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種很常見的鳥,絕大部地區都能見到。它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常常能看到它飛翔在樹叢間,在北方這種鳥常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裡營巢産卵,是以常被人誤以為是“啄木鳥”,其實這種鳥叫戴勝。戴勝與啄木鳥最大的差別是,啄木鳥的喙強直尖銳,尾呈楔形,體羽主要是綠色;而戴勝體羽呈棕色,喙細長且微彎曲,尾巴散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我們常常可以在開闊的田園、園林、郊野的樹幹上,看到戴勝鳥。</h1>
有時它們也長時間伫立在農舍房頂或牆頭。戴勝鳥性情活潑,不太怕人。平時都在地面尋食,用彎長的鳥喙插進土裡翻掘出啄食昆蟲、蚯蚓、螺類等。一旦受驚,立即飛向附近的高處。翺翔飛行的姿态很象一隻展翅的花蝴蝶,一起一伏呈波浪式前進,邊飛邊鳴,叫聲“呼-呼-呼”,十分有趣。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戴勝是一種很漂亮的鳥,是你見過一次,就不會再忘記的那種。</h1>
它外形奇特,羽色鮮豔,姿态妩媚,完全可以歸于“每天都被自己帥到睡不着”的種類。它奇特而美麗的羽毛,是一件出色的“迷彩服”“花裙子”——它身體及翅膀在棕黃色的襯底上由黑白相間的條紋形成斑駁的迷彩圖案。它黑色的喙又細又長并向下彎曲,頭上還有一個華麗的羽冠。當它揮動翅膀沿着奇妙的波狀軌迹飛行時,更是顯得輕盈袅娜、楚楚動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當我告訴别人這種鳥叫做戴勝的時候,大多數人總是一臉驚訝——這是鳥名嗎?</h1>
一般來說,動物的名稱主要來自其身體的某個或某些主要特征,尤其是那些特征比較顯著的種類。而戴勝最為顯著的特征無疑就是頭上的扇形羽冠,是以有的地方稱其為“雞冠鳥”,這很好了解。但是,“戴勝”是什麼意思呢?
戴勝這名字由來已久,在字面上往往讓人感到不知所雲。其實,“戴”是戴上之意;“勝”在此處和勝利沾不上邊,而是古代女性的一種華麗頭飾—“華勝”。當古人看到這種頭上長有羽冠的鳥時,感覺跟女子頭戴華勝的樣子很像,便稱呼此鳥為“戴勝”。
在動物名稱中,很少有這種動賓結構的組合方式,而且名字中根本看不出它屬于哪一類鳥。其實這也有情可原,因為戴勝實在太獨特了,幾乎自成一家,沒什麼親戚可以與之類比。在動物分類上,它過去曾被歸入和翠鳥一類的佛法僧目中,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觀點支援把它單獨作為一個目,就叫戴勝目。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有些人不喜歡戴勝,是因為它們看着養眼,卻渾身散發出一股惡臭。</h1>
戴勝通常在林緣樹洞、牆壁和岩壁縫隙間築巢。戴勝雛鳥孵出後的殼可能被親鳥吃掉或銜出巢外,但是堆積在窩内的排洩物和雛鳥糞便便卻從不清理,加上雌鳥在孵卵期間會從尾部的尾脂腺裡分泌一種氣味異常強烈的特殊黑棕色油狀液體分泌物,是以不論是它的身體還是它的家,都充斥着臭不可聞的氣味,是以又被稱為“臭姑鸪”。
但是,你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因為戴勝太懶而不收拾巢穴的,這可是它們育雛的小秘密呢。戴勝鳥怕有其他動物來傷害它們的孩子,是以雌鳥就會用臭臭液塗在鳥窩裡,雛鳥便便也從來不清理,就是為了讓鳥窩特别臭,這樣的話,很多動物還沒走近鳥窩就已經被熏得不行了,更别說來掏戴勝的鳥窩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2008年05月29日,以色列總統希蒙·佩雷斯在耶路撒冷宣布戴勝鳥為以色列的國鳥。</h1>
戴勝鳥因它美麗、盡職盡責,能照顧好自己的後代獲選以色列的國鳥。這次活動是作為以色列建國60周年大慶的部分内容之一,由以色列保護自然協會發起,旨在引起國人對鳥類保護的關注。據統計,有15萬以色列人對10種當地候選鳥進行了投票。公衆的投票意見占75%,由以色列的詩人,政客及學術代表組成的專家小組的意見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