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長征9号發展譜系圖
近日,網絡流傳中國新型重型火箭發動機,首台工程樣機的生産,标志着該型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與論證階段研制工作圓滿完成”。而中國還在近期公布,長征9号火箭的最新模樣,跟之前的模樣有很大不同,長征9号正以循行漸進的速度,幫助中國完成太空宏偉藍圖,長征九号兩型動力相繼亮相,光杆版先進構型何去何從?其實中國早有規劃,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後,長征9号火箭一夜突破,美國聞訊:悔青了腸子,這次長征9号新亮相2種發動機,更先進的光杆版卻不用,這是為何?
圖為長征5B
長征9号是中國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2010年開始對中國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進行讨論,2013年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譚永華在《宇航學報》發表論文,正式定調長征9号重型運載火箭的性能資料。長征9号是為中國深空探測、登陸月球和登陸月球、中國未來新型空間站建設等任務而準備的,長征九号芯級最大直徑為10米級,最大起飛品質4137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50噸,地球轉移軌道達到53噸,在起飛重量和運載能力方面,跟美國的土星5号火箭類似。美國NASA國家航天局前官員表示,美國已無力阻止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表示美國應該後悔沒有跟中國合作,才讓中國進步如此之大。
而這次測試的火箭發動機,為長征9号二級的YF90型220噸級火箭發動機,這離長征9号又進了一步,根據報道來看,長征9号重型運載火箭計劃2028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長征9号目前采用三級半動力配置,在保障YF90型220噸級火箭發動機的進度時,将攻關火箭第一級和助推器YF130型48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長征9号承載了中國未來深空探索和其他行星建立基地的希望。中國在航天領域不斷突破,讓美國理性派和客觀人士開始反思,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制裁,是否真的管用,為什麼中國是越封鎖越強大,或許他們忘記了,中國是不信邪的,中國人百折不撓的精神,激勵着中國科學家不斷突破,歐美國家能做的,中國也一樣能做,甚至做的比他們還好。
圖為戰神5号效果圖
而長征9号在今年又爆出驚天消息,這讓歐美國家心裡面非常複雜,根據媒體的報道,中國運載火箭與航天工程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在一場演講中透露了全新的長征9号構型方案,相比較于四助推版本,2021的全新方案非常有挑戰性,是颠覆性的改變,說是推倒重來一點也不為過。2021的全新方案是光杆版的長征9号,2021的長征9号沒有助推器,整個火箭看起來就像杆子一樣,最底部的第一級,均勻布置16個YF135發動機,二級和一級為120噸級的氫氧發動機。在結構布置和布局上,跟土星5号類似,這意味着2021版的長征9号将代表亞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之一,相應的技術難度也會更高。
其實長征9号有3個構型,前面兩個有細節上的不一樣,但整體是傳統的四助推版本,2021版的長征9号是單杆版。歐洲媒體感歎,中國正以自己的實力追趕美國,甚至即将超越俄羅斯。有人對于2021版的長征9号火箭非常關注,還有人疑惑,既然2021版的長征9号比之前的長征9号版本好,為什麼不選擇使用新構型的長征9号,其實不是不使用,而是已經等不及。中國必須在2030年前實作月球登陸,如果這個時候使用2021版的長征9号,就必須要等到2032年之後,甚至是2035年才能執行月球登陸任務。火箭從提出方案到測試完成,再到發射,所需的時間是相當長的,短則數年,長的需要十年以上,根本來不及。就算是美國的戰神5号重型運載火箭,至今也沒有完成測試,更不用說發射升空。
圖為中國月球基地設想
世界各國對于深空探測非常重視,尤其是中國提出了要建立月球基地,登陸火星後,一些國家更是坐不住了,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以外,還有歐洲國家和日本,就連印度也叫嚣要登陸火星。在這場太空拓展比賽中,中國的對手其實隻有美國和俄羅斯,尤其是美國,美國叫嚣要遏制中國在太空的發展,中國自然不堪示弱,一定要展示給美國人看,中國是他們阻擋不了的。同時中國在太空拓展,建立行星基地,也是在為全人類謀福祉,對于高科技發展和材料學、醫學方面有不小的幫助,長征9号将是重要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