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十七歲》
白先勇

《寂寞的十七歲》收入白先勇早期、中期的短篇小說多篇。白先勇早期小說可分兩類 :一類是或多或少憑借自己切身經驗改頭換面寫成的小說:《金大奶奶 、《我們看菊花去》、《玉卿嫂》、《寂寞的十七歲》,多少表露出作者童年、少年時代的自己。第二類, 幻想(fantasy)的成分較重,最顯著的例子是《青春》,此外,《悶雷》、《黑虹》、《小陽春》、《藏在褲袋裡的手》,也多少是幻想的産物。夏志清認為白先勇是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五四以來,藝術成就上能與他匹敵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五六人而已。
“我對人也有一股癡勁……不要笑我,我實在沒人作伴,抓到一個就當寶貝似的。”
《奔馬》
【日】三島由紀夫
很久以後才會日出,不能再等下去了。沒有初升的太陽沒有勁松的樹蔭,沒有閃耀着光亮的大海。”阿勳在想。阿勳深深地呼吸着,用左手撫摩着肚皮,然後閉上眼睛,把右手小刀的刀刃壓在那裡,再用左手的指尖定好位置,右腕用力刺了進去。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間,一輪紅日在眼睑背面粲然升了上來。
《夏牧場》
李娟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彌漫開來,沿着平行着布滿坡體的上百條弧線(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絲絲入扣。”
新疆北部遊牧地區的哈薩克牧民大約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支最為純正的遊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薩克牧民生命中必經的道路,是大自然給他們安排的艱辛壯闊的遷徙之路。他們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貧窮、愛情……他們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記錄了李娟跟随哈薩克族的紮克拜媽媽一家,曆經寒暑,在粗犷蒼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區遊牧生活的日子。哈薩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現,在自然的靜穆與殘酷面前,這個遊牧民族所展現出的淡然、堅韌與智慧,讓宇宙裡每一個渺小的生命都顯得如此獨特。
生活是簡單寂寞的,勞動是繁重的。但沒關系,食物安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