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鲪,又名黑頭、黑老婆,學名:許氏平鮋。它是北方岸釣的主要目标魚種之一。兇猛的岩礁底層魚,比較好釣,特别适合海釣新手入門。
關于它的簡介,簡單引用如下供參考,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參考百科。并非本文重點。
黑頭:學名許氏平鮋,又名黑鮶、黑老婆等。溫水性底層魚類,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均産之。
兩種:黑鮶魚有不進行遠距離遊動、常年穴居附近的“坐地魚”和遷徙距離較遠的“走流魚”兩種。前者個體較小且适宜岸釣,是我們的主要目标根釣魚種。後者常居深水,船釣更适合。
穴居:石礫、岩礁、人工填石、防波堤、沉船、海藻等區域,多數栖息于礁石縫隙和洞穴等藏身之所。群居生活。
肉食性:捕食魚類、蝦類、沙蠶類、甲殼類、管蛸類等。
作為一個釣魚人,“這種目标魚有什麼典型的習性,有利于我們作釣的效率?”這可能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
黑鲪有三個特别典型的生活習性。
如果你了解的話,可能會有助于你獲得一個好的收獲。
第一、喜暗怕光
黑鲪喜歡潛伏在黑暗的環境中覓食。雖然白天我們也能釣到它,但是晚上明顯收獲要更豐盛。晚上在岩石、堤壩上垂釣,黑鲪是最好的目标魚。
而且,黑鲪夜晚會上浮。晚上它們遊層上升,會來到海水淺層覓食。朝上方咬餌的情況較多。根據這兩點我們不難發現“晚上,浮釣”是我們作釣它的兩個很重要關鍵詞。

拙劣的手繪掩蓋不了我認真的态度
第二、黑鲪喜靜
白天黑鲪愛呆在沒有海浪的石塊帶中間。它喜歡在微流時覓食,表現為主動索餌;流大時藏于岩洞、海溝等避流處,當正好有誘餌在它面前遊動時才會咬鈎,索餌不積極,表現為被動索餌。
是以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難了解當風浪越大時你必須釣的更靠底才有可能釣到它。而最高效的時候就是清風細浪的時候。
第三、黑鲪喜活餌
黑鲪是典型的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生性兇猛,以活餌為食。有些論文認為黑鲪是遊泳動物類食性,雖然不太嚴謹(因為有時候它也會吃藻類),但是已經能夠概括黑鲪對活餌的興趣。
對,黑鲪就是它
它對死餌極少問津,見到活餌則會不分青紅皂白地上去就是一口。對于我們喜歡玩路亞的玩家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資訊,而且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傳統釣法裡用“細長”的魚餌玩浮拖釣法非常有效,以及我們用盡量輕的軟餌玩路亞釣法也極其有效的原因。因為我們都在利用它的這一點習性,模拟活的、遊動着的魚誘惑它來追擊。
看到這裡可能你發現很多人用浮釣法、矶釣法、海竿遠投釣黑鲪效率不高的原因了嗎?因為他們一直再等待魚訊。
枯燥的結尾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可能你依然可以釣到很多的黑鲪。但是相信大家了解了黑鲪的這些習性,能夠知道為什麼能釣到以及為什麼釣不到,獲得更多的收獲和快樂。
關于“黑鲪”我會寫一個系列,就像我的視訊一樣。将分别從黑鲪的三大典型習性,作釣黑鲪最佳的時間,作釣黑頭最高效的四種釣法,剖析最高效的根釣黑鲪技巧等方面去詳細的給大家介紹。當然尤其它的核心習性及作釣原理。
這将是一個枯燥的系列作品
這個系列更偏向于理論,看起來會比較枯燥。但是強子的希望,了解了這些理論和原理,我們作釣黑鲪的時候能夠更加的靈活和快樂。
啰嗦完了,我要去伺候兒子了,骨朵白。
我是一個偏好研究岸釣路亞玩法的普通海釣人,不是專家和大師。之是以還沒碰船釣,遊釣和矶釣不是不喜歡,隻是銀子不夠。是以安靜的一邊帶兒子一邊研究海釣中的岸釣玩法,聊以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