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自“酒友”的回憶:這位剛剛離世的郵差,究竟靠什麼感動中國

王順友去世了。這位走了一輩子馬班郵路、感動中國的普通郵差,受到許多網友的悼念,稱贊他“平凡的偉大”,“平常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是的,王順友沒有突出的成果,沒有壯烈的事迹,沒有瞬間的閃光,沒有顯赫的身份……他有的,隻是平平常常的堅守,日複一日的重複,以及腳下走一班下來就被穿破的膠鞋。

對于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木裡藏族自治縣的當地人來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平凡得無法再平凡,這樣的王順友,當時僅木裡縣就有十多個。王順友作為先進典型,代表的是那個群體,他們的偉大之處,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堅守。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川航英雄機組成員時說:“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隻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這也正是對以王順友為代表的“馬班郵路”群體最好的注解。

來自“酒友”的回憶:這位剛剛離世的郵差,究竟靠什麼感動中國

我與王順友算是“酒友”。16年前,王順友及木裡馬班郵路群體的事迹為人所知,引起各級組織的注意。當時有個别媒體為了表現其先進性,加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評價,甚至存在部分邏輯問題,上級派了一位同志,和我一起負責對王順友的事迹重新進行挖掘、拍攝,幫助還原一個真實的他。就這樣,我和王順友第一次見了面,在他的家裡。

低矮的幾間小屋,與周圍農戶并無多大差別,王順友瘦小、好酒、愛唱歌。好酒這一點我們事先了解過,是以過去也專門帶了酒。與這裡普通村民一樣,王順友純樸善良,多年行走在孤獨的路上,唯一陪伴的就是那匹老馬,是以不善言辭,不太願意主動進行交流。唯一的例外,是喝了酒之後。

在那條路上,我們一起喝酒,一起唱歌。他酒量不錯,當時大概能喝七八兩,但如果喝得急的話,半斤就基本到點了。他剛40歲,我30歲出頭,另一位同伴酒量好、人也年輕,自然占了不少“便宜”。

酒一到位(胃),王順友就像換了一個人,言語滔滔不絕,方言妙語疊出,時不時用山歌來表情達意。就是在這樣的采訪環境下,我們得到了許多第一手資料,深刻了解了他的真實内心,也颠覆了之前一些媒體報道中的内容。比如,他願意一直走下去,但不希望後人還走這條路。但在他剛成名時,媒體報道中的“他”不是這樣說的。當時普遍的、也是作為“點睛”“升華”的部分,大體這樣表述:他會一直走下去,哪一天走不動了,就讓自己的兒子接着走。

成為酒友後,我們敏銳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對兒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似乎還帶着歉意。經過兩三天觀察,我确信:兒子以後的路已成為他的心病。兒子以後還要繼續走這條路嗎?沒有其他選擇嗎?當時他已經走了十多年,其間的苦何嘗不知。他酒後提及兒女多次流淚,有時候欲言又止,顯然也有顧慮。

經過思考,我小心地、故意不經意地說:這條路确實太艱苦了,但現在各級将你推薦并宣傳出去,有了更多人的關心關注,有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我們這裡的條件就會得到改善,路通了、電通了、電話通了、有車了,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就再也不用走這條路了。他一下子振奮起來,稍稍停了一下,複述了我的話。我可以看到他的眼睛亮了,這才是他的内心,這才是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走更好的路,有更好的發展,見更多的世界,也才符合一個普通的“人”、一個普通父親的正常情感和期待。

後來,我們用錄影機記錄下了這句話,他說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說得沒有絲毫負擔,因為這是他的真心話。再後來,在無數次的采訪和巡回演講中,他都是這樣說,這樣期待。我們後來見面很少,但這個酒友的期待,我一直記在心裡。他如今離去了,但他當初的期待,早已成真。

來自“酒友”的回憶:這位剛剛離世的郵差,究竟靠什麼感動中國

偉大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嗎?王順友給了我們一個不太一樣的答案。這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有着正常的情感和訴求。他真正偉大的地方,就在于堅守,就在于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堅守到一定的時候,就“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紀念王順友,不是紀念一個偉大的靈魂,而是紀念一個作為平凡人的王順友。這樣一個平凡人,恰恰最像我們自己,每個人都離他很近,都可以與他對照,感受到自己離偉大還有多遠。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新華社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作者:廖德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