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确認知芽孢杆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芽孢杆菌屬于革蘭氏陽性菌,好氧,能産生孢子,是一類具有高活性的消化酶系、耐高溫、抗應激性的異養菌。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體中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含量,進而起到改善水質的作用。還能與養殖環境中的有害藻類以及各種緻病菌競争,形成優勢種群,起到抑制作用。

一、水産常用芽孢杆菌

水産中常用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納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的亞種)、地衣芽孢杆菌、凝結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

芽孢杆菌的特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不良環境極強的抵抗能力:芽孢可抗幹旱、高熱、高酸堿、高滲環境,在惡劣環境下處于休眠狀态,遇到适宜的條件又可萌芽生長。待到适宜溫度又可以變成細菌。

2. 大部分耗氧:芽孢杆菌大部分嚴格需氧,少數兼性厭氧或嚴格厭氧。

3. 體積大:4-10μm,體積比一般病原菌大四倍,有效抑制有害菌繁殖。

4. 生命周期短: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擴增一倍所需時間為1.5-2小時,來得快去得快,從下塘到衰敗生命周期為3-5天。

正确認知芽孢杆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芽孢杆菌結構示意;枯草芽孢杆菌革蘭氏染色

二、芽孢類微生物制劑效果的影響因素

1. 水體溶氧:芽孢類微生物制劑多數為好氧菌或兼性好氧菌(枯草芽孢,複合芽孢),使用這類活菌産品時,必須要保持水體中溶氧含量,才能保證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和對有機雜質的快速分解。

2. 底層溶氧:目前的生物底改主要使用以枯草芽孢杆菌為主的複合微生物制劑,改底的同時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尤其是養殖的中、後期,池塘底部是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底部積累的耗氧因子往往會使底部溶解氧消耗殆盡,雖然用了生物底改,但大部分細菌休眠或沒有繁殖,甚至死亡,是以在養殖中後期,正常生物底改推薦配合長效增氧制劑使用,或者使用嚴格厭氧菌為主的生物型底改,例如以丁酸梭菌為主的生物底改底康泰。

正确認知芽孢杆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不耗氧的生物底改-底康泰

3. pH:在藻類的光合作用下,水體的晝夜pH變化較大,如果在低堿度水體中,pH的波動值更大,芽孢杆菌在微堿性水體中活力最強。池塘底部有機質發酵導緻pH過低也會影響芽孢杆菌制劑的效果。

4. 溫度:大多數芽孢杆菌在20℃-37℃内有較好的活性,低于10℃時活力較差,一般選擇晴天上午,加開增氧機增氧,可使芽孢杆菌産品達到最大效果。

5. 水體的營養水準:芽孢類微生物制劑進入水體後繁殖速度與水體的營養水準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認為細菌生長對水體C、N、P的使用率100:5:1。如果水體太瘦,或營養成分單一或失衡,有些異養菌為主的活菌制劑不會大量繁殖,使用活菌幾乎無效,此時應向水體中适當補充缺乏的營養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适量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或有機物的存在是必要的,因為細菌隻有以此為基礎才能獲得能量生存繁殖,但過量了也會對微生物産生毒害作用。

三、芽孢類微生物制劑的使用方法

1.調水:以河蟹養殖為例,如水體中有機雜質過多,透明度過低,水草已經隐約被水色遮蓋,影響到水草的正常光合作用,則需要使用芽孢杆菌,氨氮、亞硝酸鹽偏高時同理使用。

2.改底:中後期使用芽孢類微生物底改,建議按照 “氧-菌-氧”的順序使用,即第一第四周使用氧化性底改,第二第三周使用微生物底改,養殖後期适當提高使用頻率。

3.内服:添加到飼料中給水産動物食用來改善魚蝦蟹的腸胃功能,提高飼料的利潤率,改善肉質,促進長生,防病效果很好。主要是通過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還有就是能夠産生有益代謝産物,例如丁酸梭菌的産物丁酸可有效修複腸道上皮組織細胞,修複腸道。

四、芽孢杆菌的選擇

市面上有很多芽孢杆菌制劑産品,以粉劑為主,偶爾也能看到水劑,那麼該如何判斷?

對于水劑的芽孢杆菌制劑産品,在芽孢杆菌制劑灌裝之後,因為是活菌,芽孢還在生長,是以罐裝産品容器會有漲氣現象。如果産品中的氧氣耗盡,活菌大量死亡,水劑芽孢杆菌制劑産品很不穩定,在有選擇的條件下,盡量使用粉劑的芽孢杆菌産品。

正确認知芽孢杆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利生素(複合芽孢);富水美(枯草芽孢)

五、芽孢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

關于芽孢杆菌使用前需不需要活化的問題一直存在争論,通常在試驗室要擴培芽孢杆菌,需要控制溫度、水分、氧氣、培養基四個條件,要用到葡萄糖、澱粉、黃豆粕、硫酸錳、磷酸氫二鉀、硫酸鎂、硫酸鈣、硫酸铵,同時還要搭配吸附載體,如麥麸、沸石粉。如果是工廠化生産,還要對菌種進行提純複壯,采用發酵罐來進行擴培,連接配接上增氧裝置,并不斷攪拌,處在對數生長期的芽孢杆菌,隻要停止增氧30秒,菌液的溶氧就可以從飽和變成零。這麼多環節的要求,在塘口操作比較困難,是以不建議養殖戶去擴培菌液數量。

對于粵海生物的芽孢類産品活化使用方法:把菌種、碳源,水按照1:3:45的比例浸泡4小時左右,浸泡時需全程氣泵曝氣,其中碳元速可用雙倍用量的紅糖替代,水需使用井水。

六、芽孢類微生物制劑的使用時的一些誤區

1. 擴培時不增氧,密封發酵。有不少養殖戶按照EM、乳酸菌的發酵方法使用芽孢類産品,通過該方法得到的發酵液菌種含量極低,效果大打折扣,建議不擴培直接使用。

2. 通過産氣來判斷芽孢類微生物制劑的好壞。芽孢杆菌遇水并不會出現大量産氣的現象,通常該類産品添加了大量酵母菌,芽孢杆菌的菌種含量存疑。

3. 使用芽孢類産品有效果後可以一周不用調水(用其他菌種)。這裡重點講一下,在正常情況下,池塘中菌相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這是保障池塘水體穩定的一個重要名額,大量補充芽孢杆菌已經破壞了池塘本身的菌相,在芽孢杆菌經過3-5天的繁殖衰敗後,池塘的菌相才會緩慢恢複,在這中間會出現一個空白期,會導緻有害菌大量繁殖,菌相的變化帶動藻相的變化,嚴重會出現倒藻、轉水。使用芽孢杆菌三天以後,建議采取措施補種EM菌種(EM調水王)及碳源(碳元速)直接潑水使用,快速恢複池塘的菌相。

正确認知芽孢杆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 恢複菌相組合

芽孢杆菌在水産中的水質改良、疾病預防、體質增強等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使用芽孢杆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建議廣大養殖戶在選擇芽孢類産品時選擇高含量、大廠品牌産品,最後祝大家養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