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作者:愚者論漁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夏天釣魚,想要不遭罪,就得夜裡釣,原因隻有一個,白天的高溫,即對釣魚人不友好,對魚更不友好。

個中原因就不細究了,總之結果很是顯而易見,且不說悶熱、高溫、酷暑對釣魚人的影響,白天釣魚,除了鲢鳙、草魚、白條,羅非,其他的魚,幾乎都不給口。

魚都不給口,自然也談不上什麼漁獲了, 而夜間出釣,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氣溫、水溫适宜。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到了夜間,沒有了日照的影響,氣溫下降得比較明顯,相較于白天,垂釣體驗會更為舒适。

而夜間水溫也比較涼爽,環境也比較靜谧,對魚群來說,水溫适宜,有風吹草動也便于察覺,夜間正是覓食的好時間。

在夜間出釣,有兩個不利因素,一是光線不足,畢竟是夜裡,又在野外,就不能指望和白天一樣的便利。

二是危險程度比白天高,因為光線不足,魚鈎不管是挂住、還是錨住什麼物體,起竿的過程中,很容易滑落水中。

有經驗的釣魚人,則提煉出野外夜釣三要素,隻要做到這三點,不僅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要素一、出釣時間要提早

夜釣就是夜裡釣魚,但是,選擇出釣的時間,卻不建議天黑之後再出門,因為天黑之後,視線很是糟糕。

即便有頭燈、夜釣燈等照明器具的輔助,也會有諸多不變,乘着天色還亮,該調漂調漂,該打窩打窩。

該清理釣點附近的水草就清理釣點附近的水草,即便是到了夜間,水位發生變化,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影響。

簡單提煉成一句話,乘着天未黑,把夜釣該準備的都做好,哪怕是做好準備,等天黑再來都行,也千萬不要等到天黑了再來。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要素二、釣位選擇有講究

在白天釣魚,因為光線好、視線自然也比較好,很多看似危險的釣位,其實隻要小心一些,都不影響。

但是,在夜間出釣,這些因素就都變成危險因素了。比如釣點周圍多草,很容易出沒蚊蟲蛇蟻,抛竿起竿時,魚鈎錨到莖葉上,很容易造成誤判不說,拉拽之餘,很容易跌落水中。

再比如,釣位陡峭、多草、泥濘,或者太靠近水邊,一旦中了大魚,很容易被大魚拖拽中水中。

是以,在選擇夜釣的釣位時,第一是水深不宜超過2米,第二是不要選在陡坡、峭壁,如果腳下多草,一定要清理一下。

如果太靠近水邊,一定要清理出來一塊有後退餘地的空間,這樣中了大魚,還能有個挪移的空間。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要素三、餌料味型要濃郁,窩料數量一定要夠足

很多釣友一說夏天釣魚,下意識地就要選用玉米、蕃薯,或者其他味型素淡的餌料,原因就是害怕小魚鬧窩。

其實,在夏季的夜間出釣,用餌一定要味型夠大,其次用量一定要夠足,倒不是說夏季的晚上沒有小魚鬧窩。

而是夜間本來就是中大體型的魚出沒的高峰期,個頭小的魚,為了自身安全,也不會輕易出沒。

其次,夜間是中大體型魚進食的高峰期,在某種程度上,夜釣就如同黑坑搶魚一樣,哪個窩子的味型濃郁,誘魚效果就更為明顯。

同理,如果窩子裡的窩料數量不足,聚魚效果好,留魚效果不佳,很容易出現連杆三五口,窩子很快就散掉的情況。

再加上夜間環境靜谧,頻繁起竿、抛竿,很容易驚擾進窩的魚群,尤其的生性膽小的鯉魚、鲫魚。最好窩料一次打夠、打足,味型濃郁,釣餌的霧化也不要太快,最好能做到5~8起一竿。

野外夜釣三要素,安全有保障,漁獲也有保證

雖說各地的水情各有不同,因為魚種不同,釣法也不盡相同,但是,夜釣這個事,隻要魚的密度差異不是特别大,以上的夜釣三要素,屬于放之四海皆準,照做雖然不能保證一定連杆乃至爆護,但是安全性、有漁獲,是肯定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