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商報
中國投資在海外有多受歡迎,也許外洽會的新聞釋出會能給出答案。
2018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第十屆中國對外投資洽談會将于9月15日~16日在北京舉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館或商務機構的代表迫不及待地在7月5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亮相”,其目的就在于要向中國投資者介紹本國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希望能借助外洽會的舞台吸引到更多來自中國的投資。
對此,外洽會的主辦方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給出了一顆定心丸。他介紹道,今年的外洽會将以“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為主題,通過多種活動為企業搭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資訊橋梁,為中國投資者和與會各國開展投資合作創造機會。
看好中國實力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前5個月,中國境内投資者共對全球149個國家和地區的2987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作投資額478.9億美元,同比增長38.5%,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
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胡衛平認為,中國對外投資的增加不僅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拉動了東道國經濟增長,達到了共商共赢、互利合作的目的。
為吸引到更多中國投資,多國駐華使館或商務機構的代表也不失時機地介紹本國投資政策,希望通過各自優勢吸引到中國投資者的注意。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好中國的實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有5年,但當塞拉利昂駐華大使昆巴·莫莫談起“一帶一路”倡議時,仍顯得十分激動。她認為,“一帶一路”給全球帶來了太多好處,其推進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建立,強化和加深了雙邊和多邊經濟合作,促進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同時成為連接配接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紐帶,讓全球經濟體都能借“一帶一路”倡議共享世界和平發展的成果。
巴林經濟委員會駐華國家代表蔣赟和菲律賓駐華大使館的商務參贊格倫選擇用數字說話。
蔣赟介紹說,巴林是從2013年開始加強對華合作的,如今回頭來看,5年間中國企業在巴林的注冊數從當時的50多家發展到今天的600多家,中國在巴林的投資存量也從當時的5000萬美元增至今天的15億美元。
格倫則表示,中國是菲律賓增速最快的投資來源國。2017年中國成為菲律賓第八大投資來源國,全年總準許投資額增長57.14%,總額達4400萬美元。可貴的是,高基數下今年一季度中國對菲投資依然實作高增長,同比增速高達49.5%。同時,今年前兩個月,來自于中國的淨跨境投資與2017年整年淨跨境投資相比增長了466%,這顯示了中國資本的強大實力。
期待更多合作
正因為看到了中國投資帶來的益處,各國對中國政府推動新一輪開放所觸發的合作機遇有更多期待。
昆巴·莫莫表示,塞拉利昂對中國經濟前景抱有信心,也對中國開放充滿信心,相信中國一定會更活躍地出現在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的平台上,并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機遇。塞拉利昂希望能繼續分享中國給全球發展帶來的機遇,境内的采礦業和旅遊業都期待中企的參與。“之前,塞拉利昂經濟發展一直依賴西方,如今中國卻給出了我們一個不同的選項,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仍能保持政治發展的自主性。”昆巴·莫莫說。
蔣赟介紹說,巴林期待通過外洽會的平台結識更多優秀中國企業一起打造産能合作的新項目,比如共同建設“數字一帶一路”。因為目前巴林經濟已進入了“後石油時代”,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政策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向數字化全面轉型,移動支付,包括數字貨币交易所都在巴林獲得了快速發展。
格倫表示,希望能在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外,借外洽會平台吸引更多中企赴菲投資一些當地政府規劃的重點項目,包括制造業、農業、漁業、基礎設施和物流、醫療、大型住房、環境、氣候變化相關項目、能源、旅遊、服務業等。
對于各經濟體的需求,外洽會主辦方自然有所關注。和振偉表示,本屆外洽會将進一步豐富内容,為期兩天的會議将舉辦1場開幕式和主論壇、8場區域投資分論壇、8場行業投資分論壇、6場投資推介會以及1場招待酒會共24場活動,以幫助與會各方充分對接。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外洽會還首次引入了地方政府作為合作方。胡衛平表示,今年協會首次與貴州省六盤水市合作,除第十屆外洽會之外,于11月份在貴州盤州市舉行2018中國東盟國際産能合作妥樂論壇。中共盤州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吳勝衛直言,在對外開放的路上不分大小,不分先後,盤州是中國貴州的西大門,同樣希望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