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總說我是個老古董,辨不清時代隻愛書裡的英雄。”
時間回溯到今年2月。一把折扇,一襲長衫,“00後”歌手義掌櫃此番雖是初登央視舞台,但眉目間卻有着十足的淡定從容。結合北京曲劇裡“說中帶唱,唱中帶說”的技法,這首《老古董》既有流行音樂的和聲架構與曲式編排,同時亦貫穿着來自老北京胡同裡OG的風骨。
這首歌曲赢得了滿堂彩,王珮瑜、吳克群、甄子丹等前輩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在舞台的另一處,一位戴着眼鏡、着襯衣牛仔褲的男生默默地看着這一切,并在心裡舒了一口氣。男生名叫周明聰,我們習慣喊他“小蔥”,來自騰訊音樂人的一員。
《老古董》是來自于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之方言民謠全球征選“生音記憶”TOP 30的作品,作為“新國風”音樂團體“一棵小蔥”的又一新作,還沒到一個月呢,這首歌在全網獲得了超過1000萬的點選量,許多聽衆把它用到了四合院、蓋碗茶、觀花、遛鳥等閑适生活的短視訊裡。
這麼一圈下來,小蔥手上的爆款單曲又多了一支,他的個人音樂作品總試聽量也由此達到了——2.8億!
【熱歌打造or孵化個人IP,音樂人怎麼選?】
談起自己這些年的音樂發展曆程,小蔥自己也覺得“确實很順”。
我在2018年騰訊音樂人所舉辦的“原力計劃”中與他相識,那會兒小蔥還是一個初出茅廬、渾身帶刺的創作者,一上來就對我說:“一棵小蔥的願景是要做最純正、最道地的國風。”
他見我臉上稍有質疑之色,更是激動起來:“小櫻老師,我平時一直都有看你的樂評……但我覺得你可能對國風不是太了解啦。市場上确實有很多‘僞國風’,魚龍混雜。我和我的成員都是學傳統戲曲的,我們會堅持自己的方式,找到我們的聽衆,讓更多人去喜歡上傳統文化。”
現在回過頭看,小蔥确實做到了,實作了他誇下的海口。
從4年前入駐騰訊音樂人起,一棵小蔥便一直佳作不斷,歌曲播放量扶搖直上,很快躍入億級大關。談及自己的成長,他一方面對自己的創作很有自信,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騰訊音樂人平台的大力扶持。
“其實,要說原創音樂人平台,騰訊音樂人應該算是最晚入局的玩家。我們都知道騰訊這家公司很大,但在入駐之前,我其實并沒有想過會在這裡安家。”如小蔥所說,騰訊音樂人确實算的是“後發制人”。
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平台通過各種原創激勵計劃扶持年輕的創作者們,或是為其比對更成熟的音樂制作人、編曲人、錄音室,或是直接的現金獎勵等。
可時代在變化,當音樂制作門檻越來越低,全球化所帶來的優質音樂制作資源共享颠覆了許多傳統的觀念,年輕的音樂人們不再為一首歌該如何變成一個更有品質的錄音室作品發愁,他們完全有能力去實作自己腦中的想法,“一個原創音樂人平台到底該為音樂人提供怎樣的幫助”,姗姗而來的騰訊音樂人反倒可更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
“我自己最大的感觸是,騰訊音樂人是IP打造邏輯、一切圍繞創作者的邏輯,而非追逐短期利益的‘熱歌邏輯’。”小蔥說。
“對于很多年輕的音樂人來說,我們其實剛開始都沒有什麼名氣,隻是因為作品有潛力,被大家聽到了。我也接觸過别的平台,我總感覺它們對出‘熱單’的執念很深,相反對‘人’的重視程度比較低。
我完全了解,要孵化、要培養一個新人實在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而且有很高的風險,‘做人’确實不如‘做歌’。
但這些年,我确實能感覺到,騰訊音樂人是在很耐心地給我們的成員積累作品。尤其是像一棵小蔥這種廠牌的模式,我不斷有新的成員進來,像義掌櫃就是我新加入的成員,剛開始也非常素人,需要重新打造。我們不斷磨合,這才有《老古董》。”
【面對嗷嗷待哺的音樂人,業務中台是怎麼工作的?】
以人為本,這是小蔥在前端的感覺。但如果我們把視角拔高,在騰訊音樂人裡,這四年來,像一棵小蔥這樣獲得爆發式成長的音樂人絕非孤例。
像倫桑、亦勳等,分别都實作了上億的播放量增長;入駐三年的流行新銳音樂人Bomb比爾,播放量增長10.7億,漲幅達4800倍,其粉絲數增長57.28萬,漲幅達920倍。
如果你把這一切單純地了解為“因為騰訊音樂有流量”、“QQ音樂、酷狗、酷我會給他們流量”之類的簡單判斷,那未免也把事兒想得太簡單。
如小蔥自己所說,“對于音樂人來說,流量永遠都是不夠的;無論平台内給你多少流量、像推薦位什麼的,你都會嫌少。現在音樂市場的傳播其實是很多元的,你的歌要在綜藝節目有曝光,要在電影電視劇的OST裡有曝光,在短視訊平台裡要有曝光——可大家都知道,現在要在短視訊上推火一首歌,得花多少錢啊?得花上百萬對吧?”
是以,作為音樂人的小蔥所并未感覺到的,是騰訊音樂人的“業務中台”能力。
業務中台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電商。比如一個企業規模逐漸擴大,需要規範化管理時,我們會使用ERP系統(BTW. 我曾服務的唱片發行公司星外星,便是10年前最早在唱片發行行業中使用ERP系統的公司,這也幫助其大大提高效率,成為當年的行業第一);當供應鍊擴大,要對接更多供應商時,我們會上SRM;當倉儲管理到了一定規模,我們又會上WMS……好了,我知道這篇文章的讀者對這些不感興趣,你隻需要知道,當業務上了一定規模之後,各個業務闆塊一定會出現交叉、重疊,不停地“反複造輪子”,各種資源的交叉浪費。我把邏輯換到音樂行業來說,常見的病症便是:
· 負責宣發的覺得我們缺這麼一首爆款歌曲,是以開始指導音樂人歌曲創作;
· 商務經紀覺得宣發幹得太爛于是他們決定自己外包一個宣發供應商自己幹;
· 企劃覺得版權對接太不靠譜于是決定自己聯系平台方看能否獲得更多的資源;
以上情況比比皆是。
是以,“業務中台”便應運而生,你可以了解這是一個能夠支撐多個前端業務、并且具備極強協調性、統一調配的組織。
我們都知道,在原創音樂人扶持的鍊路中,你必須會有繞不過去的以下環節:音樂制作;歌曲發行;數字專輯售賣政策及付費政策;版權激勵;廣告分成系統;直播收入(禮物打賞);短視訊分發;巡演贊助;商務合作;異業合作;音樂節合作;品牌代言合作……
以上所有業務闆塊對于原創音樂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音樂又不是大棚蔬菜,你無法用同一個模子套用到所有人,到底怎麼樣去得到一個相對标準化的、卻又是具備可執行的工作方式?這便是騰訊音樂人的業務中台發揮作用。
否則,你根本無法涵蓋,這四年間騰訊音樂人平台上集結的超過23萬原創音樂人、共計産生166萬首音樂作品,且平均每個音樂人的播放量達數百萬次的驕人成績。
以一棵小蔥為例,他們是典型的“不缺專業音樂制作能力,最缺精準使用者曝光人群”的音樂人。小蔥自雲:“我其實并不太看重版權收入,也不看重能有多少演出費;我想要更多的演出機會,露面的機會。”于是,騰訊音樂人業務中台這隻看不見的大手,便為他們比對了以下的資源,隻說近期的:
演出資源:
自義掌櫃《老古董》在央視曝光、獲得一緻好評後,2021年5月,先是參與騰訊音樂人原創盛典;接下來的6月,赴澳門參加“百年風華,不忘初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青春歌會”。“能和周深、張靓穎、許嵩一起同台演出,對于我們是莫大的激勵。”
跨界資源:
一棵小蔥主理人周明聰作為音樂制作人打造騰訊音樂人x快看漫畫三部漫畫的IP主題曲。在這個由快看漫畫發起的“征集世界觀”的活動中,小蔥把他的國風和國漫融合到了一起,兩者都是當下年輕文化中最受熱捧的部分。
媒介與發聲資源:
小蔥本人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有着極強使命感的人,你在和他的每一次聊天裡,都能感受這一點。針對小蔥極強的輸出型個性,騰訊音樂人除了在自制視訊節目《樂人Talk》裡讓他一頓爆講,也常會安排沙龍、論壇。“前陣子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的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我是被騰訊邀請過去,并是在座唯一的音樂人。”
公益資源:
騰訊音樂人一直積極投入公益音樂文化建設,四年間通過各類企劃征集了3585首公益歌曲,2020年更有數千名音樂人為疫情創作歌曲。沿着小蔥本人的使命感,他也參與了TME組織的一次陝西之行,來到一個小縣城裡,給孩子們上他的國風音樂課,小蔥對此印象非常深刻。
如上所述,小蔥其實根本不需要理會業務中台是什麼東西,他隻需要對接、比對其所需要的資源,然後做好自己的音樂,僅此而已。
【堅持“散養”,不搞殺雞取卵,大家才願意跟你玩】
既然平台如此厲害,那麼,平台是否有用資料去反推你?暗示你?讓你去做那些,你懂的,現在非常熱門的“短視訊國風歌曲”?
小蔥的回答是:“沒有,真沒有。”
“我當然會看資料。但我不會因為資料導向而做某些事情。就像我和小櫻老師你第一次見面說的,我現在的觀點、态度和那會兒其實并沒有多大改變。當然,我比那時候更開放了。
除了用戲曲去結合流行音樂,比如《老古董》,我也還在用各地的民歌小調去結合流行音樂。一棵小蔥成員去雲南采風,有些地方的民歌隻有語言,沒有文字,我想把它用到我的音樂裡。還有像東北民歌、北京本地的民歌小調,也是我想要去擴充的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範圍很廣,都是可以去結合的點。我不會局限于某一種風格,我可以有多元化的呈現。”
“但是,一棵小蔥始終是圍繞傳統與流行如何相輔相成的IP,我們也許有的歌曲會在網絡走紅,但我們絕對不是做‘網紅歌’的團體。我并不懂任何的流量密碼。
在我的想象中,我想成為德雲社的樣子,就是:你也許不懂相聲,對相聲沒有太大研究,但你肯定知道德雲社,你知道他相聲的水準肯定不錯。我希望一棵小蔥這個廠牌在未來也能做到。大家一提起國風音樂,就能想到我們。”
小蔥還開玩笑地對我說:“我發現,騰訊音樂人這方面還挺好的,基本上對我們采取的是散養的政策,确實也從來沒有讓我去複制那些短視訊網紅歌。騰訊音樂人從來沒有試過,給我扔過來一首歌,讓我就copy一首出來。你說這是放長線釣大魚呢,無論怎麼都好,我覺得這才是激發音樂人創作力的樣子。”
在我看來,正是音樂騰訊音樂人的“散養”,在創作層面的放任自流,而在業務中台上做着靜默的服務與支撐,這才收攏了這麼多年輕的、優秀的、不拘一格的音樂人。
他們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如年僅17歲的國風少女陳依妙,這位出身二胡世家、小小年紀已經拿遍國内所有二胡獎項大滿貫的少女,并是5年來全亞洲唯一一位伯克利全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如今初涉流行音樂創作與制作的她,開始着手創作自己專屬國風二次元風格,便選擇騰訊音樂人作為自己作品發表、個人音樂成長的平台。陳依妙很快在這裡找到了同好,她和同樣是“老古董”的小蔥一拍即合,兩人的合作單曲正在制作中。
除了和陳依妙的一拍即合,小蔥在騰訊音樂人“伯樂計劃”項目中的作品《易知難》還将被知名音樂人周傳雄老師演唱,歌曲預計9月會釋出。
另一位入駐騰訊音樂人快4年的才女EnjiA魏恩佳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歌手,許多人也許是因為她和其校友餘佳運合作的《你》而聽到她的名字,作為作者的她,給張藝興、周筆暢、于貞等當紅音樂人寫過歌曲,作為音樂人的她有着上佳的技巧與細膩的情感表達。
魏恩佳說,騰訊音樂人在她剛回國、作為音樂人生涯起步階段時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伯樂”。
平台上優秀的音樂人不勝枚舉,總之,尊重音樂,以人為本,長線操作,我認為這是騰訊音樂人能夠吸引衆多人才加盟的成功秘訣。
【騰訊音樂人四周年,依然在路上】
騰訊音樂人曆經四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優秀的原創音樂人。
騰訊音樂人
#騰訊音樂人四周年 宣傳片[慶祝] 靈感迸發時,我們難掩興奮。斟酌詞曲時,我們徹夜難眠。 創作音樂的路,我們是孤獨的。 而熱愛音樂的路,我們卻從不孤獨。 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首歌,那我們的追求隻有一個:找到#屬于自己的調
視訊号
平台成立四周年之際,騰訊音樂人聯合全景音樂現場演出品牌 TME live及TME旗下“百億工作室”,現已正式推出“原力舞台計劃”。
從2021年8月起,每周将有不同城市的“城市舞台”,從中脫穎而出的音樂人将登上該季度的“召集舞台”。參與計劃的音樂人有機會獲得和明星嘉賓同台演出的機會。
目前公布的首發特邀演出嘉賓有木馬、朱婧汐Akini JING、二手玫瑰樂隊、好妹妹、太一、VaVa毛衍七、康姆士樂團、白皮書樂隊等。10月起,将持續推出流行舞台、搖滾舞台,以及跨年舞台,之後也會有說唱、國風、民謠、電音等主題舞台陸續揭幕。
最終的卓越者将有機會站上TMEA年終盛典舞台,參與年度優秀音樂人獎項的角逐。
四年前騰訊音樂人項目剛成立時,像小蔥說的,“沒想過自己會把家安在這兒”,可就是這樣,騰訊音樂人用踏實的每一步,穩穩當當地走到現在。
對于騰訊音樂人平台來說,再多優秀的音樂人也不嫌多;對于音樂人來講,什麼時候加入都不嫌晚。
我們能感受到,在騰訊音樂人四周年公布的每一個資料背後,都是關于成長和夢想的溫暖故事,都是彼此信任、誠懇實幹的本土音樂成長。
在這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裡,每一刻都是嶄新的起點,我們堅信好音樂依然在路上,相信音樂,也代表了也相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