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藍田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屬直立人。1964年發現于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藍田人在1963年中國陝西省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化石為一30多歲女性的頭骨。第二年5月,在藍田縣公王嶺地層中發現一個基本儲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經對此頭骨化石進行室内修複,複原出一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陳家窩的下颌骨和公王嶺的頭骨歸到一起,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簡稱“藍田猿人”或“藍田人”。但是,不少學者認為,這兩件标本所顯示的原始性程度明顯不同,兩個地點的時代又有先後之分,建議給公王嶺頭骨另立新種“藍田人”;給陳家窩下颌骨以“直立人陳家窩亞種”的學名,亦可稱“陳家窩人”。藍田人屬我國早期人類化石。其前額低平、較寬,眉骨粗壯隆起,骨壁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顱内耳高71毫米,腦容量為778.4毫升,基本與印度尼西亞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當。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頭骨化石

在藍田人化石的層位中發現有大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為簡單的錘擊法,石片一般未經第二步加工即付諸使用。共生的動物群有四十一種,其中包括大熊貓、東方劍齒象、毛冠鹿,帶有強烈的南方動物群的色彩。陳家窩的藍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屬于一個老年女性。公王嶺藍田人距今大約80-75萬年,陳家窩藍田人距今約53萬年。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下颌骨化石

藍田猿人80萬年至75萬年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地帶,生活着一些原始人類。他們低平的前額上,明顯地隆起粗壯的眉骨。他們打制的石器比較簡單,又粗又大,但仔細一看,卻發現已經有不同類型石器分工的迹象。這就是著名的藍田人。他們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更新世早期地層中被發現。

考古學家研究表明,藍田人比後來的北京人大腦容量要小一些,大約有778毫升。但是有一點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他們已經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這是已發現的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這個發現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直立起來,是成為人的重要标志。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藍田人像

“藍田人”曾泛指中國陝西省藍田縣的公王嶺和陳家窩兩地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學者主張,這一名稱以專用于公王嶺的直立人化石為宜,而另把陳家窩的直立人化石稱作“陳家窩人”。公王嶺地點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斷代的年代資料,一是距今約100萬年,一是距今約80萬至75萬年;陳家窩地點的地質時代亦屬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測定的年代資料,一是距今約65萬年,一是距今約50萬年。在公王嶺,與人類化石同層,還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狀器為特色的石器,并發現了用火遺迹。公王嶺化石是亞洲北部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從頭說曆史」——藍田人

陳家窩化石系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于縣城西北的陳家窩村附近發現的。公王嶺化石,系同一機關于1964年在縣城以東的公王嶺發掘出土。以後兩年内,在公王嶺還發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類用火留下的炭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