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寶是茶農們的搖錢樹,管理栽培得當,源源生出錢财,而茶樹的蟲害無疑斷财的攔路虎。
茶樹的病蟲種類特别多,總的來說有400多種,常見的蟲害有40來中。

蟲害以昆蟲為主,還有少部分螨蟲類乘虛而入。
他們一般會咬食葉片,吸收茶樹汁液,而導緻茶葉減産,茶樹長勢衰弱,無人救治到嚴重時候,甚至會茶葉顆粒無收。
可謂是斷盡财路。
介紹幾種常見禍禍茶樹的小壞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假眼小綠葉蟬</h1>
這種蟲害基本全國各個産茶區都有,它主要禍害新枝,汁液被吸走,枝條萎縮硬化,對夏茶,秋茶的威脅最大。
成蟲和幼蟲怕光,喜愛嫩葉,早晨露水尚未幹涸之時,在茶樹叢面新枝和嫩葉背面活動。
該蟲一年會有兩個出現的高峰期:5月下旬到6月中旬;10月-11月。
這兩個時間段要關注它的潛伏,是否出現,一旦現身,迅速一招斃命,及時止損。
防治一般采用40%樂果,50%辛硫磷及2.5%天王星,按茶園面積,比對劑量,進行噴射。
在成蟲高峰時期,需要噴灑25%撲虱靈(50-75g/畝),藥性可以持續一個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黑刺粉虱</h1>
此蟲以江浙地區茶園發生嚴重,密集恐懼症人看了估計會有點難受。
一般為幼蟲在茶葉背面吸取汁液,并分泌排洩物誘發其他病害,在枝葉賞呈現出一層黑色黴狀。
嚴重時候,甚至全茶園一片烏黑,看不到綠色,嚴重影響茶葉品質和産量。
該蟲一年發生4代,幾乎覆寫了全年的季節,是以需要重點關注。
藥劑防治重點要放在第一代(3月-4月),越冬的前後管理。
藥物主要用25%撲虱靈,按茶園面積,以75-100g/畝的劑量混兌,噴灑時候,應確定茶葉背面蟲體接觸到藥液。
<h1 class="pgc-h-arrow-right">長白蚧</h1>
此蟲在江南,江北及四川,台灣地區發生較多。
另外近幾年,由于局部地區頻繁噴施農藥,長白蚧形成了抗藥性,該蟲害呈現出上升趨勢,大大威脅到了茶葉産出。
長得有點像棉花糖,但是禍之深遠。
該蟲害一年3代,從3月下旬到4月下旬為主,多以晴天孵化,幼蟲可随風力傳播,傳染迅速。
考慮一般藥劑不易滲入蚧殼,是以需要在第一代卵孵化期進行防治。
選用50%馬拉硫磷,25%亞胺硫磷或25%喹硫磷,配以劑量噴灑。
考慮到他的抗藥性逐年攀升,需要合理使用農藥,嚴格控制噴藥次數,保護蟲害天敵,以最生态的方式來達到防治效果。
當然不管什麼手段,結果隻有一個,就是,斷我财路,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