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演《少林寺》,一夜成名
1963年4月26日,李連傑出生于北京市,李連傑上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
李連傑兩歲時,李父因公去世。
李母拖着5個孩子,艱難度日。
1971年,8歲的李連傑進入北京什刹海體校學習國術。
1980年,電影《少林寺》籌備拍攝,導演張鑫炎進入北京什刹海體校選角,其實張導心中是有理想人選的,那就是李連傑。

17歲的李連傑,已然連續7年獲得全國國術冠軍。
功夫了得,十分契合《少林寺》主角覺遠和尚敢拼能打的人設需要。
彼時的李連傑17歲,雖然個頭不是很高,但是小夥兒青春陽光,精神抖擻,帥氣陽剛的形象深得張導的賞識。
李連傑拍攝《少林寺》時,非常的吃苦、敬業。
有一次,李連傑與對手練習對打,被對手一槍刺破額頭,鮮血直流。
李連傑極力做出雲淡風輕的樣子,讓随隊的醫生給簡單縫合了幾針,接着再次投入練習之中。
《少林寺》上映之後,好評如潮。
票價一毛的《少林寺》,票房達到了161578014元的票房記錄,簡潔一點,一億六千多萬。
一夜之間,國術運動員李連傑爆紅,成為無數觀衆心中不可替代的偶像。
2、成功的代價是傷痕累累
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
一夜爆紅的李連傑,收到了無數的鮮花與影迷的信件,其中不乏姑娘的求愛信。
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與鮮花堆積在病房裡,李連傑躺在病床上,望着粉絲熱情的禮物,有些茫然,沒有高興的意思。
李連傑不好好地慶祝一番,為何躺在醫院裡了呢?
原來,在拍攝《少林寺》時,舊傷未好新傷又添的李連傑,為了不耽誤工作,常常對受傷的身體不管不問。
待到《少林寺》拍攝完畢,重新回到什刹海體校的李連傑,一見到同學集體練習,他馬上精神抖擻地加入其中。
在練習劈腿時,李連傑痛叫一聲,倒在地上。
教練與同學趕快把李連傑送往醫院。
醫生趕緊為李連傑進行了長達七個半小時的手術。
李連傑長年累月的拍戲,真打實戰的拍攝工作,導緻李連傑很受傷:内側韌帶斷裂,十字韌帶斷裂,半月闆碎掉……
手術完十多天後,李連傑的主治醫生去病房看望李連傑。
李連傑有些焦躁地問:“醫生,我的腿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康複呢?”
醫生略略沉思一下:“連傑啊,我現在隻能保證你可以走路。”
李連傑眉頭微蹙:“如果我再去運動,後果是什麼?”
醫生雙手一攤,做無奈狀:“再斷,再手術。”
李連傑一咬牙,打破砂鍋問到底:“再做呢?”
醫生如實相告:“如果你斷得太厲害了,筋就接不過來了,你走路就會跪倒。”
醫生毫不隐瞞的話,猶如一記悶棍,狠狠抽在李連傑的腦袋上。
短暫的絕望之後,李連傑暗暗想道:自己的一輩子就這樣廢了?自己剛剛開始的電影夢就此化為泡影嗎?
李連傑痛苦地思考了幾天幾夜,終于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冒着極大的風險,做第二次手術。
從那以後,李連傑拍戲都是打着繃帶,咬牙堅持。
3、傻小子其實并不傻
李連傑腿會殘疾的消息不胫而走,李連傑粉絲送給他的鮮花與信件逐日遞減。
李連傑望着不能正常走路的腿,心情難過,情緒低沉。
彼時李連傑的師姐黃秋燕,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心急如焚的黃秋燕天天趕到醫院,陪伴照料李連傑。
李連傑望着精心照料他的黃秋燕,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二次手術後,李連傑康複了。
他與黃秋燕聯袂主演了《少林小子》與《南北少林》兩部電影。
黃秋燕憑借着這兩部電影,成為聲名鵲起的武打女演員。
黃秋燕一直喜歡李連傑,二人在熒幕上也沒少飾演濃情蜜意的愛侶。
黃秋燕決定向心中的白馬王子李連傑愛情的告白。
黃秋燕買了毛線,親自為李連傑編織了一件毛衣。
一針一線,飽含了黃秋燕千般的柔情,無限的愛之憧憬。
當李連傑接過黃秋燕織好的毛衣時,隻是輕輕說了一聲謝謝,然後就面紅耳赤地低頭不語。
曾經無數李連傑感謝的畫面在黃秋燕的腦海裡幻想,浮現,溫馨浪漫美好。
而現實是李連傑除了一句不鹹不淡的謝謝,附加一個羞澀木讷的表情。
落差巨大。
失望,惱怒……種種複雜莫名的情緒混雜在一起,湧上黃秋燕的心頭。
黃秋燕一跺腳,轉身跑遠,留給“呆頭鵝”李連傑一個越來越模糊的背影。
不善表達的李連傑,彼時的内心卻如手中的毛衣一般溫暖。
感動到極點的李連傑,身無長物,無以報答,決定以身相“娶”。
李連傑向黃秋燕求婚,黃秋燕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
1987年,李連傑與黃秋燕結婚。
4、願意為她付出生命的愛情
有朋友建議李連傑與香港公司合作,自己當導演拍武俠電影。
李連傑覺得朋友的建議甚是有理,于是隻參演過三部電影的李連傑,既做導演,又做主演,拍攝了他的導演處女作電影《中華英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李連傑導演且主演的《中華英雄》票房慘敗。
李連傑新的角色形象與演技遭到觀衆無情的吐槽,國内導演也不再視李連傑為武俠電影票房的金字招牌。
李連傑決定換一種環境,遠走美國發展。
到了美國後,李連傑才發現,國外也不是自己想象的人間天堂。
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過關,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别說怎麼大展拳腳在影壇發展了,就連最起碼的生存都成了問題。
李連傑開了一家武館,教老外學習功夫。
1984年,羅維影業公司老闆羅維找到李連傑,邀請李連傑出演他公司出品的電影《龍在天涯》的男一号李國南。
羅維是香港知名的大導演,李小龍的《唐山大兄》與《精武門》,都是他導演的,後來羅維自立門戶,建立了羅維影業公司,自己當老闆。
李連傑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因為他意識到這是他翻身的一次絕佳機會。
接下《龍在天涯》男一号的李連傑也不會想到,正是這部電影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他的感情生活由此出現大轉折。
《龍在天涯》除了李連傑主演之外,還有周星馳、狄威等知名演員參演,而女一号就是“50年難得的一位美人”(香港小說家倪匡 語)利智。
利智于1961年生于上海,20歲時随父親移居香港,後去美國留學。
她是香港第二屆“亞洲小姐”的冠軍。
經選美踏入影視圈的利智,一路發展得順風順水。
李連傑第一眼看到利智時,就一見鐘情,深陷愛的泥淖。
利智天姿國色,一颦一笑如微風吹拂過茉莉的清香。
走過南闖過北留過洋的利智,擁有超凡的氣質,利智的一切都令李連傑如沐春風般沉醉。
啊,原來這才是愛情真正的滋味!
李連傑在見到利智的當晚,就徹底失眠了,輾轉反側良久,心潮澎湃。
這種美妙的愛情滋味,李連傑從未從黃秋燕那裡體會過。
多年後,李連傑談起初見利智時的情形,還是眉眼舒展,心花怒放,由衷地開心開懷。
李連傑感慨:“當你真正了解愛情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個人,我願意為她付出生命,一切名也不要了,利也不要了,SI都不怕了。”
李連傑對利智很愛慕,但是利智對李連傑表現得很冷淡,甚至是不理不睬。
利智的追求者多了去了,何鴻燊都是她的追求者。
利智的冷淡并沒有吓退對愛執着的李連傑。
在拍攝《龍在天涯》時,李連傑對利智的照顧體貼入微。
利智渴了,李連傑笑臉相迎遞上飲料;戶外拍攝時,利智被太陽曬熱了,李連傑撐起自己的外套,為利智送去清爽的陰涼。
不錯,不錯。
“李連傑還是挺會照顧人的。”利智望着圍繞自己跑前忙後的李連傑,心裡湧上些許感動。
感動了,也無以回報,那就聊聊天吧。
從内地生活聊到美國生活,從美國生活聊到風花雪月詩詞歌賦人生理想。
兩顆年輕的心,越聊越近,你侬我侬,眉梢眼角挂滿你懂我我懂你的笑意。
情場得意,事業失意。
《龍在天涯》上映後,票房慘敗。
李連傑回到了美國的家中,心思卻在利智身邊。
眉間心上哪哪都是利智的影子在晃動,越渴盼見到越見不到利智的李連傑心情焦躁不安,脾氣越來越大。
随着《龍在天涯》的票房敗北,李連傑的電影事業再次跌入人生的谷底;同時他心心念念的利智也不在身邊,一切的一切對于李連傑來說,都糟糕透頂。
5、愛情如魚飲水
1989年,正在美國學習電影制作的香港導演徐克,聽聞李連傑賦閑在美國家中,登門拜訪邀請李連傑出演他執導的武俠電影《黃飛鴻》。
李連傑意識到,這次出演黃飛鴻,要麼重新翻紅,再次踏入影壇,要麼就此一蹶不振,再無踏入影壇的機會。
李連傑為出演《黃飛鴻》,做足了功課。
李連傑翔實地研究了清末民初國術家黃飛鴻的生平事迹,以及黃飛鴻的性格,等等。
李連傑還為黃飛鴻設計了亮相時與衆不同的動作,既增加了黃飛鴻的人物特點,又對黃飛鴻宗師風範的刻畫,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黃飛鴻》上映後,深受觀衆喜愛,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此後,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李連傑憑借《黃飛鴻》的成功,成功打開了一條通向武打巨星的大道。
李連傑的工作重心也由美國轉移到香港。
到了香港的李連傑有更多的機會見到日思夜盼的利智。
二人的情感也在頻繁地接觸中,逐漸升溫。
彼時的李連傑也有糾結:自己與利智要好,遠在美國的妻子黃秋燕怎麼辦呢?我這樣做,對黃秋燕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可糾結過後,李連傑對利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思念,又在不可遏制地瘋長。
李連傑終于明白,對于妻子黃秋燕,他的感動多于愛情。
對于利智的愛,李連傑可以為她奉獻一切,可以為利智去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
1990年,李連傑與黃秋燕離婚,結束了他們短短3年的婚姻。
他們育有的兩女李思與李苔蜜,全部由李連傑撫養,他們在美國的财産都歸黃秋燕。
黃秋燕,1961年生于北京,是李連傑的同門師姐,知名武打明星。主演過《少林小子》與《南北少林》電影。
黃秋燕出身于藝術世家,黃父黃母都是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藝術家。
與李連傑離婚後,黃秋燕轉行學習美容,後開了一家理發店為生,再後來做了美容師。
黃秋燕與祖籍山東的王先生結了婚,在美國過了平淡恩愛的生活。
李連傑與利智相戀10年之後,在1999年結束愛情長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李連傑與利智育有兩女Jane與Jada。
李連傑對利智一見鐘情,轉身離開陪他走過人生低谷的黃秋燕。
黃秋燕數年深情的陪伴,不及李連傑對利智一見鐘情的遇見。
李連傑對黃秋燕的愛感動多過愛情,李連傑對利智的愛可以付出生命。
愛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公道自在人心,不辯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