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歐聯網2月1日電,據歐聯社綜合報道,根據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棉在2010年儲存在冰箱中的樣本中,發現的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92.6%的相似性,這為起源理論增加了更多資訊。 研究人員表示,在未發現的蝙蝠物種中發現了這些病毒,這表明與新冠相關的病毒的地理分布比以前了解的要廣泛得多。</h1>

高棉發現10年蝙蝠樣本病源與新冠相似。
綜合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等媒體報道,研究人員最近對430隻蝙蝠樣本進行分析後發現,這批自2010年12月以來,就一直儲存在高棉金邊巴斯德研究院 (Institut Pasteur)冰箱中的蝙蝠,身上攜帶的病原基因序列竟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高達92.6%。
被研究的蝙蝠一直生活在一個位于高棉東北部的上丁省(Stung Treng Province)山洞裡,這些蝙蝠常見于高棉、緬甸、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在這篇新釋出的論文中,研究團隊指出,在已儲存長達10年的蝙蝠标本身上,發現與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基因序列幾乎相同的病源,對于發現新冠病毒的發源地至關重要。人們目前對于新冠病毒發源地的認知還是太少,而這項研究證明了,新冠相關病毒的地理分布比人們迄今所認為的要廣泛得多。
論文指出,在他們研究的430個樣本中,有16個被冠狀病毒檢測為陽性,而在16個陽性樣本中,其中兩個與S新冠病毒的遺傳相似性為92.6%。
研究人員首先使用這些蝙蝠來比較高棉北部湄公河兩岸的物種多樣性,然後将它們運到金邊的巴斯德研究所,同時存放在攝氏零下80度的冰箱中。 東南亞擁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它們攜帶SARS樣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認為,該地區可能是目前在尋找新冠病毒來源,以及未來更廣泛的冠狀病毒監測工作中要考慮的關鍵領域。
盡管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追尋新冠病毒源頭,但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整個東南亞地區也可能是尋找新冠病毒起源的關鍵地區,而通過對這些地區的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進一步監視,可提前讓世界為下一次的病毒大流行做更好的準備。(李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