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科技訊】7月8日消息,在動物世界中,外表最華麗或體格最強壯的雄性就能獲得雌性的青睐。有些恐龍頭上長着頭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引異性的作用。為了争奪雌恐龍,雄恐龍之間可能會發生争鬥。比如盔龍就會炫耀它高高的頭冠吸引異性,雄性腫頭龍在求偶競争中會用撞頭的方式互相示威。有的也會用尾巴的方式求愛。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恐龍也會用搖尾的方式求愛。科學家在對不會飛的小型恐龍、現代鳥類以及爬行動物進行研究後得出這一結論。竊蛋龍的尾巴強壯而柔軟,上面長有五顔六色的羽毛,這是它們可以炫耀的資本。論文作者斯科特-皮森斯表示:“這樣一條尾巴很适合用于炫耀它們的羽毛。”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奧氏高頂龍的顱蓋骨厚10厘米。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科學家描述了這種新物種。他們指出這一發現意味着未來可能發現更多小型食草恐龍種群。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成為一隻恐龍并不意味着不會遭到其他任何動物的獵殺。在中生代,恐龍除了會遭到其他恐龍捕殺外,也會命喪鳄形類動物之口。根據美國南達科他州礦業理工學院的克林特-伯伊德及其同僚得出的研究發現,這些現代鳄魚近親有時會捕食年幼恐龍。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需要指出的是,翼龍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恐龍。但由于特征過于獨特。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斯氏棘面龍體重在2噸左右。這種恐龍的化石是父子化石收藏家1916年發現的,後一直儲存在倫敦的自然曆史博物館,幾十年來無人問津。最終,古生物學家意識到這些化石的價值,清理後進行研究。在2012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他們正式給這種有角恐龍命名。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奧氏高頂龍學名“Acrotholus audeti”,是在北美地區發現的曆史最悠久的骨冠恐龍,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骨冠恐龍。根據對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南部發現的兩塊顱蓋骨,科學家證明了這種恐龍的存在。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尼亞薩龍雖不是年代最為久遠的恐龍,根據上世紀30年代在坦尚尼亞發現的1個上臂骨和6個椎骨化石,科學家認為尼亞薩龍的體型與一條拉布拉多獵犬相當,但尾巴更長。尼亞薩龍生活在大約2.43億年前的泛古陸南部地區,早于其他所有已知恐龍至少1000萬年。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非洲厚颚龍長有類似鹦鹉的短喙和長長的牙齒,好似可以自行打磨的剪刀一樣,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進階的食草恐龍之一。這種恐龍的體型不及家貓,身上可能覆寫好似豪豬的剛毛,可能利用尖牙進行自我防禦和在求偶中與競争對手展開厮殺。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阿氏似松鼠龍學名“Sciurimimus albersdoerferi”,長有羽毛,是恐龍家族樹上的一個遠古分支。這一發現意味着羽毛在恐龍家族的普遍程度可能超過絕大多數科學家的預計。

恐龍大發現 搖尾方式向對方表示"求愛"

有翼飛行的起源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的一個熱門讨論話題。根據2012年發表于《科學》雜志的一篇研究論文,恐龍進化出翅膀和羽毛的時間可能早于此前的想法。在對埃德蒙頓似鳥龍的化石進行細緻研究時,科學家發現類翼前肢和數百個細絲狀痕迹,說明它們長有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