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考102:相聲世家“高門”之李少傑(李學貴)

李少傑,1961年生于天津,快闆書創始人李潤傑二公子。
按照快闆書排輩,屬于“學”字輩,是以藝名叫“李學傑”。快闆書“學”字輩相當于相聲的“寶”字輩。但在馬三立整理的相聲族譜中,高鳳山徒弟都屬于“文”字輩。實際上,這幾個人在相聲界降輩了,石富寬降輩後和侯耀文一輩了,這樣于謙和郭德綱一輩了。
李少傑老爹是快闆書創始人,非常牛叉的人物,絕對是宗師級藝人。有這樣厲害的老爹,李少傑家學自然深厚。他6歲開始跟着老爹學藝,并且非常用功;他似乎打小就知道,要繼承老爹的衣缽,是以必須努力。當然老爹李潤傑的奮鬥史,也給了他無限動力,榜樣的力量從來都是無窮的。
李少傑爺爺是一位雙目失明的唢呐藝人,李潤傑很小時候就做學徒“绱鞋”,剛剛出師,被日本人抓了,做苦工;曆盡磨難才逃了出來,在沿街乞讨時跟着叫花子學會了數來寶絕活。并且,在數來寶的基礎上創造了快闆書,開創了李派快闆書。在快闆書上,和王鳳山、高鳳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各有特色。
李少傑練功有多努力?據說為了練好發音,他曾用筷子在嘴巴裡絞,結果滿嘴巴都是血,然後,含口涼水接着練習。正是這種努力,換來了他的技藝精進。據說在寒冷的冬天,李少傑被父親“扔”在雪地裡,伸直左臂手持節子闆兒,一刻不停地開始“打點兒”,直到胳膊凍僵,打點兒的手根本停不下來。據說,每當他秃噜嘴時,李潤傑會打他嘴巴。
1979年,18歲的李少傑考入天津市曲藝團。這裡有王鳳山、常寶霆、白全福等人。李少傑就向王鳳山請教快闆,向常寶霆、白全福請教相聲。好吧,李少傑是全國唯一一位學習了高派李派王派技藝,集多家特長于一身的一位快闆表演藝術家。自幼跟着老爹李潤傑學李派,後來跟着王鳳山學王派,再後來跟着高鳳山學高派。高派高亢有力,王派快闆輕巧明快,兩者差異還沒明顯。
在李潤傑大公子結婚時,全國各地的快闆名家都來祝賀。在宴席中間,高鳳山見到了李少傑,就讓李少傑唱一段。效果不好,用高鳳山的話說就是“葡萄拌豆腐”,用李潤傑的話說就是“嘟噜一塊了”。當着幾百人的面,兩個至親的人如此說,太傷自尊了。可能正是因為得不到長輩的肯定是以失去了信心,可能是搞個開放的春分太醉人讓他勇于追求外面世界的美好,李少傑在1987年下海了,和快闆書拜拜了。他離開了整整十年,直到1997年才回歸。
1997年,全國首屆快闆書大賽在北京舉行,組委會邀請李少傑參加。李少傑在母親的支援下,拿着老爹留下的闆兒就上場了,唱的是李潤傑改編過的的傳統作品《武松打店》。結果非常好,他獲得一等獎,還有1500元獎金。他比賽完了,也慶祝完了,他母親也走了。似乎,他母親就等着看他繼承老爹李潤傑的衣缽。
2000年,李少傑創辦的“竹韻齋快闆書教育訓練基地”開始招生,開始有意培養新人。
2003年,李少傑參加“首屆全國相聲獨幕喜劇邀請賽”,獲得最佳捧哏獎。
李少傑還獲得曲藝節最高獎“牡丹獎”。
如今,李少傑已成為李派快闆書這項天津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
2020年12月9日,李少傑收徒儀式在北京舉行。引保代三師分别為引師”柴京雲、保師段如增、代師張金銘。
從左到右引師柴京雲、保師段如增、代師張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