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你們離開以前

<b>文 | 張素霞</b>

前些天,我買了一本新書,在家看着看着,眼淚就止不住地一直掉。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真實,非常感人,樸素而真摯,溫柔又細膩。書裡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别深刻,“命運多麼殘敗,生命依然值得”。我們50後出生的這代人,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如今大多已經為人父母、為人祖父母,時間一眨眼之間就過去了,青春不再,但對歲月,我們也深藏了多少話藏在心裡呀!

在你們離開以前

這本書的名字叫《在你們離開以前》,書裡面有一章,是寫作者與自己外公和奶奶的故事。看到作者與奶奶平日裡的深情相處,我也跟着一起笑,一起開心,看到作者寫奶奶離世的場景,我的眼淚又像雨簾一樣,串成了一線。我也由此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

我小時候,是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與他們的感情很深。其實爺爺奶奶跟爸爸媽媽的家原來是一戶的,後來日子稍微好些了,爺爺就開了兩個門,家裡分成了兩戶。我兄弟姊妹6人,我是家裡老大,還有四個妹妹,一個最小的是弟弟。但爺爺奶奶卻格外地疼我,我至今回想起來,都會覺得特别的幸福。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他們的疼愛,奠定了我生命幸福的底色。

上國小時,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春遊、掃墓等集體活動,那是我最盼望、最開心的事情。那時的生活是很貧困、很難熬的,爺爺奶奶平日裡連一滴油都舍不得用。可每到學校舉辦活動時,我的飯盒裡卻總是塞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有時是面包和大紅腸,有時是白面饅頭和大紅腸。大紅腸帶點白色的肥肉是最好吃的了,一塊腸有一寸半那麼長,每次我都要拿到鼻子上聞好久好久才舍得吃一口,那種滋味,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作者嘯南在書裡也寫到他的媽媽年輕時饞肉,好不容易小兩口攢錢買了一塊肉卻不小心掉在雪地裡找不到了,媽媽急的坐在雪地裡大哭的場景,我看了心有戚戚焉。難得作者年紀輕輕,也能體會我們那代人的心情和人生的颠沛。可能現在的人不太能夠了解,但那個年代的人們實在是太窮了,一寸半的紅腸是爺爺奶奶幾天的生活費呀。當打開飯盒的一刹那,那腸的香味飄在周圍,我整個世界都沐浴在幸福裡。今天生活條件都好了,香腸随時随處都可以買到,味道卻不再一樣了,因為那味道裡,是爺爺奶奶對我傾盡所有的愛。

我的爺爺奶奶,是很平凡的中國人,一輩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非常傳統但又别具風格,他們的故事足夠我學習回憶一生。我懷念爺爺奶奶。

關于離别這個話題,可能子女們都覺得在我們面前談是一種忌諱。但我其實看得很通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然規律,要坦然面對。《在你們離開以前》這本書是身為兒女的視角寫給父母的,裡面有恩情、有陪伴,有和解,也有離别。我覺得特别好。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地躲避生死離别,反而更要在平常的日子裡學會好好珍惜身邊人。

平日裡送孫子去上學,路上我們經常聊起一些話題,雖然他看起來那麼小,但孩子們的世界往往比我們想象地更廣闊。有一次,我跟他聊起了關于“時間”的話題,他對時間沒有任何的概念,一小時,兩小時甚至一萬年,他其實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标準。我說,“寶寶,一萬年太長了,一年隻有365天,一萬年以後,爺爺奶奶都會到天上去了。”他仰着小臉問,“去天上了,就是去世了嗎?”我說,“是的,爺爺奶奶會在天上看着你的。”他又問,“那爺爺變成太陽,奶奶變成月亮了嗎?”我聽了“哈哈哈”地笑個不停,我認真地回答他,“是的,奶奶會一直陪伴着你,保佑着你,看着你長大”。他仔細地看着我,用小小的手牽着我的手,又說,“奶奶,我為什麼說着說着就有眼淚了”,我看着他,眼淚也湧出了眼睛,我倆都哭了。他拿出了一張紙巾遞給我,又給自己也拿了一張,一邊擦眼淚一邊又說,“奶奶去世了,你會把手機留下來嗎,我還能看到你的照片嗎?”我一邊哭一邊笑,我說會的。他過來幫我抹了抹我眼角的淚水,又不放心似的追問,“一萬年都能看到的嗎?”

這世上哪有人能活一萬年。

但我最愛的親人呀,無論生死别離,我都會永遠在你們身邊。

壹點号山東創作中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在你們離開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