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年前的某一天,康熙皇帝身着便服,手執毛筆,坐在鐘愛的黑漆螺钿書桌前,請宮廷畫師繪就了一幅他的肖像。其中,華美的螺钿漆器方桌,讓人贊歎清早期帝王用器之精湛。稍晚時候,他的四兒子雍親王親筆畫了一組深宮美人圖,貼在圓明園深柳讀書堂的圍屏上。其中一幅,美人坐于燭前穿針引線,依靠着紋飾娟秀的黑漆螺钿方桌,後上方的宮燈,也是黑漆螺钿的燈架。一幅畫中出現兩件精妙的螺钿家具,可見其多麼受到宮廷喜愛,也一直為貴族所擁有。如今,藏家對螺钿器物的青睐,有增無減。那麼,出現在拍場上的螺钿器物都有怎樣的驚豔表現呢?
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
清 康熙 黑漆嵌螺钿香幾,一件高僅70厘米的康熙禦制香幾,可謂巧奪天工,以1410萬港元成交。這件精美絕倫的香幾,來頭可不小,款識為“大清康熙癸醜年制”。話說中國家具極少有署上明确年款的,而此件香幾原來屬于一套共9件的禦制紀年黑漆家具,其中7件現藏于北京故宮。
2012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
明晚期 黑漆嵌螺钿花蝶亮格櫃,來源于日本藏家舊藏,以RMB 1,150,000元成交。
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
明嘉靖萬曆 黑漆嵌螺钿「盆花圖」條案以196萬港元成交。
2014年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
清光緒八年(1882年)程門款木嵌螺钿花卉紋框淺绛彩山水詩文插屏以RMB 897,000元成交。
精雕細嵌的特殊工藝背後
精美絕倫的螺钿工藝已然征服了挑剔買家的愛美之心,而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特殊工藝?若追溯其起源又是何時?不同時期的螺钿工藝又是怎樣的呢?
先來解釋下什麼是“螺钿”。螺钿是用螺殼與海貝做成薄片,制成人物、花草、鳥獸等形象嵌入預先雕成的凹形圖案内,再髹(xiu)上一層光漆,之後磨平抛光使其露出細片,由此形成色彩豔麗的嵌螺钿器物。那麼,為何選用貝殼來鑲嵌呢?這就源于古人早期的價值觀啦。中國貨币最原始的形态是貝币,就是貝殼(想想那些關于錢的漢字如财、貨、資等)。把作為貨币的貝殼鑲嵌在器物上,代表了先人對财富的追求,也展現了土豪的價值。
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就有螺钿工藝了。當時的螺钿漆器磨制和鑲嵌技法甚為精湛,頗具藝術價值。到了西漢時期,工藝又有了新的發展,開始出現彩繪和嵌金箔、銀箔。唐代藝匠不斷推新,将螺钿髹飾銅鏡,别緻新穎。元代開創了薄螺钿漆工藝的先河,技法上也相當娴熟。薄螺钿又稱為軟螺钿,是采用色彩比較濃豔的鮑魚殼加工制成柔軟有彈力的薄片,一般呈藍色、紫色、粉紅色等,具有色彩斑斓的珍珠光澤。薄螺钿一般不像厚螺钿那樣嵌在漆器上,而是在漆器沒幹的時候,拿鑷子夾住螺殼,往漆器上一點點地粘,這種方法稱為“點螺”。
到了明代中葉,開始盛行螺钿加金銀片髹漆工藝。這一時期螺钿工藝制作之精、品種之多,遠遠超過了前面幾個朝代。比如說薄螺钿工藝,此技法的難度高、花費大,可以說是宮廷和民間工藝的分野,在明代和清代早期為宮廷和上流社會所推崇。
清中期以後,不嵌螺钿而嵌百寶。純粹的嵌螺钿工藝已經難得一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把螺钿摻雜在其它鑲嵌物中間,如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百寶嵌”。那麼,百寶嵌是哪百寶呢?
百寶嵌,它是在螺钿鑲嵌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寶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鑲嵌工藝。用百寶嵌成的圖案花紋會随着照射光線角度的變化,發出各種各樣的光彩,主要出現在中國古典家具以及工藝美術品上。
中國傳統鑲嵌工藝大盤點
中國傳統鑲嵌工藝不僅曆史悠久,其工藝更是精彩絕倫。相比前文中介紹的嵌螺钿與百寶嵌,鑲嵌工藝在曆史中還存在着各種不同的變形,同樣令人歎為觀止。
遠古時期 鑲嵌工藝的初級探索
遠古時期,人們對于鑲嵌工藝的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隻在器物的局部進行鑲嵌。在已經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遺址中,陶塑人面像上的眼睛部位鑲有藍色玉片,而在二裡頭文化時期,青銅器上也出現綠松石鑲嵌。
唐宋時期 鑲嵌工藝的大發展
進入唐、宋時期,嵌螺钿工藝大發展。所謂“螺”,是指用螺殼或海貝磨制而成的薄片,根據需要可制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形狀,因其外觀精麗,古人将其鑲嵌在器物表面上作為裝飾。“钿”則指鑲嵌使用的金銀珠寶。嵌螺钿即貝殼鑲嵌,常見的鑲嵌用貝殼有夜光螺、海貝和砗磲等。
元代 螺钿漆器成主角
元代設有油漆局,隸屬工部,配備副使一員,用從七品印,掌管髹漆之工。元代漆器的主要品種有彩繪、雕填、螺钿鑲嵌、雕漆等,而元代螺钿漆器的特點是螺片由厚變薄,開創了“軟螺钿”的新工藝,因而更加豐富多彩。
明代 周制鑲嵌法
相較嵌螺钿,百寶嵌工藝的誕生時間要晚得多。它出現于明末時期,主要特點是鑲嵌用料豐富,圖案色彩瑰麗。進入清代以後,百寶嵌發展成為家具制作的重要鑲嵌技術之一。明代的周翥、清代的王國琛、盧映之、盧葵生等都是享譽當時的百寶嵌藝術名家。
清代 花絲鑲嵌成貢品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它是用金、銀等材料,鑲嵌各種寶石、珍珠,或用編織技藝制造而成。花絲鑲嵌分為兩類:花絲,是把金、銀抽成細絲,用堆壘、編織技法制成工藝品;鑲嵌則是把金、銀薄片錘打成器皿,然後錾出圖案,鑲以寶石而成。花絲鑲嵌工藝早在春秋時代就已有雛形,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準。清代,有了更大的發展,名品不斷湧規,很多成為宮廷貢品。
回望這些古代藝匠的神品妙品,不得不歎服他們的巧手與慧心。如果想要檢視更多經典、有趣的海外拍品,可登陸咱家網站www.epailive.com!
更多精品請關注易拍全球微信号epailive,随時随地擁有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