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在本鋼冷軋廠,吊車在吊裝鋼卷。 新華社記者 楊 青攝
10月25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三季度資訊釋出會。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實作利潤總額3193億元,同比增長1.23倍。9月份,全國粗鋼日産水準降至近3年來最低值,産量壓減政策見效。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鋼鐵業運作态勢良好,但也面臨市場環境更加複雜、降本增效難度加大等挑戰。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強調,鋼鐵行業要穩中求進,減量發展。
産量壓減見成效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鋼鐵生産國,粗鋼産量占全球粗鋼産量的一半以上。鋼鐵業作為制造業碳排放大戶,已成為我國碳減排的重點之一。
今年初以來,國家在嚴格控制新增産能、加強能源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制定全年粗鋼産量不高于去年的目标以及限制鋼材大量出口的産業政策。随着時間推移,相關政策效果日益顯現。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1月份至9月份,全國生鐵、粗鋼及鋼材産量分别為67107萬噸、80589萬噸和102035萬噸,同比分别下降1.3%、增長2.0%和增長4.6%,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5.1個、2.5個和1.0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一季度粗鋼産量同比增長16%,二季度同比增長8%,三季度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全國粗鋼日産245.83萬噸,環比下降8.45%,同比下降21.2%,比4月份峰值下降24.6%,為近3年來最低值。
“隻要四季度粗鋼日産水準保持在9月份的水準,即可保證全年粗鋼産量同比下降。”中鋼協總經濟師王穎生指出,如果四季度我國粗鋼生産按照9月份日産水準來計算,那麼今年全年的粗鋼産量将在10.3億噸的水準,較去年的10.65億噸減少3000多萬噸。
我國粗鋼産量增速放緩,除了受政策因素的影響之外,與市場需求變化直接相關。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分析指出,我國制造業景氣水準回落,市場需求有所下降。在供給端,随着粗鋼産量壓減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國内粗鋼生産将保持低位運作态勢。在消費端,預計2021年我國鋼材消費需求與2020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在出口方面,今年我國兩次調整鋼鐵産品關稅,展現了國内鋼鐵生産要優先滿足國内需求的政策取向。據海關總署公布的資料,1月份至9月份,全國出口鋼材5302萬噸,同比增長31.3%,其中7月份至9月份連續3個月出口量環比下降,9月份出口492萬噸,環比下降2.6%,比4月份最高值(797萬噸)下降38.3%。
高效益面臨考驗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為鋼鐵業帶來巨大商機。但是,各國經濟恢複程序分化,外部環境風險挑戰增多,國内經濟恢複仍不穩固、不均衡,也令行業運作面臨不确定性。
資料顯示,市場波動較大,鋼鐵生産用主要原燃材料和鋼材價格均逐漸上升,總體水準高于去年。1月份至9月份,進口粉礦平均價格171.67美元/噸、同比上漲72.64%,煉焦煤價格同比上漲57.07%,焦炭價格同比上漲56.88%,廢鋼價格同比上漲36.48%。
1月份至9月份,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值為143.26點,同比上升39.85%。
得益于市場需求拉動,加上企業持續對标挖潛,鋼鐵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資産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據鋼協統計,1月份至9月份,會員鋼鐵企業營業收入52998億元,同比增長42.52%;營業成本46942億元,同比增長39.65%,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2.87個百分點;實作利潤總額3193億元,同比增長1.23倍;平均銷售利潤率為6.03%,同比上升2.18個百分點。9月末,會員鋼鐵企業的資産負債率為61.37%,同比下降1.5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前5個月利潤環比增長态勢,6月份以後,受産量下降、價格回落、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鋼協會員企業利潤環比下降。其中,9月份實作利潤294億元,環比下降10.8%;銷售利潤率為4.74%,環比下降0.68個百分點。
屈秀麗分析指出,資源、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企業降本增效難度增加。下半年以來,在各種措施的作用下,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目前在120美元/噸左右波動,但仍處于高位。同時,煤炭和焦炭供需關系偏緊,價格出現大幅快速上漲。特别是9月份以來,由于電力供應緊張,鋼鐵企業減産、停産增多,企業成本費用都将大幅增加,成本上升壓力短期難以改變,鋼鐵企業盈利水準面臨下降趨勢。
減量提質是關鍵
在低碳發展背景下,鋼鐵業作為能源消耗密集型行業亟待重塑。剛剛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确提出,制定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鞏固去産能成果、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等多項舉措。
一段時間以來,随着鋼市日漸紅火,一些地方和企業鋼鐵産能擴張沖動有所擡頭。今年有關部門已組織開展全國範圍的鋼鐵去産能“回頭看”以及粗鋼産量壓減工作,不斷鞏固提升有關工作成效。
屈秀麗強調,産能産量“雙控”、能耗總量強度“雙控”和“雙碳”目标,要求鋼鐵行業必須減量發展。鋼鐵企業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嚴控鋼鐵産能的決策部署上來,真正轉變發展理念,嚴格執行鋼鐵産能置換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和要求,維護去産能成果,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更新步伐,持續優化和改善産業結構。
“我國鋼鐵業以數量為主的增長方式已逐漸觸及天花闆,而高品質發展的空間無限廣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專家學術委副秘書長陳子琦表示,我國新興産業發展、傳統産業轉型、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以及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标等,都對鋼鐵工業高品質發展提出新要求。鋼鐵工業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等發展的内生動力,發展超級高鐵用鋼、新能源用鋼、大飛機用鋼、綠色抗震建築用鋼、超高強度鋼等新材料、新産品,發展低碳冶金等新工藝、新技術,實作更高水準的供需動态平衡。
中鋼協的消息顯示,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相關規劃和政策檔案正在制定中,鋼協也提出在2030年前、争取在“十四五”期間實作碳達峰的工作目标。中鋼協執行會長何文波日前表示,實作“雙碳”目标,根本上還是要在技術進步上謀出路、在研究開發上下功夫、在技術創新上謀突破;要加速研發體制機制的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經濟日報記者 周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