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喜歡珠寶的女人這麼多~那誰才是擁有珠寶最多的呢?是英國女王嗎?
嗯....還真不是!
因為英國女王擁有的珠寶,其實連她奶奶瑪麗王後的 一半都不到!
瑪麗王後的珠寶有多少呢?在當時,曾有人誇張地表示,她的珠寶,多到 可以照亮半個地球!
從非洲之星、光之山、到黑太子、珍珠淚、劍橋&德裡祖母綠等等,這些震驚世界的珠寶,都是她的藏品:

雖說是世界上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但她的經曆也相當坎坷。未婚先寡,嫁給小叔子,曆經六朝之久,最後也算是一手扶持了英國女王走上王位...
死後,她把一部分珠寶(據說有300多件)傳給了孫女。是以說和親奶奶相比,英國女王擁有的珠寶也算是 小巫見大巫啦。
△珠寶論斤戴,也隻有瑪麗王後了
不過,瑪麗王後的珠寶這麼多,每天戴一兩件,也能不重複地戴上3、4年,那哪件才是她的心頭愛呢?
應該是一枚小小的 海螺珠胸針,因為這枚胸針可是陪伴她度過了漫長的時光~尤其是50歲之後,佩戴得更是頻繁:
△24.9ct(上),28.1ct(下)
也正因為這枚胸針,海螺珠從此名聲鵲起,成為了當時英國最受歡迎的珠寶之一!貴族們千方百計想搞到一顆“ 皇後同款”:
Harewood Floral夫人有幸得到了這枚胸針,不過經常當做吊墜佩戴
後來,幾經輾轉,這枚胸針最終于1999年登上了日内瓦佳士得秋拍。
在激烈競逐之後,以 85萬人民币的高價拍出(不含傭金),比預估價(15—20萬)高出了整整4倍之多,太令人驚訝了!
其實,海螺珠的傳奇不止停留在過去,如今依舊延續着。
就在香港蘇富比珠寶秋拍上,一下子拍出了 3件海螺珠珠寶,要知道這在過去可是非常少見的。
香港的情況,大家都有所耳聞。
在這樣的環境下,拍賣會必然會受到影響,本次蘇富比珠寶拍賣的 成交率就低于60%,怕是要創下新低了。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一直處于“小透明”狀态的海螺珠倒是 成績斐然,一次就拍出了3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艾靈頓”海螺珠耳墜
鑲嵌2顆海螺珠,點綴藍寶石和鑽石
成交價:218.75萬港币
△“藍鵲”白金胸針
鑲嵌海螺珠、藍寶石、鑽石等
成交價:200萬港币
△橙色海螺珠吊墜
主石重達110.14克拉
成交金額37.5萬港币,比粉色便宜很多
看完這次拍品,一定有不少寶迷驚訝于海螺珠的價值之高吧,一顆小小的珠子竟然能拍出這樣的天價?
那為啥它會這麼貴呢?因為人家實在太少了呀——
海螺珠,又叫“ 孔克珠”,和其他珍珠一樣,海螺珠也有自己的母貝——大鳳螺(皇後海螺):
和珍珠形成的原理相似。
當有海蠕蟲鑽入大鳳螺體内時,大鳳螺會本能的将它包裹并 分泌出鈣質,但能最終形成一顆海螺珠的機率也微乎其微。
海螺珠 産地有限,隻生長在加勒比地區、佛羅裡達群島、百慕達及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的淺海溫暖的水域中:
産地不多,它的産量更是少得可憐。
一般來講,一年最多隻能發現2500顆左右的海螺珠,其中呢,隻有 20%—30%的珠子能用于珠寶的加工設計,高品質的就更少見了。
而且更不幸的是,海螺珠不僅能産漂亮珠子,而且肉質還非常鮮嫩,是難得的美味佳肴,甚至已經被吃到“ 瀕危”的程度了!
為了保護海螺珠,大鳳螺被納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大部分海螺産出國家也都訂立了嚴格的管制方案, 不是完全禁止就是嚴格限制,這樣一來市面上流通的海螺珠就更少了。
其實,海螺珠不僅産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還 不能進行大範圍的人工培育!
從19世紀起,人們就一直試圖人工培育出海螺珠,但由于海螺珠特殊的 排他性、敏感性,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2009年,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約50隻海螺進行人工養殖。在2年半的養殖時間後,成功獲得了約200枚人工養殖的海螺珠,且約80%的母體海螺都 成功存活了下來。
即使未來人工培育海螺珠投入市場,依舊不會改變海螺珠 稀少珍貴的特征,畢竟天然海螺珠不可替代。
加上 海域污染越來越嚴重,未來的海螺珠産量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它越來越貴的價格漲幅趨勢,已經成為必然。
雖然近幾年海螺珠在拍賣會上風頭正盛,讓很多人誤以為海螺珠是一種突然出現的貴重珠寶。
△不少明星都喜歡搭配這抹嬌嫩的粉
但其實,從維多利亞時期、新藝術時期到ART DECO風格時期,海螺珠從未缺席~它 一直備受大家的偏愛。
作為小衆寶石之一,它粉嫩、鮮活、獨一無二,總是能滿足女人們的少女心, 價值的攀升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這樣集顔值+收藏于一體的珠子,可真是太難得了呀~
更多時尚彩寶咨詢,關注骊明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