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英烈潘慶來與趙奎娥

作者:衡水淩煙閣
夫妻英烈潘慶來與趙奎娥

潘慶來(1903-1938),阜城縣建橋鄉鐵匠村人。1925年任橫道河子檢車段檢車員,193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橫道河子站黨支部書記、吉東局秘密交通員、綏芬河中心縣委委員、交(河)阜(城)東(光)支隊司令等職務。在中共滿洲省委吉東局和晉察冀地下黨組織的上司下,他利用鐵路檢車工作條件,奔走于橫道河子至綏芬河各站之間,傳遞情報,發展地下黨員,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積極從事武裝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因叛徒告密,吉東局的黨組織被破壞,潘慶來攜妻子回到原籍阜城繼續堅持工作,1938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河北阜城,時年35歲。1976年經河北省政府準許為革命烈士。

夫妻英烈潘慶來與趙奎娥

趙奎娥(1901-1941)阜城縣建橋鄉東多村人,是阜城縣參加革命最早的女共産黨員之一。她出身貧寒,于1924年與潘慶來結婚,1925年為謀生随夫到東北橫道河子火車站做工。在那裡,她和丈夫接觸到黨的思想,并相識了黨的地下工作者,潘慶來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趙奎娥則積極支援丈夫工作,她家也成為吉東局黨組織秘密聯系開會的堡壘戶,甚至一些同志入黨入團也在她家舉行儀式,哈爾濱鐵路局副書記張林斌就是在她家入的團。趙奎娥在黨的培養下,也于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34年,因叛徒告密,黨組織被破壞,趙奎娥夫婦回原籍堅持工作,并與景縣縣委書記劉建章同志接上了黨的關系。趙奎娥負責儲存黨的檔案和進步書刊,并做秘密交通工作。1938年,潘慶來同志不幸病逝,扔下她和兩個幼小的兒子,她化悲痛為力量,經津南特委高勃同志介紹到河北省委繼續擔任交通員工作。當時河北省委設在天津,她為便于工作,舍愛把稍大一點兒的兒子留在家裡,時常懷抱小兒子化裝成闊太太、貴婦人奔波于晉察冀和平津一帶。1941年,不幸逝世,年僅40歲。1976年經河北省政府準許為革命烈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