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綜藝《上新了·故宮》,推出不久便收獲觀衆諸多好評。節目以最近頗受歡迎的明星鄧論和周一圍為紐帶,通過他們的視角探索故宮,接地氣的展現形式,使得故宮圈粉無數。

節目不僅展示了故宮許多未曾開放的區域,還用短劇的形式呈現乾隆、慈禧等曆史人物的立體形象,最令人震撼的當屬中國的傳統工藝,例如螺钿裝飾工藝、雙面繡工藝、根雕、髹漆工藝等,讓我們深深折服于先人的智慧。
《上新了故宮》,讓中國古典的工藝之美,重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這些中式匠心,這些巅峰藝術,是一種無法超越之美。
乾隆曾經鐘愛的江南工藝,康熙用過的螺钿裝飾書架,肉眼3D效果的穹頂繪畫……讓我們深深折服于先人的智慧。
在青島涵碧樓這家文創酒店的精品館,有幾款運用了相同工藝的物件,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觸摸這些美輪美奂的藝術。
<h1 class="ql-align-center">- 螺钿 -</h1>
在第三期節目中,康熙禦用書架上的鑲嵌螺钿花卉圖案,工不厭精、藝不厭煩,着實驚豔了衆人。
螺钿是一種純天然的裝飾技法,是指将螺、貝、蚌等海洋生物的體殼,經過複雜的剝離、蒸煮、拼貼的工序,加工成花草、人物、鳥獸等紋樣,鑲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産生立體、發光的效果。
青島涵碧樓精品館,有一款螺钿工藝的首飾盒。整體由兩個方形盒匣組成,開啟精巧的蝴蝶鎖扣,向外側旋轉90度,四個小抽屜便可分類儲物。
制作時,先在盒匣表面刻畫出紋樣,挑選天然貝殼,經抛光、研磨、裁切後鑲入槽中,貝殼的光彩奪目與盒體的溫潤厚重相輔相成。
螺钿工藝下的花鳥精美生動,呈現出一派興旺祥和的景象。耐心觀賞,細節之處盡是巧思。
<h1 class="ql-align-center">- 雙面繡 -</h1>
《上新了·故宮》中乾隆倦勤齋的繡品,讓觀衆見識到大放異彩的雙面繡。
雙面繡也叫兩面繡,是在同一塊底料上,繡出正反兩面圖像,一樣的花紋,一樣的色彩效果,正反兩面一樣整齊勻密。
在涵碧樓,也有一款采用雙面繡工藝的團扇。選用薄如蟬翼的絲質扇面,用雙面繡做裝飾,一針一線皆由手工繡制而成,畫面清麗淡雅,精巧靈動。
扇柄取材紫光檀木,并搭配有飄逸的流蘇。
團扇搖曳之時,脈脈古韻自然生發。
<h1 class="ql-align-center">- 根雕 -</h1>
第一期節目裡,乾隆的“符望閣”中,處處都是難以掩飾的浮華與精緻。沉香木等珍貴的木材大面積出鏡,對于木材精密的鑲嵌或雕刻,使得造物本身更顯珍貴。
根雕作品的木料,形狀或扭曲飄逸,或千奇百怪,但正是這些原始之美,才造就其獨一無二的風采。
來自涵碧樓的根藝作品,雕刻大師順其勢、依其形,巧妙構思出适合木料本身形态的擺件,細品之下,有一種沉澱了時間的醇厚,其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彌足珍貴。
曆史寶貴,傳承曆史更是難能可貴。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