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境小康村裡的國慶和中秋:水乳交融“家國情”

邊境小康村裡的國慶和中秋:水乳交融“家國情”

今年的10月1日,國慶、中秋雙節相逢。這個日子,對于邊陲小村龐達村群衆而言,有着更為特殊的意義。

龐達村是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村,位于中國與印度、不丹三國交界處。

上個月,27戶100名群衆,從平均海拔4500米的多情湖畔搬遷到這裡,成為邊境小康村的第一批搬遷住戶。10月1日,新住戶們迎來“雙節”,亞東縣主要負責同志來到龐達村,與村民一同參與“升國旗、唱國歌”儀式,隆重慶祝共和國的生日。家家戶戶其樂融融,守邊固邊的家國情懷激蕩心間。

萬裡邊關,國之藩籬。作為守護祖國西南大門的邊境村之一,龐達村是守邊固邊興邊的前沿陣地。龐達村村民們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這裡,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紮西普次就是一位有着強烈愛國意識的巡邊人員,在這片土地上,他用腳步丈量國土,用足迹書寫忠誠。他常說:“現在的好生活是黨和國家給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偉大祖國的坐标,都有守衛國土的義務和責任。”

面對搬遷前後海拔落差達2000多米的居住環境,搬遷戶們要面臨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生産方式等多方面的改變。“搬到這裡之後,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大家都很開心,感謝國家的好政策。”龐達村黨支部書記桑傑多吉說。

走進龐達村,道路整潔、屋舍俨然,一座座二層藏式小樓交錯分布,水電路訊網實作全覆寫,廣場、衛生室、警務室、幼稚園、超市、塑膠跑道等一應俱全,每一戶屋頂都迎風飄揚着鮮豔的五星紅旗,一座欣欣向榮的邊境小康村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顯得生氣十足。在村民央珍家,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新居内,電視、冰箱等家電一應俱全,藏式家具簡約精緻,房前小院裡孩子們自在地玩耍着。

固邊必興邊,興邊就要興産業。為確定搬遷群衆穩得住、留得下、能緻富,亞東縣依托資源禀賦和邊境實際,組織村民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因地制宜推動林下資源、鲑魚養殖、鄉村旅遊等特色優勢産業發展。村民倉木決說:“在自家騰出一間空房,改造更新成民宿,不離鄉不離土就能吃上‘旅遊飯’。”

談及龐達村的未來,日喀則市政協副主席、亞東縣委書記舒成坤告訴記者:“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勝利召開,讓全縣各族幹部群衆深感振奮、備受鼓舞。我們一定會帶領全縣人民守邊固邊興邊,守護好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牛枭 記者 汪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