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市春出現的燕子,以家燕為主,毛腳燕,灰沙燕也有,家燕的形狀喉部呈棕紅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為白色或淺棕色,其餘羽毛黑色,飛行時兩翅向腹部夾動,它喜歡在屋檐下或橋下築巢做窩。
父親工機關以前在烏市民主西路原區稅務局,三層蘇聯式樓房裡辦公,家屬院就在樓不遠處。每年4月中旬,街邊榆樹枝開始出毛茸茸的嫩綠樹葉,蘇式尖鐵皮樓頂,積雪早已融化,樓頂房檐下就出現了不知什麼時候有的築巢家燕,到晨和黃昏,忙碌的家燕穿梭不停,叽叽喳喳叫着,有時從你頭頂和肩頭呼嘯而過。偶爾孩子也能抓住一兩隻家燕,不知是不是家燕氣性大,第二天就自己氣絕身亡。長大了才知道,家燕養家辛苦,雌燕負責孵化,雄燕負責覓食,整天飛行200次,等雛燕破殼而出,養育任務更加繁重,雄雌家燕交替出外覓食,整天飛行不少于500次,扶養雛燕長大,可憐天下父母心。想起小時候的對家燕做過的荒唐事,斷送了它未來的幸福,想很慚愧。九月中旬以後,家燕随南遷的大雁隊伍飛走了,等來再回遷。
過去,兒歌裡唱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如今的樓房千篇一律,全是平頂,銜草編窩家燕蹤影難見,去年春天路過一處爛尾樓盤,四周全是建築垃圾,空置樓房窗戶忽然出十隻家燕,呼嘯成群結隊向遠方。是城市容納不了家燕,還是家燕忍受不了城市的喧嚣,不得而知,隻能說燕子屬于大自然。#辛醜牛年正月二十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