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決賽中,中國組合許昕/劉詩雯以3-4負于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獲得銀牌引發網友唏噓。無獨有偶,中國射擊運動員王璐瑤在東奧女子10米氣步槍預賽失利後發出自拍稱“各位抱歉,很遺憾,我承認我慫了,三年後再見吧”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網友褒貶不一。
面對一衆被國人寄予厚望的奧運奪金項目失利,運動員該向公衆道歉嗎?對此,網友有不一樣的看法與聲音。
7月30日,360快資訊“不吐不快”第二期重磅上線,本期邀請擊劍運動員、演員董力。據了解,本期圍繞時下東奧熱點,辯題設定為“奧運奪金項目失利,運動員該向公衆道歉?”辯題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并參與投票活動,更有紅、藍戰隊10位KOL進行觀點大輸出。

奧運會作為一項舉世矚目的運動盛會,各國觀衆對運動賽事都寄予高度期待,使得每位運動員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運動員奪得金牌後往往引發網友喝彩,但與金牌失之交臂也讓網友失落或不滿。
一般認為,國家對運動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培養過程消耗巨大,運動員代表國家參賽而非個人,且奧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承載了國家、社會的期許與厚望,這不僅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國際形象的展示與較量,因而奧運會奪金失利應該給公衆道歉。其次,奧運會運動員在某種程度來看也是公衆人物。雖然相比娛樂圈藝人運動員出鏡頻率較低,但仍時不時活躍在公衆的視線當中,道歉或許隻是态度表達的一種方式。
“勝敗乃兵家常事,失利難道不是在所難免的嗎?既然盡力即可,那失利又何須出來道歉呢?”有網友認為,奧運聖火生生不息,奧運會除了體育競技的較量,也将奧運精神代代相傳,奧運精神的傳承才是更為重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奧運選手摘金失敗也屬于人之常情,獎牌得失并不十分重要,關鍵在于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健兒不屈不撓奮勇拼搏的精神。
此外,古語有雲“勝不驕,氣不餒”。奧運健兒在場上發揮不佳有時與自身健康因素或其他主客觀因素息息相關,過分苛求運動員摘金既違背了奧運精神,也與參賽初衷不符。作為大國公民,我們應該摒棄“金牌論”,用更為理性的态度看待比賽。
作為本期話題的主持人,董力認為,奪冠确實是所有運動員的核心目标,而能站上奧運賽場上的人都十分不容易,背後有許多常人無法看到、感受到的艱辛與付出。有赢必然有輸,應該接受輸赢是競技賽場的常态。最重要的是,無論金牌、銀牌、銅牌,中國隊拿到的每一塊獎牌,都幹幹淨淨!都值得驕傲!
事實上,與其說“奧運奪金項目失利,運動員該向公衆道歉?”是一個辯題,倒不如看成是一次網民思維的激烈對撞,在這一次思維交鋒中,我們能看到網友們對每一場奧運比賽的關注與每位參賽運動員的關心,這背後流露着的是經久不衰的民族情感。
作為《不吐不快》的主辦方,360快資訊一直以來緻力于優質内容生态的建構,進入2021年以來,更是進一步發力。從資訊提供,到更為深度的内容創作,未來360快資訊将攜手更多有想法、有創意、敢于表達的原創作者,共同撕掉刻闆标簽,并基于快資訊所搭建的平台,真誠、自由地表達自我。伏爾泰曾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如果你是個有想法的人,不妨來到360快資訊一吐為快!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