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正陽門下小女人》熱播,這部話題量超高的劇估計收獲了有一半的吐槽聲音。但大多數觀衆并沒有因為槽點而棄劇。這是因為這部劇在諸多不好中的好是吸引觀衆的,也就是說劇情不差,主線不差,還有撐着全劇的男女主,憑這個可以追劇到底。即便是不滿時發發牢騷,但一邊聊一邊看也不失為一種樂趣,就如同劇中的小酒館,三教九流聚集,說的不定都是好聽的,但卻給小酒館帶來紅火,一個道理。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如今的小酒館改頭換面不再屬于徐慧真,而歸屬賀永強了。這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會抱不平。賀永強這個角色的設定沒有半點讨巧的地方。他不像某些影視劇中的反面人物,有複雜的内心,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者有可以博得觀衆了解、同情的某一個點,讓人煩不起來,恨不起來。賀永強的人設不同,他就是那麼一個讓不但不喜歡,還特别煩,煩透了的那種人。

婚内外遇,抛妻棄子,不顧養父(大伯)養育之恩,毫無擔當,自私自利、忘恩負義又胸無大志等等,這些詞好像都是為賀永強量身定做的一樣,可就這麼一個人還被徐慧芝喜歡的要命,真真的同道中人。是以,兩口子後來耍起小心眼一點不奇怪。不過,相比之下徐慧芝會比賀永強稍稍明白些事理。但她能量太小,絲毫影響不到賀永強。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這部女性題材的劇,男子形象得到弱化。是以像蔡全無、範金有這兩個人不但在社會上地位差,在家也是二把手,賺錢養家成了女人的事兒。可在賀永強這裡不是。賀永強是屬于典型的思想保守又冥頑不靈的人,守着小酒館的生意不要,跑到偏僻農村裡窩着,就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遇到災年便是望天等死。因為養不活全家,是以他又守不住底線,多年來一直接受徐慧真、蔡全無的接濟。隻不過表面依然是那種死不服軟的倔勁兒。要錢要糧食沒面子的事都由徐慧芝去做。

這對夫妻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他們很像北方農村的夫妻。特别在六七十年代,北方男人在家裡大多大男子主義,即便是沒什麼能力的人,在家同樣有可以呼天喝地的權威。要說接地氣,賀永強夫婦比蔡全無、範金有夫婦更真實,更像是那個年代走出來了真正夫妻相處模式。那個年代更多的人是徐慧芝,而不是徐慧真。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賀永強、徐慧真夫婦讨厭歸讨厭。但演員馬詩紅、于藝璇這對生活中真正的夫妻演起戲裡的兩口子,其默契程度還真是無人能比,他們之間那種對話方式,眼神交流與舉手投足都很對味。特别是于藝璇,因為戲中徐慧芝内心對徐慧真始終歉疚,但對賀永強的表現又很無奈,那種分寸的把控拿捏的很精準,很真實。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馬詩紅與于藝璇,多年來經常夫妻檔出演影視劇。在《昭君出塞》中,馬詩紅飾演了皇帝,而于世璇則飾演宮女,被業内好評。做為國家二級演員的馬詩紅,曾主演抗日劇《神槍》,他在其中飾演的是新四軍的一位團長。在《剿匪英雄》中也是領銜主演。妻子于藝璇當年比的名氣要大的多。于藝璇是國家一級演員,原名于莉紅。早年,因主演話劇《蛾》,在東北三省文藝彙演中,榮獲13項大獎,并在一些電視獨幕喜劇大賽及話劇中獲得獎項,那個時候的于藝璇在東北可謂聲名大噪。同時引起趙本山高度關注,多次邀請她一起搭檔演獨幕喜劇,隻不過于藝璇所在的話劇團不放人,導緻她錯失大紅大紫的成名機會,至今仍有遺憾。

正陽門下:萬人煩的賀永強徐慧芝戲裡戲外夫妻檔,妻的名氣還不小

馬詩紅與于藝璇這對夫妻在《正陽門下小女人》中,就演技方面确實可圈可點,隻不過這是一部反映老北京生活的劇種,其口音沒有京味兒是最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