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怒江高黎一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當地泸水市古登鄉書記、鄉長及鄉機關有關人員,和該鄉所轄11個村委會,1個社群的駐村工作隊隊長(副隊長)、第一書記、村委會書記、主任與該鄉緻富帶頭人等,一行近60人,在泸水市駐村工作隊副總隊長高家明的帶領下,組成學習觀摩團前來學習高黎貢山豬養殖技術。

這是繼今年3月30日以來,該公司迎來的第5批或學習觀摩、或考察調研、或養殖技術學習在30人以上的團隊組織。這标志着該公司在當地已逐漸成為一個高黎貢山豬養殖技術的學習、觀摩、考察、調研基地。
公司負責人何軍介紹時說,生産場區有嚴格的防疫程式和工作制度,介于目前人數衆多、各方面形勢與氣候原因,不能到生産一線實地察看,但可以到公司科技學習室進行交流介紹,到監控室觀察生産現場情景。
在科技學習室,公司部門負責人楊文濤就高黎貢山豬的豬種優勢、公司當年采用的養殖技術、及公司的發展思路向學習觀摩學習團進行了介紹。
在交流中,何軍說,科學養殖要從選址開始,一定要遠離村莊一個科學的距離,一定要相信科學。公司在高黎貢山豬的養殖中,始終堅持“三個一”,即:一個統一的豬種;一個統一的配飼;一個科學的養殖方法。同時,他還就他對過去的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交流了自己的思想,并表示,目前做好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論機遇,還是挑戰,都要相信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産力。
古登鄉黨委書記羅文濤在交流時說,高黎貢山豬在古登鄉也曾經有過。現在,怒江高黎一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收集、提純,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給我們摸索出了路子,做出了樣闆,使我們有了學習的模闆,回去後,大家都要思考思考,如何把學習觀摩中的東西運用到現實工作中,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在監控室,大家通過大屏矩陣與大屏的功能互換,公司生産一線養殖技術設施一覽無餘,如同身臨其境,再加上公司部門負責人的解說,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淺。
據了解,高黎貢山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豬種,2010年錄入《中國畜禽遺傳目錄》;今年初,高黎貢山豬成功進入國家最進階别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但由于近20年來,随着外來品種的引入,以及當地群衆随意采用該豬種近親血緣交配,純種數量越來越少,遺傳性能存在缺陷,經濟價值降低,飼養高黎貢山豬的養殖戶也越來越少。
公司何榮總經理了解這個情況後,建設了一個高黎貢山豬保種場,到高黎貢山豬主産區收集高黎貢山豬收集56頭,培育種豬110頭,提純、複壯了高黎貢山豬六個血緣中的兩個血緣;找到了該豬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主要基因。 使高黎貢山豬成功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公司的養殖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畜禽養殖标準化示範場”。培育出“兩高一低”的高黎貢山豬配套系,“兩高”指的是多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高,“一低”是指膽固醇含量低。配套系豬遺傳性能穩定,生長性能好,特别适合山區群衆飼養。好的豬種為發展産業打開了關鍵環節。
據悉,該公司始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實施、農戶參與”的發展理念,在産業發展中,把小農生産引入現代農業發展體系之中,形成保種育種在企業,育肥生産在村,食品加工在現化代的廠房,服務等在公共服務中心,增收主要在農民手中的高黎貢山豬産業聯合體。通過幾年的努力,已在怒江州四個縣中的三個縣,即泸水市(縣級)、福貢縣、貢山縣帶動620戶農戶,飼養高黎貢山豬1560頭;在每一頭豬的生産飼養中,農戶都有500元以上的利潤。帶動建檔立卡戶1139人,人均年分紅250元人民币。随着市場的開拓,将帶動更多的群衆加入産業的發展。公司與農戶合作養殖,實作了雙方在資金、勞力、場地、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企業帶動,解決了散養戶的局限性和農業生産的不穩定性,使養殖走上了可持續的産業化發展道路。(槐 歌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