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木靈芝神話:一萬變三萬,收益遠超巴菲特

千木靈芝神話:一萬變三萬,收益遠超巴菲特

2016年4月13日,廣州,千木靈芝位于楊箕地鐵站附近的一個銷售點,從業人員在吃飯。(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千木靈芝對外宣傳的返現模式為“消費返還現金獎”,凡購買10000元千木靈芝産品,就可以申請成為千木靈芝會員。每個月可以獲得2000餘元的現金分紅,直至分紅累計金額達到投資額的3倍為止。

如果以10萬名會員、每個會員投資10000元計算,按照全桂林解釋的經營模式,公司每個月就至少要拿出2億元進行分紅,這意味着一年的分紅總額即為24億元,超出了全桂林所聲稱的20億元的年總銷售額。

在千木靈芝的宣傳體系中,“消費資本論”是其“商業意識形态”的指導思想——讓消費者的消費參與到企業的利潤配置設定當中來,把消費變成一種資本,既然是一種資本,就會産生利潤。

随團參觀完了工廠中的房間,80歲的武漢老奶奶維劍拿出2萬元的積蓄,決定追加投資。

“靈芝能治癌症,工廠也搬不走,不會有事的。”維劍嘴唇微顫,手臂頻繁揮舞,踩着小碎步在人群中穿梭,不停地伸長了脖子左問右問。

2015年年底,小區裡一起散步的鄰居向她介紹,鹹甯一家企業生産的靈芝不僅有延年益壽、治療癌症的功效,購買該公司1萬元的貨物,最多可以分批返還3萬元的現金。若能介紹一名會員,還可以獲得2500元的獎勵。

鄰居極力撺掇維劍參與投資,帶她聽講座,免費試産品,聲稱這一項目嚴格符合國家政策。為了消除最後的疑慮,組團用大巴車把她拉到鹹甯市鹹安區向陽湖鎮的一處廠房實地參觀。

2015年開始,這款名為“千木靈芝”的“投資消費”模式迅速在湖北、廣東、四川、江西等地蔓延。2016年4月9日,在湖北省鹹甯市千木靈芝總部舉行的“招商大會”上,公司董事長全桂林公開宣稱,千木靈芝的“直接消費者”(會員)已經達到10萬餘人。

南方周末記者從“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網站查詢發現,湖北千木靈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木靈芝”)因為涉及“傳銷行為”,于2015年11月被鹹甯市工商局做過行政處罰。

詭異的是,早在2014年,在向陽湖鎮同一個場地,一家名為擎天通寶的公司,也曾以同樣的模式“發展下線”。

<h3>消費一萬返還三萬</h3>

高額返現是最讓維劍奶奶心動的地方。

千木靈芝對外宣傳的返現模式為“消費返還現金獎”,凡購買一萬元千木靈芝産品,就可以申請成為千木靈芝會員。以一萬元為一個“配置設定機關數”,每個“配置設定機關數”每個月可以獲得兩千餘元的現金分紅,直至分紅累計金額達到投資額的3倍為止。

按照這一理論,維劍先後購入3萬元的千木靈芝産品,那麼可以得到3個“配置設定機關數”,每個月的6日—10日,銀行卡自動收到6000多元的現金分紅,直至分紅額度達到9萬元後終止。

“您在這裡既得到了健康,又得到了财富,是不是要把這個機會推薦給親朋好友呢?”千木靈芝市場部宣講員馮美玲特别強調,之是以設定3倍的上限,是為了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會員推薦他人購買千木産品所獲得的推薦工資獎勵不受此限。

在“消費返還現金獎”基礎上,老會員每推薦一個新會員可以得到2500元的“推薦工資”。“不管是購買了10萬産品,還是100萬産品,推薦工資都是2500元。”馮美玲解釋。

相較于3倍額度的現金返還,2500元的獎勵并不具備太多吸引力。不過,會員消費或者推薦他人消費達到40萬元之後,可以申請成立區域服務中心,從該服務中心衍生出來的消費總額度的5%,以“市場服務獎”的名義獎勵給中心負責人。

獎金回報促使服務中心成為發展新會員的基本機關。“店(服務中心)的作用是拓展市場,如果現有的會員量不夠多的話,你必須要自己去拓展會員。”鹹甯本地人何山自稱是大老闆全桂林的早年同學,他位于鹹甯希望橋旁邊的服務中心實體店,已經發展了近300個會員,每個會員的消費額度少則三五萬元,多則幾十萬元不等。

何山介紹,要想發财主要還是要發展新會員。通過極力慫恿,他的親姐姐正在辦理房産抵押貸款,準備湊夠100萬元投資千木靈芝。“怎麼吸引會員就看你自己的本事,進小區講課也好,介紹熟人也好,主要看能力。”

何山開的服務中心的會員韓信,對千木靈芝的經營模式有自己的了解。“産品其實是不值錢的,公司拿着1個會員的錢,做出5份産品,再賣給5個會員。”韓信認為,如果發展不到新的會員,這一模式将難以持續。

鹹甯市工商局在對千木靈芝做出的行政處罰說明中指出,千木靈芝要求上線人員通過不斷地發展下線,形成團隊關系,并以下線人員的銷售業績作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屬于典型的傳銷行為。

1968年生的全桂林為鹹甯市通山縣人,此前一直在廣東省東莞市從事蘑菇、靈芝等菌類作物的栽培種植。直到2013年,才成立了一家靈芝制品公司——東莞芝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芝禾”)。公司注冊地點為東莞市南城區莞太路的時代廣場,是一處商業綜合體,東莞芝禾彼時隻是其中一爿商鋪。

據公司市場部宣講員馮美玲介紹,東莞芝禾在東莞的初期發展階段,投資人每投入一萬元資金,每天可獲得30元的現金收益,每周為一個周期(周三發放210元),共發放一年。換言之,投入一萬元,一年後即可翻倍。如果投入4萬元及以上資金,這樣的收益可以連續發放2年。這一模式帶着濃郁的金融理财性質。

而在2016年4月9日的“招商大會”現場,會員們在2樓的大會議室排隊繳納款項,并沒有簽訂合約,千木靈芝隻出具一份白色收據。會員交過錢之後,并沒有領取相關産品,現場也并無千木靈芝的産品貨架。脫離了實物産品之後,千木靈芝的理财特征更為鮮明。

“有的人一下投入十幾萬,幾十萬,如果是買産品用,什麼時候能用得完?”韓信說,在這一模式下,産品已經并不重要。“不要問産品,你要是隻關注産品,就是對這個模式還不明白。”

<h3>号稱年銷售額20億 但年分紅至少24億元</h3>

“消費可以賺錢,消費的過程就是賺錢的過程,錢越花越多。”全桂林在4月9日的“招商會”上解釋,千木靈芝運用的是全新的“消費資本論”理論,讓消費者的消費參與到企業的利潤配置設定當中來,“把消費變成一種資本,既然是一種資本,就會産生利潤”。

然後再把每個月銷售額度的23%當作分紅獎金,返還給消費者。

一直以來,千木靈芝在公開場合都否認這一模式為傳銷或者非法集資。為了吸引新會員,就要從理論上對“錢從何來”“為什麼要分給消費者”兩個問題作出解答。在千木靈芝的宣傳體系中,“消費資本論”是其“商業意識形态”的指導思想。

“公司一年的銷售額是20個億,2016年我們還要上市。”全桂林解釋說,由于靈芝有着高附加值,而且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是以有充足資金對會員實行分紅。

優異的業績支撐,源于公司雄厚的種植基地。馮美玲介紹,千木靈芝在海南、安徽大别山、四川峨眉山都有大規模種植基地。

除此之外,千木靈芝宣傳材料中,非常注重視訊資源的引用。海南當地一家電視台,把全桂林收購農戶10萬元靈芝作為扶貧典型予以報道。何山的實體店裡,就張貼着這則報道的截圖。

在千木靈芝的宣傳口徑中,靈芝甚至可以治療癌症。“番禺一個淋巴癌患者,就是吃了我們的産品康複了,不信你可以去查”。

“電視上都看得到,怎麼會假的呢?”維劍笃定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實際上,号稱年銷售額20億元的千木靈芝2015年才剛剛成立。證監會官方網站的“申請上市企業名單”中,并沒有找到千木靈芝的申報材料。

公司網站上,隻能看到海南種植基地的位址為海口美蘭區,但是安徽大别山、四川峨眉山兩個基地,從業人員也說不清楚具體在哪個市縣,也沒有會員參觀通路過兩地。

馮美玲介紹說,全桂林為鹹甯市通山縣人,他建立的東莞芝禾公司業務發展壯大後,作為招商引資項目,回家鄉鹹甯成立新公司。

鹹甯市成立的新公司千木靈芝,坐落于鹹安區向陽湖鎮的一家名為華琪集團的公司内部。千木靈芝官方公布的資訊顯示,公司董事長全桂林還是湖北華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琪集團”)副董事長。

“為什麼在華琪任副總呢?因為我們老闆是以入股的形式與他們合作。”在介紹千木靈芝的組織構架時,馮美玲單獨解釋了千木靈芝與華琪集團的關系。

除此之外,在“招商大會”的公告牌上,全桂林還列出了海南全仙禾、湖北萬春、湖北菁春等公司的董事長頭銜。

南方周末記者檢索“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網站發現,千木靈芝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但由于公司2015年才成立,納稅、營收等資訊均無。

海南全仙禾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币,實繳出資額為0。東莞芝禾公司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币,自然股東全桂林認繳出資額30萬元人民币,實繳出資額依然為0。

2013年年報顯示,東莞芝禾營業收入為7.17萬元,負債總額3.46萬元,淨利潤0.189萬元,納稅總額0.278萬元。

如果以10萬名會員、每個會員投資一萬元計算,按照全桂林解釋的經營模式,公司每個月就至少要拿出2億元進行分紅,這意味着一年的分紅總額即為24億元,超出了全桂林所聲稱的20億元的年總銷售額。

千木靈芝神話:一萬變三萬,收益遠超巴菲特

2016年4月9日,千木靈芝舉行的“招商大會”上,會員排隊交錢。(李在磊/圖)

<h3>同樣的套路再來一次</h3>

南方周末記者檢視鹹甯市鹹安區工商分局的公開檔案時發現,鹹甯彙美達公司曾與千木靈芝簽訂過一份房屋租賃合同,2015年1月28日起,将一棟五層辦公樓整體出租給千木靈芝。

華琪集團官方資訊顯示,鹹甯彙美達、瑞仁生物、湖北萬春、湖北菁春皆為其旗下子公司。

房屋産權證顯示的資訊透露,該棟辦公樓即為鹹安區向陽湖鎮的華琪集團辦公樓。也就是說,千木靈芝與華琪集團存在着租賃關系。

令人意外的是,相同的一張房屋産權證,在有重疊的時間段内,分别被租給了兩家公司。

工商檔案顯示,華琪集團的這處辦公場所,早已于2014年8月1日出租給了湖北省擎天通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擎天通寶”),租期為兩年,2016年7月31日才正式到期。千木靈芝于2015年1月份開始承租時,前一份租約仍未到期。

擎天通寶官方網站介紹,擎天通寶由台灣的兩家公司與湖北華琪集團發起成立,主營業務為化妝品、日化品的生産銷售。

在武漢從事直銷媒體工作的王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家對直銷行業的管控十分嚴格,具備直銷資質的公司全國隻有72家。擎天通寶并沒有國家頒發的直銷牌照,但是一直打着直銷的旗号開展業務,實際上有着嚴重的傳銷嫌疑。

“擎天通寶在武漢搞的動靜非常大,行内人都知道這家公司。”王青介紹說,擎天通寶對外宣傳自己有台灣背景,實際上兩位股東皆為湖北人。

武漢一家行業媒體網站透露,2015年下半年開始,擎天通寶因為涉嫌傳銷,在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等多地遭到查處。“老闆也跑了吧,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王青說。

“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網站資訊顯示,擎天通寶目前已經處于“歇業”狀态。在鹹安區工商分局可公開查詢的企業檔案中發現,擎天通寶在2015年6月8日舉行的股東會作出決議,解散擎天通寶公司,對公司進行資産清算。

提及擎天通寶,湖北黃石的紀水蓮一肚子苦水。2015年8月份,多年不見的國中同學找到紀水蓮,介紹了一款名為擎天通寶的洗衣液、沐浴露。并向她承諾,消費1.2萬元的産品,即可成為會員,最高可收回10萬元現金返送。如果拉兩個人“入會”,可得到6000元的獎勵。這一模式與千木靈芝大同小異。

擎天通寶的宣傳材料中,也反複提及了“消費資本論”理論——消費者隻需一次性消費,就可以有機會參與到産品流通過程中的利潤配置設定。

在公司的幾輪思想灌輸後,紀水蓮投入了3萬元成為擎天通寶會員,還陸續拉自己的親朋好友出資加入。孰料,“擊鼓傳花遊戲”很快便無以為繼,幾個人的投資全“打了水漂”。

“我朋友家破人亡的都有,太傷人脈了,以後沒臉見人了。”鹹甯的孫曉倩也深受擎天通寶之害。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因為受傷太深,她再也不會做出介紹身邊朋友盲目投資的舉動。但是去年年底,又有朋友介紹她參與千木靈芝項目,她驚訝地發現,千木靈芝與擎天通寶一樣,用的就是華琪集團的場地。

紀水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為了增加真實性,公司組織了多次學習、講課、旅遊,她還被免費大巴車拉到鹹甯總部參觀。

與維劍一同去武漢到華琪參觀的李阿姨說,她之是以決定投資成為千木靈芝的會員,就是看中了回報率高,而且有實打實的工廠中的房間、裝置,“看到工廠心裡就踏實了”。

<h3>兩次奇怪的股權變更</h3>

雖然擎天通寶公開宣稱華琪集團是公司的發起者之一,但是工商局檔案中并無兩者之間的股權關系記錄。從法律層面看,擎天通寶與華琪集團隻存在租賃關系。

與此同時,華琪集團官方網站沒有找到關于千木靈芝、擎天通寶的資訊。在工商局可查詢的檔案材料中,卻找到了千木靈芝與華琪集團的股權“糾葛”。

在千木靈芝成立之前的2014年12月22日,華琪集團股東鄒仲華、方新蓮分别将手中持有部分股權的29%、20%,轉讓給全桂林。股權轉讓完成後,全桂林對華琪集團公司股份的持有比例達到49%。

當天舉行的新股東會作出決議,免去鄒仲華的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任命全桂林為公司總經理兼法定代表人。

在鹹甯當地,鄒仲華是白手起家的明星企業家,當選了市人大代表。根據《鹹甯日報》2013年一篇人物報道的記述,他早年從事生産搪瓷、印刷、鋼化玻璃淘到第一桶金。

2009年,鄒仲華旗下的企業開始轉型,投入巨資建設生産線,進行膠原蛋白、保健食品、生物醫藥的研發、生産。這些項目就是華琪集團辦公樓後邊的工廠中的房間、廠房。

全桂林對外宣稱的華琪集團副董事長職位,依據便是12月22日的這次股權轉讓。千木靈芝還組織會員參觀華琪辦公樓後邊的廠房,作為總部展示的重要一環。

“後邊的廠房全都是我們的,是全世界最大的靈芝提取工廠中的房間。”馮美玲對到訪的會員介紹說。

到了2015年3月16日,全桂林又将所持有華琪集團49%股權中的29%轉讓給鄒仲華,49%股權中的20%轉讓給方新蓮。

早在2014年12月22日的股權變更完成後,新的公司章程規定,全桂林所占49%股權的490萬認繳出資額,實際出資時間為2016年12月1日與2020年12月1日。這意味着,全桂林在兩次股權變更中,并沒有掏出真金白銀。

第二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全桂林不再持有華琪集團的股份,當天的新股東會作出決議,免去全桂林的公司總經理兼法定代表人職務。

至此,千木靈芝與華琪集團已無股權關系,隻存在辦公樓的租賃關系。辦公樓後的工廠中的房間、廠房、裝置,并不在租賃範圍之内。

2015年9月1日,鹹甯市一名上司參觀了華琪集團辦公室後邊的工廠中的房間廠房,陪同上司參觀的是千木靈芝的全桂林。千木靈芝官方網站公布的資訊為,市上司參觀千木靈芝旗下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與此同時,千葉靈芝的網絡已經走出湖北,延伸到廣東等地。2016年4月8日上午,南方周末記者來到千葉靈芝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楊箕村拓業大廈的一處辦公室,十幾位老年人在這裡進進出出。

當南方周末記者向一位大媽詢問該公司利潤從哪來的時候,這位大媽有點不耐煩地說:“你就當這個老闆是個大好人,白讓你吃産品,還給你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紀水蓮”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