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街重披錦繡 并州商脈再啟繁華
鐘樓街正式開街營運
羅清宇出席活動并講話 張新偉主持

圖為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偉察看鐘樓街開街營運情況。梁琛 攝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9月19日,鐘樓街開街活動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出席活動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偉主持。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副市長出席。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訓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着力推進府城曆史文化保護,全面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鐘樓街是我市曆史最悠久的商業街區,保留至今的老街巷、老建築、老字号、老手藝,承載着太原的曆史記憶和城市文化,見證了太原商業曆史的發展變遷。市委、市政府将鐘樓街提質改造作為忠誠踐行領袖囑托的實際行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内容、傳統商業提檔更新的重大項目、“穩增長、擴内需”的具體舉措全力推進。去年4月開工以來,羅清宇多次深入施工一線調研督導、現場辦公,就規劃設計、文物保護、立面整飾、設施配套、工程進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張新偉等市上司全力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相關部門、迎澤區和工程建設機關着力保工期、保進度、保品質,沿街商戶群衆給予大力支援,經過1年半的緊張施工,鐘樓街風華再現、煥彩新生。
鐘樓街片區提質改造工程北起察院後街,南至中校尉營,西起食品街、柴市巷,東至柳巷,總面積16公頃。工程堅持高起點規劃設計,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标準、太原特色的要求,對标先進城市,邀請專家助力,充分研究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努力打造太原靓麗名片。堅持高标準風貌塑造,修舊如舊、建新如故,修複25條傳統街巷肌理,修繕32個曆史建築,最大限度保持傳統格局和空間尺度。堅持高品質改造建設,統籌地上地下,架空線纜全部入地,管網負荷大幅提升,供排水、強弱電、雨污分流、消防安防、美化亮化等設施同步完善,全面提升街區承載能級。堅持高水準開發營運,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恢複老字号,發展新業态,着力推動消費更新,塑造特色文旅品牌。
提質改造後的鐘樓街片區,傳統街巷古韻悠悠,百年老店盛裝迎客,多元業态活力迸發。當日上午,開街活動舉行,羅清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鐘樓街提質改造工程的竣工表示熱烈祝賀,向辛勤奮戰的工程建設者,支援改造的沿街商戶群衆,以及所有關心幫助太原城市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并宣布鐘樓街開街。他指出,“錦繡太原城”是個系統內建的概念,既包含經濟社會發展層面,也包括城市曆史底蘊的傳承光大,還展現在人民群衆幸福感、獲得感和城市影響力、吸引力的不斷提升上。此次鐘樓街提質改造工程的完工,是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的又一個标志性成果。全市上下要更加自覺踐行領袖殷殷囑托,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設計,打造更多精品亮點,努力提升城市品質形象。要保文化、保曆史,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正确處理城市改造開發和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系,對曆史建築應保盡保,切實留住太原特有的城市基因。要保風貌、保格局,立足整體風貌塑造,注重空間的立體性、平面的協調性、色彩的相宜性,修複傳統街道肌理,繡花功夫整飾立面,真正讓曆史厚重文脈和現代都市風貌交相輝映。要保内涵、保精髓,深度挖掘太原豐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傳承曆史文脈,赓續紅色血脈,講好太原故事,切實增強全市人民“愛省會、建太原、樹形象”的自豪感和精氣神。要保基礎、保民生,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着力辦好民生實事,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讓人民群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保空間、保活力,堅持曆史與現代、文化與商業、線上與線下相融合,打通文脈、激活商脈、聚集人脈,加快服務業提質增效,為太原全方位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随後,伴着綿綿細雨,羅清宇、張新偉一行沿着千年古街,由西向東總覽街區風貌。大甯堂、老鼠窟、華泰厚、雙合成、上海飯店等中華老字号是鐘樓街商業變遷的見證者,羅清宇、張新偉駐足了解技藝傳承和企業發展變化,為老店蝶變新生感到由衷高興;在說書樓、按察司牌坊廣場,認真欣賞非遺文化和文創産品展示,體悟鐘樓街悠久曆史和深厚底蘊;來到濃縮着近百年光影歲月的開明照相館,随着一幅幅老照片,尋蹤時代記憶,重溫舊時光,感受新變化。羅清宇要求有關部門、迎澤區和營運方要持續完善營運管理體制,不斷提升建設品質、管理品質和服務品質,切實把鐘樓街打造成為三晉文化與現代消費深度融合的特色國際名街。
開街活動上,副市長張齊山介紹了鐘樓街提質改造工程有關情況,迎澤區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了項目保障情況,華潤置地負責同志介紹了招商營運情況。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迎澤區、營運方、社會各界群衆代表參加開街活動。
太原日報社新聞采編中心 記者 趙繼钊 殷雪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