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訊
姓名:張永光
出生:1986年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職務:通遼市警察局刑事偵查支隊民警
他精心大資料研判,深入開展網上追逃,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的資訊資料支撐,先後參與“6.17”王某被害案、公安部“4.14”特大網絡販槍案等大要案線索研判工作,研判并抓獲各類網逃40餘人。
他無畏艱險,沖鋒在前,勇當先鋒,積極投身到各項重大專項安保工作中,開展異地勤務長達一年之久,以無畏的精神展現了一名年輕黨員民警優秀的政治品格。
從警7年來,他先後榮獲公安部、外省公安機關、市警察局授予“個人嘉獎”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2021年7月又被評為全區公安機關“優秀共産黨員”。
他,是幕後“特種兵”
大慶安保,一次性集中研判出8名網上逃犯
“北京抓捕組報告,人已到位;福建抓捕組報告,人已到位……”在大慶安保工作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前方抓捕組接連傳來一個又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張永光同志一次性集中研判出8名網上逃犯全部到案。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全力消除影響社會安全不穩定因素,全市公安機關集中警力深入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按照市警察局黨委的統一部署,刑偵支隊的具體安排,張永光同志主動擔當作為,迅速以“戰時思維戰時狀态”全力對8名逃犯展開網上攻堅追逃。犯罪分子羅某以外包5G工程為幌子,在通遼等多地實施詐騙,涉案金額近1億元,先後被烏蘭察布、昌黎、張家口、通遼等四地公安機關通緝,但都未能将其抓捕歸案。
“難道犯罪分子人間蒸發了嗎?不可能!”張永光在内心中一遍遍地追問自己。執拗的張永光堅信犯罪分子一定會漏有“蛛絲馬迹”。他每日在電腦螢幕前苦苦追蹤,逐條篩選比對碰撞,在龐雜浩瀚的資訊中,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資料攻堅戰。最終,在一個細微線索中發現了有價值資訊,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羅某藏匿地點。2021年6月27日,羅某在北京落網。
“對很多人來說,這項工作是神秘的。但案件的背後,是這些‘幕後英雄’日複一日、不分晝夜的付出,在背後提供了重要資訊支撐,才讓奮戰在一線的戰友有了強大後盾。”市警察局刑偵支隊有關負責同志說。
為了能讓沉默的資料“開口說話”,為刑偵工作提供重要的資料支撐,張永光網上網下,勤學苦練,虛心向李志宏等研判專家拜師學習;他積極探索,刻苦鑽研,白天編寫資訊,晚上梳理分析,每天在一串串簡單枯燥的資料中“往來穿梭”;他甘于幕後,沉迷研判,在電腦的無休運轉中,期待與犯罪分子在某個交點上“不期而遇”。
2017年4月,公安機關陸續接到群衆報案稱投資被騙。經偵查發現,侯某注冊空殼公司,以高額利息回報等為誘餌,先後詐騙430多人,非法吸收公衆存款5000多萬元,嫌疑人逃之夭夭,張永光就此展開全時空追捕。然而,窮盡所有手段,持續研判追蹤數月,也未能獲得突破。但張永光同志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永不言棄、見疑不放”的精神,又經過數十日的連續奮戰,發現了一個“特殊關系人”,成功鎖定嫌疑人侯某隐匿地點,案件随之告破。
他,是台前“勇先鋒”
在重大任務面前,突顯一名年輕黨員民警的堅毅品格與無畏擔當
踏雪追蹤65小時。2020年12月15日,科左中旗發生一起惡性案件。案發後,嫌疑人迅速潛逃。張永光主動作為,與杜志、朝倫巴根兩位同志立即前往案發地協同開展緝捕工作。案發當天天氣極度惡劣,夜晚的溫度近零下30度,張永光和同志們不畏嚴寒,冒着風雪,尋迹追蹤65小時,最終發現了犯罪嫌疑人。
異地開展勤務一年之久。2018年10月,市警察局黨委向全警發出了一條異地協助開展警務工作的動員令。他積極響應組織号令,主動請戰遠赴千裡之外。殊不知,此時女兒才剛剛出生數月,妻女正需要家人的精心照料,但他沒有絲毫猶豫。異地勤務工作中,他克服語言、生活、氣候等各方面的不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優秀的政治品格和頑強的工作作風,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當地公安機關和自治區公安廳上司的高度評價。
迎戰疫情連續參戰50多天。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生活的平靜。在重大任務面前,他再一次向組織遞交請戰書,請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他不畏辛苦,日夜堅守,充分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艱苦奮鬥的精神,連續參戰50多天,赢得社群群衆的高度贊譽。
不管是在幕後,還是在台前
張永光始終保持着敢打敢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勁,以一種奮力向上的姿态積極拼搏進取。他說,這就是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年輕黨員所應有的精神狀态。
文字:王強
編輯:陳曉雯
稽核:王強
監制:張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