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相聲演員來講,“開竅”是事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有的人年紀輕輕就開竅,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一下子就聲名鵲起。
有的演員雖然有一些名氣,但是直到八十歲,都沒有開竅,開竅就像佛家講得醍醐灌頂,經過成就積累和思索之後,在一瞬間忽然明悟。

在整個德雲社,嶽雲鵬無疑是最好的例子,他的天賦不高,2009年之前在德雲社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嶽雲鵬和孔雲龍一起加入德雲社,起初是一邊學藝一邊打掃衛生,很快孔雲龍就登上了舞台演出,換了一個學徒來和嶽雲鵬打掃衛生。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新來的學徒也有了登台機會,而嶽雲鵬還在為了改掉滿口的河南話而努力,每天都拿着張報紙,不斷地大聲朗讀。
德雲社其他的中層都勸告郭德綱,幹脆把嶽雲鵬開除得了,其實我倒是認為,這些人并非完全出于惡意。
因為嶽雲鵬明擺着不是說相聲的料,與其在這裡空耗時光,還不如早點出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這種情況持續到2009年,嶽雲鵬日積月累之下,一下子開竅了,直接的結果是他很快就成為小劇場的攢底演員,而且一登場現場氣氛直接燃爆。
秦霄賢最近在接受人民文娛采訪的時候,自我檢讨相聲依舊沒開竅,這讓自己非常絕望。
實際上嶽雲鵬對這種絕望的感覺,體會的真叫一個深入骨髓深處。
郭德綱寬慰秦霄賢才來德雲社四年,而其他演員都來了十幾年,一場演出就是一場收獲,這種差距短期内是無法彌補的。
如果單純的從時間上來看,嶽雲鵬2006年上半年正式在德雲社學習,2009年開竅,時間不過三年多一點的時間。
那麼秦霄賢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答案不言而喻。
張愛玲說“成名需趁早”,但是當一個人的積累不夠的話,過早的成名絕非好事,厚德方能載物,積累不到就爆的大名,隻會讓一個人心浮氣躁狂妄自大,最終泯然衆人矣。
如今的秦霄賢是德雲社炙手可熱的年輕演員,偶像相聲演員的标簽非常貼切,面對粉絲們的追捧,難得地保持了清醒,這種檢讨本身就是自我強大的表現。
秦霄賢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