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朋友私信小農民說看了之前的核桃種植文章還有一些沒講到的,今天小農民為大家補充上來,同時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想了解的問題,小農民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講解。

一、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結果習性—根系
1.核桃根系發達、為深根性樹種。在黃土台地上,成年樹主根可深達6m,但主要根群集中分布在20-60 ㎝的土層中,約占根系總量的80%以上;側根水準伸展超過14m,但集中分布在以樹幹為中心、半徑4m的範圍内;根冠比通常為2左右。
2.核桃根系開始活動期與芽萌動期相同,3月31日出現新根,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現兩次生長高峰,11月下旬停止生長。
生長結果習性—枝條
核桃的當年生枝有四種類型。
1.結果枝:由混合芽形成,花序(雌)頂生,營養條件好、頂部仍能形成混合芽、連續結果;早實核桃當年形成的混合芽還可以二次開花結果。
2.雄花枝:指頂芽是葉芽、側芽為雄花芽的枝條,生長細弱,内膛或衰弱樹上較多,開花後變成光秃枝。
3.營養枝(發育枝):來源于葉芽或潛伏芽,生長中庸健壯(50cm以下)者當年可形成花芽、來年結果;内膛由潛伏芽萌發形成的多為徒長枝,應夏剪控制利用。
4.結果母枝(冬态):指着生有混合芽的一年生枝。主要由當年生長健壯的營養枝和結果枝轉化形成。頂端及其下2~3芽為混合芽(早實核桃混合芽數量多),一般長20~25cm,而以直徑1cm、長15cm左右的抽生結果枝最好。
生長結果習性—芽
芽分4種類型。
1.混合芽(雌花芽):圓形、肥大而飽滿,覆有5-7個鱗片。
2.雄花芽:裸芽、圓錐狀,柔夷花序、開花後脫落。
3.葉芽:着生于營養枝條頂端及下端
4.潛伏芽:是葉芽,多着生在枝條基部或近基部,一般不萌發,壽命長達數十年至上百年,随枝幹加粗被埋于樹皮中。
核桃雄花芽分化始于開花前後(4月下~5月上),至翌年開花前才完成,曆時一年多;混合芽分化始于果實硬核期(6月下~7月上),12月上旬基本停止;早實核桃的二次花于4月中旬始分化、5月下旬完成。
生長結果習性—開花
核桃多數為同株異花。雄花序為柔夷花序,雌花頂生,單生或2~3朵簇生、稀有4~6朵簇生的,雌花無花被、僅總苞合圍于子房外,當子房長達5~8mm時、柱頭反曲、其表面呈明顯羽狀突起、分泌物增多、光澤明顯時為盛開期,是最佳授粉期、持續時間大約5天左右。
核桃花存在雌雄異熟現象,是以栽培品種也區分為雌先型品種和雄先型品種兩大類,建園時要合理搭配品種,保證雌雄成熟期一緻。核桃為風媒花,授粉距離與地勢、風向有關,最大臨界距離500m、但300m以外授粉效果差,最佳授粉距離在100m以内。
生長結果習性—結實
發育過程可分四個階段。
⑴果實速生期:坐果~硬核前,持續35天左右。
⑵硬核期:果實停止增大,核殼硬化,核仁由半透明糊狀變成乳白的核仁。約35天。
⑶種仁充實期 :果實又有緩慢增長,持續55天左右。
⑷成熟期:果實變黃。
自然情況下,核桃生理落果約30~50%,集中在柱頭枯萎後20天以内,六月下旬後基本停止。
生長結果習性—果實
幼果
成熟果實
(二)對環境條件要求
土壤 核桃為深根性樹種,對土壤的适應性較強。不論在丘陵、山地還是平原都能生長。核桃适于土質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生長,粘重闆結的土壤或過于瘠薄的沙地不利于核桃的生長發育。核桃适宜生長的pH值為6.2~8.2,最适pH值範圍為6.5~7.5。即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好。
溫度 核桃屬喜溫樹種,适宜生長的範圍是年平均溫度9~16℃,極端最低溫度-25~-28℃,極端最高溫度38℃以下,無霜期150~240天的地區。核桃幼樹在-20℃條件下會出現凍害。春季月平均溫度9℃開始萌芽,14~16℃開花展葉,此時如溫度降到-4~-2℃,新梢将被凍壞。花期或幼果期,氣溫降低到-2~-1℃時就會減産。夏季溫度超過38~40℃,核桃易出現日灼、核仁發育不良。
濕度 核桃耐幹燥的空氣,而對土壤水分狀況比較敏感。土壤過幹或過濕均不利于核桃生長和結實。一般當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時比較适合于核桃的生長發育。核桃怕積水,平地建園應解決排水問題,地下水位應在2m以下。
光照 光照對核桃生長發育、花芽分化及開花結實均具有重要的影響。結果期核桃一般要求全年日照不少于2000h,低于1000h,堅果核殼和核仁發育不良。特别在雌花開花期,若光照條件良好,座果率會明顯提高;遇陰雨低溫天氣,極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海拔高度 從我國核桃的垂直分布來看,緯度越低垂直分布越高。在北方地區核桃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遼甯西南部适宜生長在海拔500m以下,秦嶺以南多生長在海拔500~2500m,垂直分布最高的地區在西藏拉孜縣徒慶林寺,其海拔高度達4200m,雲貴高原多生長在海拔15O0~2500m。
地形和地勢 核桃适宜生長在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水分狀況良好的地塊。核桃适宜生長在10°以下的緩坡地帶,坡度在10°~25°需要修築相應的水土保持工程;坡度在25°以上則不能栽植核桃。
二、主要種類和優良品種
核桃科,核桃科共7屬、60種,其中、用做果樹栽培的有2個屬,即核桃屬和山核桃屬.
我國各地有記載的品種和類型約有500餘個,按其來源、結實早晚、核殼厚薄和出仁率高低等,将其劃分為2個種群、2大類型和4個品種群。
首先按來源将核桃品種分為核桃和鐵核桃(漾濞核桃)兩大種群;
再按開始結果早晚分為早實類型、晚實類型兩大類群;
按核殼厚薄等經濟形狀将每個類群劃分為紙皮核桃、薄殼核桃、中殼核桃、厚殼核桃、4個品種群。
優良品種—早實核桃
香玲:山東果樹所選育,堅果卵圓形,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0.6克,大果重13.2克,殼厚0.99毫米。可取整仁,出仁率57.6%,仁色淺,風味香,适應性一般,特豐産,品質優良。
遼核1号 堅果圓形,堅果重9.4g, 殼面較光滑,色淺;縫合線微隆起,結合緊密,殼厚0.9mm, 内褶壁退化,可取整仁,出仁率59.6%。種仁飽滿,黃白色, 風味佳,微澀。雄先型品種,長勢強,枝條粗壯,果枝率高,豐産。适應性強,比較耐寒、耐旱,抗病性強。堅果品質優良,适宜在我國北方核桃栽培區發展。
中林一号堅果圓形,果基圓,果頂偏圓。堅果重14g。殼面較粗糙,縫合線兩側有較深麻點;縫合線中寬凸起,頂有小點,結合緊密,殼厚1.0mm。出仁率54%。核仁充實飽滿,仁黃色,風味好。雌先型,中熟品種。樹勢較強,樹姿較直立,豐産性強。
魯光一号堅果長圓形,果基圓,果頂微尖,重16.7g。殼面光滑,縫合線平,不易開裂,殼厚0.9mm左右。内褶皺退化,橫隔膜膜質,易取整仁。核仁充實飽滿,出仁率59.1%,仁乳黃色,味香而不澀。雄先型,中熟品種,樹勢中庸,樹姿開張。
維納(Vina) 美國主栽品種,堅果錐形,果基平,果頂漸尖,堅果重11g,殼厚1.4mm,殼色中等,光滑,縫合線略寬而平,結合緊密,取仁容易。仁色淺,出仁率50%。早期豐産性強。樹體中等大小,樹勢強,樹姿較直立。雄先型。不易受晚霜危害,核桃舉肢蛾危害較輕。
晉龍1号 堅果近圓形,堅果重14.85g。殼面較光滑,有小麻點;縫合線窄而平,結合較緊密,殼厚1.09mm左右,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出仁率61 %左右。核仁充實飽滿,味香甜。雄先型品種,幼樹樹勢較旺,結果後逐漸開張,分枝力中等。抗寒、耐旱、抗病性強。适宜在華北、西北地區栽培。
禮品2号 果長圓形,堅果重13.5g。殼面光滑,色淺,縫合線窄而平,結合較緊密,殼厚0.7mm, 内褶壁退化,極易取整仁,出仁率67.4 %。核仁充實飽滿,色淺,風味佳。雌先型品種,樹勢中庸,樹姿半開張,分枝力較強
哈特利 哈特雷(Hartley) 美國主栽品種,該品種形似鑽石,外形美觀,為美國市場最主要的帶殼銷售品種。堅果圓錐形,果基平,果頂漸尖。堅果重14.5g。殼面光滑,結合緊密,出仁率出仁率46%左右。90%為淺色仁。樹體中等偏大,樹姿半開張,在肥沃土壤上生長旺盛,雌先型。在土壤瘠薄或水分不調時,易發生樹皮深層潰瘍病。适宜在北亞熱帶氣候區栽培。
三、栽培技術要點
(一)肥水管理
㈠ 施肥量:
①晚實核桃:1-5年: N:P:K比5:1:1;6-10年間的使用量為:N:P:K 5:2 :2有機肥5KG。
②早實核桃:施肥量應高于晚實核桃。1-10年生樹,每年的施肥量為: N:P:K 比5:2 :2 、有機肥5㎏。成年樹的施肥量應适當增加磷鉀肥的用量,其氮磷鉀的配比以2:1:1為好。
㈡ 施肥時期:
基肥:以秋季使用為好.追肥3次
㈢ 灌水:
灌水與施肥結合。越冬前應灌水,雨季還應注意排水防澇。
(二)整形修剪
1.樹形結構:常見的樹形主要是主幹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類型,也有小冠疏層形。
2.修剪時期:萌芽後或采收後至落葉前
3.核桃的修剪反應
4.幼年、初果整形修剪
5.盛果樹修剪
(三)花果管理
1. 人工輔助授粉
雌雄異熟現象 ,授粉的最佳時期是雌花柱頭開裂并呈倒八字形。
2.疏雄花序
雄花序萌動前完成為好
3.采收和加工
果皮由綠變黃、部分頂部出現裂紋 ;采收後,要及時進行脫青皮、漂白處理
(四)大樹高接換優
1.砧、穗選擇與處理
2.嫁接時期和方法:
嫁接時期以砧木萌芽期至末花期(我國北方約為3月中下旬至5月初)為宜。嫁接方法核桃接穗消毒地膜保濕遮蔭嫁接技術(專利技術)
接後管理:
接後20-25天,嫁接枝長到20-30cm時,綁支棍固定新梢 ,萌蘖 ;接後兩個月,解綁。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主要害蟲:
核桃舉肢蛾(核桃黑)、雲斑天牛、核桃紅蜘蛛、刺蛾
棍蟲 (尺蛾 )、核桃果象甲
主要病害:
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
害蟲:核桃舉肢蛾(幼蟲)
核桃舉肢蛾防治方法
采果後至次年5月中旬翻耕、擴盤、清園;6月--8月摘拾黑果,集中銷毀;
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蟲羽化期在重災區選用50%的殺螟松1000倍--1500倍液或敵殺死3000倍液樹冠噴藥。
雲斑天牛
雲斑天牛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成蟲
2、殺卵和初孵幼蟲。在産卵刻槽處塗抹50%的殺螟松乳油,以殺死初孵化出的幼蟲。
3、幼蟲蛀幹危害期,發現樹幹上有糞屑排出時,用刀将皮剝開挖出幼蟲,或從蟲孔注入50%的敵敵畏100倍液,也可用藥泥或浸藥棉球堵塞、封嚴蟲孔,毒殺幹内害蟲。
4、于8月中旬至9月下旬用磷化鋅毒簽插入雲班天牛侵入孔,對成蟲、幼蟲熏殺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