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0年10月26日,那天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史密斯将軍的57歲生日,他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這天在北韓半島東海岸的元山登陸,兩天後,他下令47歲的小霍默·l·利茨伯格上校指揮第7海軍陸戰隊戰鬥團從元山北上到鹹興,準備向135英裡遠的鴨綠江邊境進軍,就這樣開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最悲慘的戰役之一,“長津水庫戰役”,

一:長津水庫戰役起點
北韓的地形像一個漏鬥,狹窄的頸部大緻從元山向西到平壤,漏鬥口由鴨綠江和圖們江形成。由于這種地理構造,任何從北向南移動的力量都具有彙聚作用的優勢。反之,從南向北移動的力量必定是分散的。随着美軍向北推進,沃克的第八集團軍和阿爾蒙德的第十集團軍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将第8集團軍的右翼和第10集團軍分開的是太白山脈,任何軍隊都無法通過這個北韓半島的脊梁,沃克可能會擔心,但阿爾蒙德似乎并不在意,他們的指揮官道格拉斯·麥克将軍也是如此。10月初,中國通知印度駐華大使卡瓦拉姆·m·帕尼卡爾: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将岀兵,這一警告通過新德裡和倫敦的外交管道傳到了華盛頓,10月15日,美國總統哈裡·s·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将軍在威克島舉行會晤,麥克阿瑟認為,中國最多能把五六萬兵力派到北韓,如果中國人想去平壤,就會發生最大規模的屠殺。
10月19日,威克島會議後的四個晚上,中國軍隊開始跨過鴨綠江,阿爾蒙德将軍的的情報機構沒有發現中國軍隊進入北韓,無論是從空中偵察還是從截獲的無線電信号上,阿爾蒙德滿懷信心地繼續前進。阿爾蒙德最大的野心就是打敗他的對手沃克将軍,第一個到達鴨綠江,他的X軍團有海軍陸戰隊第1師和第7步兵師,以及兩個南韓首都師和第3師,還有更多的部隊正在路上。随着美國第3步兵師到來總數将達到102000人,曾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歐洲司令部參謀長,戰後在南京擔任過美國駐華陸軍顧問團團長的巴爾少将率領的第7步兵師于10月19日從釜山出發,目的地是興南東北75英裡的怡園,
10月29日,當赫伯特·b·鮑威爾上校率領的第7步兵師第17團乘坐七艘坦克登陸艦上準備兩栖攻擊時,南韓人已經從陸地占領了這個港口,鮑威爾于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登陸,并在鴨綠江上向惠山津沖去,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第七師的其餘部隊陸續登陸。第31步兵團于11月3日開始登陸,任務是從第17步兵團的左翼進攻。于11月4日進入興南北部的宿營地,11月8日,第31步兵團在白山山坡上與中國軍隊發生第一次接觸,與此同時,第八集團軍前線,中國軍隊已經擊敗了位于右翼的南韓第二軍,美國第一軍幾乎到了瓦解的地步,但中國軍隊突然地中斷了進攻,在太白山以東,阿爾蒙德将軍的第10集團軍似乎繼續進展順利,但分散得很廣,未與第八集團軍的右翼建立聯系,這就是說元山以北有一個巨大的空白。
二:美軍在鹹興登陸
史密斯
10月30日,阿爾蒙德将軍站在軍團戰況圖前,看着鹹興和興南,興南位于松川江的北側,從那裡流入日本海,至關重要的延浦機場位于入海口的南側,鹹興是内陸鐵路和公路的樞紐,元山向北的鐵路從鹹興到振興裡,鐵路邊是一條平行的路,這條土路從鹹興一直延伸到柳潭裡,長達78英裡,這将是海軍陸戰隊前進的主要補給線,到目前為止,柳潭裡還隻是地圖上的一個名字,他揮着手對第7步兵師巴爾将軍說:“我們把這些都清理幹淨”,随後阿爾蒙德的海軍陸戰隊副參謀長愛德華·h·福尼上校安排師偵察連亨利·沃斯納少校,駕駛一架北美空軍T-6德克薩斯式飛機飛越目标區域,在飛機上沃斯納沒有看到任何敵人,但崎岖的地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月31日,陸戰7團從鹹興派出偵察巡邏隊,向北前往蘇東附近接替南韓第3師第26團,到達了第26團指揮所後,南韓人告訴巡邏隊長威爾科克斯他們有16名中國俘虜,并确認他們屬于中國42軍124師第370團,他們在10月中旬越過鴨綠江,已經部署在中部保衛長津水庫,126師已經向東移動到富森水庫附近,125師在西側124師的右邊。史密斯得知後繼續從元山向北推進,他的第一個目标是古土裡,他指令35歲的喬治·牛頓中校和他的第1營推進到鹹興西南8英裡的緻甯,11月1日,師偵察連派出一支更強大的巡邏隊,拉爾夫·b·克羅斯曼上尉的指揮下乘坐21輛吉普車偵察興南西北約45英裡的胡水裡地區,陸戰7團從興南向南韓第26團後面的集結區行進,期間沒有發生意外,盡管如此,謹慎的小霍默·利茨伯格上校還是指令雷蒙德·g·戴維斯的第一營的對馬津洞以北的南韓陣地進行偵察,
小霍默·利茨伯格上校(右)
11月2日上午,史密斯再次與阿爾蒙德會面。史密斯指出,元山的主要補給線将遭到遊擊隊的攻擊。阿爾蒙德沒有被打擾。他說巡邏隊能應付遊擊戰。海軍陸戰隊第五團的第2營和第3營乘火車前往鹹興。南韓第26團已經撤退到烏東以南約4英裡的地方,戴維斯的第一營在蘇東以南一英裡處。指揮D連的彌爾頓·赫爾上尉在上道路左側的698高地時遇到了問題,南韓人突然放棄了山坡上的位置急匆匆地向南行進,并回頭喊道:“中國人!”,利茨伯格上校并不知道他被中國第124師包圍了三分之二,第371團在他北邊和西邊的山上。370團在他的東面,在這些突擊團的後面,372團随時待命,11月2日午夜,陸戰7團的第1營和第2營都因側翼的猛烈攻擊而後退,随着夜幕的降臨,戴維斯的三個步槍連都遭受了嚴重的傷亡,該團的4.2英寸迫擊炮連被擊潰,11月4日小霍默·利茨伯格上校不知什麼原因放棄了指揮權,他把指揮權交給了生于俄亥俄州33歲的大衛·c·沃爾夫陸軍中校就失蹤了,
三:進入長津湖
史密斯乘坐直升機抵達興南,并建立了新司令部。那天晚上,他的大部分部下都是乘火車到達,史密斯擁有一支強大的軍官隊伍,幾乎所有進階軍官都是久經沙場、名聲顯赫的老兵,三個步兵團的指揮官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的營長,第一團團長普勒曾在貝裡琉指揮作戰,第五團團長穆雷擁有海軍陸戰隊員最長戰鬥時間,炮兵第11團團長布羅爾在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入侵西西裡和意大利的兩栖部隊中擔任參謀軍官,40歲的小鮑澤是史密斯的得力助手,硫磺島的炮兵營指揮官,54歲的克雷格是史密斯的助理師指揮官,1917年在海地和聖多明各打過叢林戰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海軍陸戰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布幹維爾和關島作戰,史密斯的幕僚長,54歲的格裡貢·a·威廉姆斯太平洋戰争初期被日軍俘虜,直到1942年8月以外交身份被遣傳回國。1944年在太平洋參與塞班島的掃蕩行動。
他們的第一個任務是去水庫的東側,第5團第2營在34歲的羅伊斯營長被派往第7團以北5英裡、以東15英裡的新興山谷,他現在的任務是封鎖新興走廊,并找到一條向北的路線,前往長津水庫,11月5日,羅奇少校的第7團第3營開始進攻987高地,被輕武器和機槍火力所阻止,戰鬥一直在美軍的105毫米榴彈炮和中國的120毫米迫擊炮之間展開。第二天早上,羅奇的第3營繼續進攻,攻擊都進展緩慢,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攻擊才開始,華德·h·哈裡斯中尉用無線電通知羅奇,說他的連隊已經筋疲力盡了。第三天早上,羅奇的營再次向891和987兩個高地移動,這次發現他們沒有敵人。中國人消失了,在未來三周的大部分時間内,往北的交通暢通無阻,
麥克阿瑟也在11月9日通知參謀長聯席會議,完全勝利仍然是可能的,并重申了他的空中力量将阻止大批中國人越過鴨綠江,第3步兵師于11月初開始抵達元山,師長羅伯特·H·索爾曾在西南太平洋的第11空降師作戰,第3步兵師第一個登陸的是第65步兵團,主要由波多黎各人組成,11月5日,阿爾蒙德來看了看,說他“對這些有色人種的部隊沒有太多信心。11月5 - 8日,美軍發現中國人在新興山谷海軍陸戰隊第5團第2營前面,但保持着距離。在新興西北部,古土裡正東約10英裡處,美軍捕獲了一名在一所房子裡睡覺的中國士兵,他聲稱有六個師已抵達,11月7日下午,史密斯與阿爾蒙德進行了協商。史密斯在他的日志中寫道:“顯然,他對第八軍前線的形勢有些清醒了,情況不太好。
11月8日,史密斯的一支巡邏隊碰到了第31步兵團的一支巡邏隊。史密斯和阿爾蒙德達成協定,如果海軍陸戰隊第五師不能通過公路到達富森水庫,巴爾的第七步兵師将嘗試從東部到達,11日,陸戰7團第1營C連隊進行了一場戰鬥,除此之外,中國人似乎已經消失了,史密斯乘坐直升機到達了金興裡。當時的直升機因為寒冷和高度,不能再往北飛了,史密斯借了一輛吉普車,開到了古土裡,此時,麥克阿瑟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實力強大,可能多達10萬人,但他仍然認為中國不會進行全面幹預。阿爾蒙德已于11月11日将司令部從元山遷至鹹興,并計劃将司令部進一步北移至下露裡,丹尼斯·M上校上司的第15步兵團在元山登陸,接替拉勒的海軍陸戰隊第一團,,由約翰上校指揮的第7步兵團從馬薩諸塞州的德文斯堡經日本抵達,将于11月17日在元山上岸,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日,阿爾蒙德在午夜時分釋出了一項指令來慶祝停戰日,要求向邊境推進,右邊是陸軍第一軍,中間是第七師,左邊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海軍陸戰隊的最終目标是沿着鴨綠江延伸40英裡,阿蒙德讓部下準備一份第八集團軍形勢的分析報告,得出結論是東線美軍有15萬多人,西線有25萬人,中國軍隊在東線有9萬多人,在西線有13萬人,美軍在東線和西線都占優勢,并擁有制空權和優越的炮兵支援優勢,于是下令讓史密斯在11月13日向柳潭裡推進,11月15日,美國海軍遠東參謀長阿爾伯特·k·莫爾豪斯少将通路了史密斯,他對阿爾蒙德不切實際的計劃和忽視敵人能力的傾向感到擔憂,
下碣石裡
從鹹興到邊界隻有一條山路,海軍陸戰隊向下碣石裡前進時,他們可以看到遠處的中國人,下碣石裡位于古土裡以北11英裡,長津水庫的南端,占領下碣石裡時夜間溫度降到了零下四度,下碣石裡機場跑道建設工程也正式啟動,11月21日,第17步兵團的第一個營到達鴨綠江,戴夫.巴爾少将、炮兵指揮官鮑威爾上校帶領一群人沿路向河岸走去。這是美軍第一個到達中朝邊界的部隊,與此同時,查爾斯·e·比徹姆上校的第32步兵團正在向鮑威爾的第17步兵團的西北部推進,第32步兵團第3營派出一隊34人的巡防隊在上尉羅伯特·C·金斯頓(未來的四星上将)的指揮下到達鴨綠江以南23英裡的薩姆蘇,一直到11月23日感恩節也沒有遇到一個中國士兵,感恩節那天,許多人的的菜單上有烤小火雞配蔓越莓醬、蜜餞蕃薯、水果沙拉、水果蛋糕、肉餡派和咖啡。多伊爾海軍上将給史密斯将軍送來了一隻煮熟的火雞,
在感恩節的第二天,麥克阿瑟來到北韓觀看第八集團軍的進攻。他向媒體宣布,戰争将在兩周内取得勝利,第八集團軍将在日本過聖誕節。為了完成沃克的勝利,麥克阿瑟指令阿爾蒙德執行已經計劃好的向西進攻,以擠壓中國人,11月25日上午,史密斯出席了在X軍團總部舉行的簡報會,概述了X軍團第7号行動指令。他得知他所在的師将于11月27日在木平裡切斷中國軍隊的交通線,然後進攻鴨綠江。與此同時,第七師将繼續向北推進至鴨綠江。兩師相隔近100英裡,第七步兵師完成向鴨綠江的推進。南韓軍隊将從哈壽和清仁地區向中國邊境推進。在後方,由蘇勒将軍指揮的新到達的第三步兵師負責保護元山港口和機場,史密斯的粗略計劃是讓陸戰5團在柳潭裡穿過陸戰5團,然後向西進發。
左邊是海軍陸戰3營指揮官羅伯特·塔普萊特中校,右邊是執行長官約翰·坎尼少校,他在兩周後死于柳潭裡
11月27日開始,氣溫從零下20七-25C下降零下28C-45C,8時15分,擔任助攻的第7團2營沿柳潭裡至武坪裡道路開始向西進攻,基本上沒有遇到抵抗,擔任主攻的第5團2營和第7團3營在1271高地受到頑強阻擊,第7團派出的偵察分隊在西南方向也受到攻擊,這表明大量中國軍隊出現在柳潭裡正面,到了黃昏,第5團和第7團的10個步兵連開始在柳潭裡建立了環形陣地過夜,阿爾蒙特決定從第7師中派出位于鹹興東北的第31步兵團接替在水庫東側的默裡的陸戰隊員,使第5團在柳潭裡與第7團會合,第32步兵團1營由32歲的唐·費斯中校指揮,他于1941年入伍,在82空降師服役三年,在西西裡島、諾曼底和荷蘭戰鬥過,費斯在1221高地低坡上的一間小屋裡建立了他的指揮所。直到第31步兵團指揮官麥克萊恩上校到達。麥克萊恩上校同時指揮31團3營、31團2營(欠E連以營B連頂替)、32團1營和第57野戰炮兵營。
四:陸戰1師的逃跑過程
就在這天夜裡,中國軍隊開始了進攻,中國的号角聲響徹了整個前線,中國89師從西北方向,79師從北方向柳潭裡攻擊,59師則向南山和德洞山遷回切斷美軍退路。中國士兵穿着兩件套的棉服和薄薄的膠底帆布鞋。用連續的緊湊戰鬥群(通常不超過一個連)不斷打擊美軍的防禦,很快89師攻占了1403高地,切斷1271高地第5團2營退路。但攻占1282高地和1240高地後卻沒有攻擊不遠處的炮兵陣地,使得美軍逃過了一劫,承受了巨大壓力的美第5團和第7團協商後決定迅速轉入防禦,第5團團長下令2營後撤到西南山,與左翼第7團3營和右翼第5團3營會合,一夜激戰後才守住了柳潭裡,扼守柳潭裡至下喝隅裡道路的德洞山口的2個美軍連在也守住了陣地,保住了美軍的退路,28日,美第7團才救出了其中1個連,另外一個連在克拉倫斯·科利上尉帶領繼續頑抗。
史密斯乘直升機前往下碣阿裡開設了指揮所,指令陸戰1團向下碣隅裡進攻,指令第7團向南,接着指令第5團協同堅守柳潭裡,但第7團和第1團的行動都失敗了,柳譚裡的美軍隻有空中補給一條路了,28日黃昏,英國海軍陸戰隊第41别動隊、美陸戰1師1團3營G連和第7師31團B連到達古土裡,陸戰1師己被分割包圍在柳潭裡、德洞山口、下喝隅裡、古土裡和鎮興裡,各自處于危險的孤立狀态,28日夜中國軍隊再次發動進攻,雖然美軍損失較大,但還是守住了主要陣地,29日下午13時,陸戰1團團長指令英國道格拉斯.B.德賴斯代爾中校組成一支922人的特遣隊,在29輛坦克的支援下打通古土裡至下碣隅裡的道路,
道格拉斯.B.德賴斯代爾中校
結果被中國軍隊58師阻擊在古土裡以北65公裡處,整個特遣隊141輛車輛沿着道路排成了一排無法動彈,史密斯下令強行突破,但車隊互相混雜,四處被動挨打,先頭部隊的300名步兵和100名坦克兵沖入了下喝隅裡,斷後部隊逃回古土裡,德賴斯代爾中校胳膊上挨了一枚手榴彈碎片負傷,被困的車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保護是路兩邊的淺溝。37歲的陸軍中校亞瑟·奇德斯特是G-4師的助理,也是這群人中的進階軍官,他試圖調轉被截斷的隊伍傳回古土裡,但受傷并被俘。他的位置被詹姆斯·k·伊根少校取代,不久他也負傷并被俘,後傷重死亡,他們還剩下140人,由32歲的約翰·n·麥克勞克林少校代理指揮,
麥克勞克林少校(左)
他是一名功勳卓著的老兵,曾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格洛斯特角和,貝裡琉作戰,麥克勞克林少校試圖派巡邏隊回南方但被擊退了,他把傷員聚集在溝裡,祈禱上天保佑,祈禱海軍陸戰隊的飛機能在頭頂降落。到淩晨2點,美聯社攝影記者諾埃爾和兩名士兵試圖乘坐吉普車逃跑,結果被抓獲。4點30分左右,中國軍隊派了幾名俘虜到麥克勞林的位置,要求投降。麥克勞克林和一名英國海軍陸戰隊員打着白旗前往談判,他孤注一擲,虛張聲勢,假裝中國人想向他投降,但對手給了他10分鐘的時間投降,否則将面臨全面進攻,麥克林少校馬上決定率部投降,在麥克勞克林談判投降時,一些美國士兵和英國海軍陸戰隊員設法逃回到古土裡,據最準确的估計,德賴斯代爾特遣部隊有922名官兵。大約有400人到達下碣石裡。另有300人回到了古土裡。
威廉·f·哈裡斯中校
30日清晨,阿爾蒙德用了2天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他指令陸戰1師去救援長津湖東岸的第31團,四面被圍攻的陸戰1師根本做不到,認清形勢的阿爾蒙德指令放棄長津湖向鹹興後退,史密斯收到指令後下令柳潭裡的第5團和第7團退到下喝隅裡,12月1日9時,美軍開始分成兩股突圍,以第5團3營為先頭的主力沿道路撤退,第7團1營去解救被困在德洞山口的克拉倫斯·科利上尉,12月4日,437人的第5團3營隻剩下194人了,E連的連長菲利普斯上尉陣亡,他的行政官雷蒙德·歐·鮑爾中尉接管了指揮權,最後死在營裡的救助站,第7團第三營營長、二戰飛行員出身的約翰·坎尼少校陣亡,接替他的威廉·f·哈裡斯中校在途中失蹤。他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是帶着槍挂在大石頭上,他的确切命運仍然是個謎
下礙隅裡
但陸戰1師主力成功退入下礙隅裡,從柳潭裡持續四天、長達14英裡的越獄行動結束了。海軍陸戰隊1500人的傷亡中1000人是中國人造成的,其餘的是寒冷造成的。史密斯在他的日志中寫道:“這個團的人……被徹底打敗了。下碣隅裡的美軍有1萬人,1000台車輛,6天的食物和彈藥,還有1座野戰醫院和一個簡易機場,這個簡易機場5天中後送了4312名傷病員,大大減輕美軍負擔,在下碣隅裡,指揮第11海軍陸戰隊團的布勞爾上校聲稱病倒。将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執行軍官楊代爾中校後乘飛機逃離,有很多沒有受傷美軍爬上擔架,把毯子蓋在身上,呻吟了幾聲,假裝是傷員,史密斯不得不派憲兵守在飛機上,沒有醫療證明的機票,任何人都不能登機。
水門橋
12月6日,史密斯将下喝隅裡的全部美軍編成兩個戰鬥群,在拂曉開始突圍,到12月7日半夜時分退到古土裡,下一段是退向10英裡處的鎮興裡,這一段路卻是陡峭難行,3英裡半的地方是著名的水門橋,中國軍隊三次炸毀了這座橋梁,美軍最後空投修複橋梁的預制件修好了它,12月8日開始突圍,行動中沒有遇到阻擊,直到12月10日,中國軍隊才開始阻止美國人撤退,但為時過晚了。12月11日陸戰1師已經逃到成興、興南集合區。至此,美軍東西兩線的進攻徹底垮台,到12月24日,這些部隊都從海上撤回,三八線以北已沒有“聯合國軍"的蹤影了。海軍陸戰隊第7軍墓地登記科科長羅伯特·b·高爾特中士和他的5人小隊和一輛運送陣亡海軍陸戰隊士兵的卡車一起從柳潭裡逃到興南集合區,幾個月後,他回憶道:“那是一個沒有裝備的時代,隻要有可能,你就拼命想從那鬼地方逃出去。
五:第31步兵團指揮官下場
艾倫.D.麥克萊恩上校(左),費斯(右)
由于長津湖的阻隔,美第7師冒冒失失地前進,拉成了一條斷續的長蛇陣,中國軍隊的攻擊重點是第31團戰鬥群,31團團長艾倫.D.麥克萊恩上校,11月27日晚上是在費斯所在的陣地上度過的,他對長津湖以南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黎明時,他傳回自己的先遣指揮所。阿爾蒙德坐着直升機到達費斯的位置,輕飄飄然地告訴費斯,在他面前除了四散的向北方撤退的中國人,什麼也沒有,他應該設法奪回失去的高地。然後又坐将直升機找到艾倫.D.麥克萊恩上校,告訴他,一旦第31步兵團第2營加入該團,就會恢複先前計劃的攻擊。夜間,從湖東裡向北推進的第31醫療連在1221山附近遭到伏擊,這是是道路被切斷的第一個迹象。
這時31團3營和第57野戰炮兵營在新興裡,32團1營則占據長津湖東側公路兩側的高地,11月28日午夜就受到圍攻,新興裡同時也被包圍,中國軍隊240團3營4連在消滅新興裡1100高地山腰處幾個大帳篷的美軍後,繞到向山背後的一個隻有三間房子的小山村,4連一班兩個3人小組,一組掩護,一組攻擊,悄悄接近第一座房子,這時艾倫.D.麥克萊恩上校走出來,看見一隊部隊正沿着大路走來,誤認為4連一班是美軍,剛一喊“那是我的孩子們,”,就聽到了射擊的噼啪聲,好像被子彈打了幾下,他的身體抽搐着跌倒,然後站起來,搖搖晃晃地走着,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
山下的炮兵陣地
4連在收拾完另外兩座房子後越過村莊向山下的炮兵陣地撲去,對着在睡大覺睡袋裡的美軍就是一頓刺刀,并把3營營長威廉·賴利炸成重傷,得知新興裡被圍後,第7師副師長霍茲準将派了一個連前來解圍,但在損失了2輛坦克後退了回去。31團由唐·費斯中校代理團長,得知增援的希望破滅後,唐·費斯制定了突圍計劃,決定帶領三個營向南邊8英處的下碣隅裡突圍,11月30日,中國軍隊不等天黑,下午就開始進攻,費思特遣部隊在新興裡的周邊已經被孤立,與下碣石裡之間沒有友軍。到了午夜,對費斯防線的攻擊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美軍的醫療用品已經完全耗盡。死者已經凍得僵硬了,一排排地擺放着,堆得有四英尺高。
12月1日上午,費斯主動從新興裡向南逃走,大多數越野車和所有不能使用的卡車将被摧毀,所有的補給和裝置也将被摧毀。在執行過程中,對剩餘物資的銷毀是斷斷續續的。大約25到30輛仍在運作狀态的車輛排成縱隊,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載有數百名傷員的卡車車隊,士兵們在周圍高地上一眼就能看見中國人。縱隊在大約11:00時開始向外移動進展緩慢。中國軍隊占據了路障兩邊的高地,迫擊炮彈繼續落下,造成更多傷亡,中國步兵開始向縱隊逼近。前半英裡的戰鬥特别激烈,陣地上的一些士兵開始逃跑,費斯抽出他的手槍把他們趕回來。驚慌失措的美國士兵試圖爬上載有傷員的卡車。被派往側翼高地的步兵開始向大路逃跑,幾輛卡車試圖穿過結了冰的小溪,卻卡在冰上,不得不抛棄,
當夜幕降臨時,縱隊距離下碣隅裡隻有4.5英裡的路程時,一枚手榴彈碎片穿透了費思的胸膛,正好在他的心髒上方,他的手下在卡車駕駛室裡用一條毯子支撐着他的屍體,希望他的死訊不會在縱隊中傳播開來,造成更大的士氣低落。當縱隊奮力向南前進時,中國人有條不紊地繼續摧毀他們的車隊,一輛卡車接一輛卡車,個别士兵和小團體開始逃離縱隊,試圖徒步穿越水庫冰面,費斯支隊原有的2500人,最後有1050名幸存者到達下喝隅裡,但除了385人外都是傷員。這些幸存者随同陸戰隊一起撤到了威興、興南地區。費斯中校的屍體途中被抛棄,2004年才找到骸骨,艾倫.D.麥克萊恩上校的屍體至今沒找到。
六:結語
第二次戰役改變了北韓戰争程序,被列為對世界曆史程序産生重大影響的戰役之一,美軍分成西線和東線,中國軍隊也分成西線和東線,在西線中國軍隊利用美軍一線平推式的“壓路機戰術”的弱點實施戰役穿插,切斷美1軍和美9軍的退路,迫使第8集團軍撤退,動搖了美軍整個的戰役布勢,西線以志願軍第9兵團的敵人與其說是美軍,不如說是嚴寒,第9兵團共計傷亡4萬餘人,其中凍傷減員達3萬餘人(其中凍死4000餘人,美軍凍傷7000多人,凍死極少),嚴寒極大削弱了9兵團戰鬥力,進而無力阻止陸戰1師突圍而去,但也迫使美軍第10軍逃岀長津湖,保證了西線主戰場的側後安全,
美軍在此戰損失了大量參加過二戰,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的中層軍官,不過陸戰1師的全身而退讓史密斯少将成為參戰美軍中唯一沒有被撤職的師長(第九軍軍長軍長約翰·庫爾特少将,美2師勞倫斯·凱澤少将和替補的師長羅伯特-麥克盧爾少将、美騎兵第一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将、美 24 師師長約翰·丘奇少将、美7師師長戴·巴爾少将,美25師師長威廉·基恩少将,這些幾年前還在歐洲和太平洋上打得德國日本軍隊節節敗退的将軍們均被撤職)。當然,史密斯少将的全身而退隻是幸運而已,陸戰1師作戰處長阿爾法●鮑澤上校後來說:“如果中國人擁有足夠的後勤支援和通訊裝置,陸戰1師決不會逃離長津水庫,陸戰1師不過是僥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