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蟲抹在動物屍體上的分泌物:保鮮又禦敵、惡心卻神奇

甲蟲抹在動物屍體上的分泌物:保鮮又禦敵、惡心卻神奇

葬甲Nicrophorus orbicollis

有些甲蟲會尋找死去的老鼠或鳥類,挖洞将屍體埋入,在去掉它們的皮毛或羽毛後,将肉卷成球狀并覆以黏液。甲蟲所做的這一切雖然聽起來惡心,實際上卻“用心良苦”——都是為了避免後代挨餓。

科學家們發現,甲蟲分泌的黏性物質不僅有助于減緩食物腐爛,似乎還能掩蓋腐屍的氣味,并散發出一種可以抵禦競争對手的氣味。相關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自然學家》雜志上。

被稱為“埋葬甲蟲”(即葬甲)的昆蟲會利用特殊的觸角遠距離探測動物屍體,它們與其它食腐動物(包括秃鹫、負鼠和蛆蟲)形成互相競争的關系。此外,其種内競争也十分激烈。葬甲的體型較大,約1英寸長,黑色外殼上具有橙色斑紋。它們塗抹在動物屍體上的腸道分泌物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減緩屍體分解。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研究人員想知道,這些分泌物是否也能阻止競争對手發現屍體。

為了找到答案,他們收集了北美森林中一種葬甲貯存的老鼠屍體散發的氣體,并将其與未經葬甲處理的屍體氣體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相較于後者,前者散發出的洋蔥氣味化合物要少得多,而這種氣味對葬甲具有吸引作用。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腐屍釋放的另一種氣體有所增加,該氣體可以阻止其它食腐性昆蟲。随後,他們将老鼠屍體放回康涅狄格州的森林,證明了被黏液覆寫的屍體不易被競争對手發現。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Stephen Trumbo說:“這可以幫助甲蟲隐藏自己的食物資源,使其他個體與之保持距離。”

在自然界,葬甲并不是唯一利用巧妙、狡猾的手段欺騙競争對手或獵物的物種,例如:大型藍蝴蝶會模拟特定聲音來操縱螞蟻,腐屍花會産生腐爛的氣味以吸引食腐昆蟲為之授粉。

原創編譯:燈絲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美國自然學家》

期刊編号:0003-0147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1-01-beetle-rivals-scent-food-offspring.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内容僅供參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