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過敏
我們熟悉過敏現象,但可能卻不知道過敏是怎麼發生的。過敏為人體接觸環境中部分對一般人影響不大的過敏原因子後,所引發的一系列超敏反應現象。

正常的情況下,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後大都面臨兩種命運,如果被機體識别為有用或無害物質,則這些物質将與人體和諧相處,最終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
如這些物質被識别為有害物質時,機體的免疫系統則立即做出反應,将其驅除或消滅,這就是免疫應答發揮的保護作用。
免疫應答是人的防衛體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這種應答超出了正常範圍,即免疫系統對無害物質進行攻擊時,這種情況稱為變态反應。變态反應不是心理變态,而是機體的免疫系統的功能“變态”了,過敏就是一種典型的變态反應。
我們常說的過敏主要包括I型和IV型超敏反應。二者雖然由于發病機制不同導緻表現不同,但是都有一定遺傳基礎的影響。
I型超敏反應
I型超敏反應是快速出現的過敏反應,一般接觸過敏原後幾分鐘到數小時就可以出現,皮膚表現為荨麻疹,呼吸道表現為打噴嚏、大量流鼻涕、呼吸急促不暢,眼睛表現為結膜潮紅、大量流眼淚,消化道表現為腹痛、腹瀉等。
I型超敏反應,當機體首次接觸到過敏原的時候,機體并不會馬上出現過敏反應,而是先被緻敏。這個緻敏的過程就是某種過敏原進入到機體後,先誘導B細胞産生特異性的IgE,這個是B細胞專屬為這種過敏原生産的标記,然後IgE就會和肥大細胞及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起來,這樣機體就被這種過敏原緻敏了,簡單了解就是這種過敏原在機體的細胞上做好了标記。當機體再次碰到這種過敏原的時候,過敏原就可以直接和之前做好的标記IgE結合,使得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被激活,釋放大量的組胺和發炎媒體,後者導緻血管擴張充血,血管裡面的血漿滲漏到組織裡面去,刺激神經。
IV型超敏反應
IV型超敏反應是遲發型過敏反應,一般在接觸過敏原24-72小時之後才會逐漸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濕疹皮炎。
IV型超敏反應和I型過敏超敏反應一樣,IV超敏反應也有一個緻敏的過程,當某種過敏原首次進入到機體之後,被機體的抗原提呈細胞攝取并加工,然後被放在細胞膜表面上靜靜的等待有緣人來認領,而那個有緣人就是具有特異性抗原受體的T細胞,當加工後的過敏原和特異的T細胞相認結合後,T細胞就被緻敏了。如果機體再次接觸到這種過敏原之後,緻敏的T細胞就會被激活,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而這些細胞因子導緻發炎反應群組織損傷,最直覺的表現就是皮炎濕疹的出現。
皮膚敏感=過敏?
因為過敏包括I型和IV型超敏反應兩種不同的表現,它們發生的機制也是不太一樣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把很多并非過敏的情況認為是過敏,導緻盲目恐慌和治療上的偏差,是以有必要進行鑒别一下。
由前文可以看出過敏的發病機制有兩個特點:一是有機體免疫系統參與,二是有特異性。皮膚敏感的産生基礎是皮膚屏障的破壞,或者皮膚因為外傷、發炎等刺激,耐受性變差,不具有特異性。除了皮膚以外,這種差別同樣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對應不同病症,治療方法和治療原則都有所不同。
過敏對于本身有特應性體質的人來說,過敏對于他們來說是躲不過必須直面的。如果出現了過敏我們該有條不紊的處理,過敏的治療包括:避開已知的過敏原和使用皮質類固醇與抗組織胺藥。嚴重過敏時,應緊急靜脈注射腎上腺素。所謂的過敏原免疫療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是一種借由将病人逐漸暴露在,越來越大量的過敏原下的治療方式,常用在某些特定的過敏疾病,像是幹草熱或是昆蟲叮咬。
另外針對這些過敏性疾病,您應該找相應科室的醫生,比如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如果患者是兒童,則找兒科裡面擅長過敏性疾病的醫生就診,進行長期綜合的治療和管理。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醫生診療意見,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The End
參考資料:MSD診療手冊、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圖檔來源:plxbay、pexels、百度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