蠟。
白蠟能促進傷口愈合,可制造膏藥和中西醫糖衣片的抛光劑,用作丸藥外殼可久不變質。近代醫學應用白蠟治療氣管炎,具有一定療效。并可應用于對胃癌的探索性治療等。
在工業方面,可用于各種精密機械及金屬器皿的防濕、防鏽和潤滑劑;同時也是制造汽車蠟、地闆蠟、貴重家具等産品的原料。
此外,白蠟蟲雌蟲還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生物資源,雌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卵磷脂、腦磷脂、多糖、甲殼素、黃酮等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
放養白蠟蟲時,選擇蠟樹或女貞樹集中的地方,剪掉老葉枯枝,将蟲種用棕片或曬幹的桐樹葉包好,每包5-6粒蟲種,選擇晴天或陰天,将種蟲包貼挂在離枝頭10厘米(或離枝葉3厘米)樹權背風一面。1個月以後,幼蟲全部爬出時,要及時将種蟲空包取下來,防止其他害蟲寄居。待蠟蟲産蠟活動停止,即可開始采收白蠟。
05
紫膠蟲
紫膠蟲是南亞熱帶特有的昆蟲,中國分布于雲南、西藏、廣東、廣西、福建、貴州、湖南、台灣等省區。
紫膠蟲生活在寄主植物上,吸取植物汁液,雌蟲通過腺體分泌出一種純天然的樹脂——紫膠。可用作中西藥藥片的包衣,也能清熱解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還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地應用于多種行業。
養殖提示:紫膠蟲的一生全憑寄主植物提供食料和栖息場所。選擇氣候條件能滿足紫膠蟲生長發育要求的生态環境,并要求土地肥沃,寄主植物生長良好,膠蟲發育整齊、死亡少的地方放養。如山脈東西走向或北高南低,南面開闊,陰坡,冬季有較長的日照時間,冬季無霜或僅有輕霜,水熱條件較好的地方。寄主植物的種類不同和生長好壞也将直接影響到膠蟲的存活和泌膠的優劣。
06
柞蠶
一種吐絲昆蟲 ,因喜食柞樹葉得名 。
繭可缫絲 ,主要用于織造柞絲綢,柞蠶是我國的特色産業,柞蠶繭年産量已達到7萬噸。
蟲體可食用。柞蠶4齡幼蟲可以培養冬蟲夏草;5齡幼蟲及蛹作為一種特殊的昆蟲食品,可以通過煎、炒、烹、炸、溜等烹調手段直接食用或做包餡食用,吉林省通化地區就有食用柞蠶5齡幼蟲的習慣。此外,柞蠶蛹粉還可以替代家禽配合飼料中的魚粉。
可做藥材,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促進人體蛋白質合成,排除體内膽固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等。傳統醫學把它稱為“神蟲”。目前市場上已經開發出多種保健品,市場占有率很低,在有治療作用藥品的開發上前景廣闊。
建議大家不要家養柞蠶,不光沒有那麼大的場地,也供不起它們葉子吃,是以都是放到山上養的。柞蠶個體比桑蠶大得多,食量也很大。
以上這6種昆蟲竟然廣泛應用在諸多領域,農民朋友們養殖過嗎?小蟲子有大作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深入了解一下。
文章來源:農視網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安裝一畝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