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h1>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h1>

2009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副林德伯格(LINDBERG)的純钛鏡框,配了一對依視路的近視鏡片。6年過去了,鏡片開始出現老态,各種劃痕,而且心裡老是覺得6年以來一直不注意用眼衛生,破罐子破摔,每天晚上躺床上油管(注意不是撸管!)至睡着,近視恐有加深之勢,于是決定再配新的鏡片。

為什麼不連鏡架一起換?關于林德伯格的鏡架,文章後面再說感受。前面先說鏡片。

選擇之時,心裡一直長草卡爾蔡司,感覺上從鏡頭到鏡片各種高大上。無奈當初在廣州林德伯格授權專賣店配鏡的時候,蔡司比鏡架還貴的鏡片價格,讓買個鏡架都已經掙紮不已的我無耐舉手投降,隻能選擇價目表上最“便宜”的依視路鏡片,一戴就是6年。

後來,SMZDM上面有了幾篇關于蔡司鏡片的曬單,讓我覺得蔡司也不是那麼的高高在上,于是這次配鏡就下定決心上蔡司。

網上一搜,覺得非新三維博銳+鑽立方鉑金膜莫屬,号稱專為亞洲臉型優化。

不過官價也是杠杠的 :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關鍵是價格,官方價格水分都知道,廣州雖然是眼鏡批發的集散地,但是天朝的造假能力你懂的,于是按照蔡司官網的授權銷售點電話一個個打去問,要不報個高大上的價格(大型連鎖),要不讓我自己驗光再去面談,要不就是不再做蔡司品牌了…還是求助馬雲家,因為蔡司的新三維博銳鏡片較新,是以馬雲家的連結也比較少。建議的連結如下: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建議和有做蔡司鏡片的店家溝通,明确要的是新三維博銳單光鑽立方鉑金膜鏡片,一般都沒有現貨,需要向在廣州的蔡司原廠定制。

我搜尋的目标是高信用+廣州實體店+有做蔡司鏡片+可以驗光的。四個條件一相加還真是屈指可數,而且其中一家還是在江南西路的樓上店,關鍵網店報價接近心理價位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自小在江南西長大,雖然早就搬走了,這裡怎麼也算半個主場,還怕你不成,立馬就殺上去。

下班去到已是六點多,因為電話預約了,隻有一個小夥子留下接待。為免廣告嫌疑就不多說了,但是感覺誠懇、耐心、熟練,還有點害羞的樣子(樓主男) 。驗光的不是街鋪印象中的電腦驗光儀,而是下面這種對着不同的投影圖檔一個個鏡片地試着換,直到覺得舒服為止。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關鍵的價格,1.6折射率的鏡片小夥子出價是5折,最後談下來比5折還要低一些,這可是今年最新的新三維博銳單光+鑽立方鉑金膜哦。

小夥子說單光的鏡片應該有現貨,最快第二天就可以取,而且可以在馬雲家上拍下來(因為沒得刷卡),真是實體的服務網店的價格,不過關鍵還是鏡片要真。等呀等,到第二天傍晚還沒見通知取鏡,打電話一問,小夥子很抱歉地說自己太忙了忘了通知我,這款新三維博銳鏡片由于太新,而且屬于訂做款,沒有現貨,要向蔡司工廠下訂單開機模做片,是以要一個星期。我一聽也就無所謂,這不更像是真貨嗎?而且蔡司的工廠就在廣州,估計不需要等太久。

誰知這一等不要緊,把我折磨得不行,就是因為那個代用的鏡架,美亞海淘的PorscheDesign,因為配的是灰色變光片,平時偶爾出去的時候戴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誰知道剛戴了兩天,就覺得兩個眼鏡腿像兩把刀似的架在耳朵上,或者說耳朵像被人點了穴,說不出的不自在和不舒服。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沒辦法熬了四天,終于接到小夥子通知眼鏡做好了,如獲大赦,下班即飛奔過去。林德伯格終于遇上了卡爾蔡司 :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眼鏡腿上的林德伯格商标,Made in Denmark,還有唯一的序列号,6年都沒有磨掉,但是比鏡片上的雷射刻印還難拍(請忽略用了6年的矽膠套,小夥子答應送我一套新的,不過要訂貨,過後給我郵寄過來 ):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和原來依視路的鏡片對比,可以看出鍍膜顔色一個是黃的,一個是藍的 :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水滴試驗,鑽立方鉑金膜還是名副其實的(和6年的依視路相比):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1.6折射率的鏡片,還是厚(因為窮):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細長的鏡腿: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鏡片就靠這個卡口+鏡片刻槽+打一圈矽膠固定,整個鏡架沒有一顆螺絲。缺點是時間一長矽膠會在汗液的作用下發黑,幾年前就是因為受不了難看,自己把一圈矽膠全部鏟掉,直接靠這個卡口固定,雖然有點松垮但也穩當。就是偶爾眼鏡掉地上,鏡片在一片驚呼中飛出來,我都是默默地撿起來重新裝上,卡好。奇怪的是從來沒有人問我這是什麼鏡架,我也低調地從不提起 。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年送的林伯獲獎眼鏡盒+眼鏡布,從來沒有用過...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随鏡片而來的包裝、訂單和保修卡,看起來也很像是真的: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晚上回家的時候感受了一下這副所謂的新三維博銳+鑽立方鉑金膜,一個字:柔。和膜的名字給人硬朗的感覺完全不同,迎着對面來車的近光大燈看去,感覺沒有太刺眼的。不是十厘清晰、纖毫畢現的感覺,但就是柔和,不刺激。

另外還有個細節,一是看網上說像鏡片上的”Z“雷射刻印一般正規大廠用的是上百萬的機器,出來的效果是一條直線,而小廠用的便宜機器,構成字母的線看起來會是點狀的,而這兩塊鏡片乍看起來是直線,仔細看卻看到點狀 。不過剛剛早上打了800的官方客服電話查詢,新版質保卡編号卡和鏡片的型号、參數都對得上,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了 。

最後談一談林德伯格的鏡架。6年前我在廣州的授權經銷店定了這副鏡架+鏡片後(合共六千多),當天晚上輾轉反側,差點睡不着,感覺自己太敗家了。(現在回想真是太天真了,說到敗家哪裡比的過買股票 )當時我跟老婆說這副鏡架我起碼要帶10年。不經不覺過了6年,一直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就是配鏡這幾天戴了備用的PorscheDesign各種不适,我才發現近視了将近30年的自己已經習慣了林伯的鏡架乃至離不開了,輕盈,钛金屬和矽膠對人類皮膚友好。說到底,近視眼鏡是身外之物,越不感覺到鏡架、鏡片的存在才是符合人體自身的本能感覺。我想這也是林伯鏡架的輕和對人體的親和,還有蔡司鏡片的柔最重要的設計出發點吧。這也是為什麼蔡司的高端鏡片超過萬元,因為要測量很多參數(前提是配鏡的地方也有這個裝置和技術水準),加工的精度和項目也要滿足這些參數的要求,務求佩戴者感覺自然、舒适。相比之下,對于如此重要的眼睛,現在很多的配鏡過程實在太兒戲,太忽悠了。

至于價錢,林伯的鏡架專賣店四千多,一般網上三千多可以買到,蔡司中高端的鏡片兩千多(如果是真貨),加起來五、六千,可以用6年絕對沒問題,用10年估計也可以。

林德伯格的鏡架馬雲家一搜一大堆,但是價錢低于三千的話估計基本可以斷定非真,反正我在授權專賣店基本沒有看到标價低于四千的。當然去香港買也可以,相當于打個8折多一點。

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當林德伯格遇上卡爾蔡司

對于眼睛這個人體最寶貴的器官之一,還有長達數十年日夜相伴的近視眼鏡負擔,這筆五、六千的投入絕對物有所值。畢竟,五、六千的蘋果手機用兩年都這麼多人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