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随着第八屆烏鎮戲劇節的落幕,熱鬧非凡的江南古鎮烏鎮從戲劇狂歡的烏托邦恢複了些許平靜,也能夠讓人更加冷靜從容地複盤戲劇節所引發和帶來的新改變。走過8年的烏鎮戲劇節,不僅是文藝青年的聚會,也成為演藝圈的文化大事件,它讓戲劇這門小衆、高冷、嚴肅的表演藝術一邊繼續向下紮根,一邊持續向上生長。

“星味”漸濃,明星也當戲劇人
10月15日正式開幕的第八屆烏鎮戲劇節,讓有着千年曆史的古鎮烏鎮在短短10天的時間裡變了模樣。23部共計64場特邀劇目演出、18組共計60場青年競演、10場小鎮對話、10場朗讀會以及2000餘場古鎮嘉年華表演,共同構成了一場戲劇盛宴。還有即興喜劇、戲曲、裝置藝術、多媒體、傳統民族秧歌、偶劇、虛拟化表演、雜耍魔術、肢體劇、實驗詩樂舞短劇等不同表現形式,一起讓觀衆感受藝術的氛圍。直到淩晨的“子夜朗讀會”和“夜遊神音樂現場”,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戲劇集市”,讓戲劇節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本屆烏鎮戲劇節首先帶給外界的觀感是“星味”變濃了。除了随處偶遇前來戲劇節打卡觀光的張藝興、劉昊然、何炅、周迅、馬伊琍、魏大勳、老狼、李誕、楊天真等明星外,更重要的是,明星從台下站到了台上。孟京輝導演,梅婷、張弌铖主演的特邀劇目《紅與黑》揭開了本屆戲劇節的序幕;賴聲川執導,郝蕾、張傑主演的超長話劇《曾經如是》,即便劇目表演時長長達390分鐘,即使最高票價高達兩千多元,也依舊是座無虛席;由金星導演和主演的舞台劇《日出》也在本屆戲劇節演出,快人快語的金星還當場拆台,犀利“吐槽”起烏鎮戲劇節,成為熱議話題。
此前,許晴、肖戰加盟話劇《如夢之夢》,倪妮出演話劇《幺幺洞捌》,形成了一股影視人向戲劇舞台回流的風潮。對此,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在本屆烏鎮戲劇節的“小鎮對話”單元表示:“這都是過程,都是生态。”
明星變成戲劇人,戲劇人也開始變成明星。今年年初播出的節目《戲劇新生活》首次将戲劇和綜藝結合,介紹8 位戲劇人在烏鎮展開的新生活。節目中的五部《巴西》《養雞場的故事》《心髒》《倒影》《關于23号星球》在本屆烏鎮戲劇節重制,演出一票難求。節目嘉賓劉曉晔、趙曉蘇、吳彼、丁一滕、劉曉邑、劉添祺等出現在現場,還被争相邀請簽名。在“小鎮對話”單元,黃磊面對外界“做戲劇的去做綜藝不覺得丢人嗎”的質疑,他給出的回怼是:“綜藝不多做點嚴肅的藝術,不覺得丢人嗎?”對于綜藝節目引發戲劇“破圈”的說法,黃磊說:“我從來沒想過‘破圈’,但可以‘擴圈’。”
藝術家主導,真正的文化活動
由于疫情原因,第八屆烏鎮戲劇節沒有邀請海外劇團演出,而賴聲川覺得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一來,我們就有機會停下來看看國内戲劇行業到底成長到了什麼程度”。本屆烏鎮戲劇節依舊是以原創劇目為主,“青年競演”單元是烏鎮戲劇節的重頭戲。10月24日晚,在第八屆烏鎮戲劇節閉幕式上公布了本次“青年競演”的評選結果:《一切從海浪開始》摘得小鎮獎“最佳個人表現獎”,而小鎮獎“最佳戲劇獎”開出“雙黃蛋”,被《電子煙灰》與《公主與殉情》共同摘得。頒獎詞對于《電子煙灰》的評價是,闡述了當代人的靈魂底色——倍感無聊卻又不能忘情,用小切口講大格局的故事。而《公主與殉情》的頒獎詞寫道:“主創們用女性獨有的犀利和溫柔,讓這些難以回答的問題在蚌灣(演出所在的蚌灣劇場)得以升華”。
烏鎮戲劇節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共同發起,于2013年舉辦了第一屆,如今這個藝術品牌的聲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作為烏鎮的“總設計師”和烏鎮戲劇節發起人的陳向宏說,“以前人們是了解烏鎮後才知道烏鎮戲劇節,現在是知道了烏鎮戲劇節才了解了烏鎮。”黃磊認為,烏鎮戲劇節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定位标準就是有藝術家在辦,這個戲劇節沒有商業性質,我們就是在做一件真正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