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诤
7月21日,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北京舉辦全國首映禮。本片總監制焦守雲,總制片人餘音,監制杜聞偉,導演範元,編劇高滿堂,主演郭曉東、丁柳元、嚴曉頻、蔣易、張立等主創悉數出席,現場還原跨越時空的“全家福”。焦裕祿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迹,以及與母親、妻子、孩子間的溫情片段,讓現場觀衆數度落淚打濕口罩,稱贊本片“濃烈真摯”。

首映禮現場,“焦裕祿一家人”合影。
據悉,以家人的視角回顧焦裕祿工作足迹、诠釋焦裕祿精神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改編創作。作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的重點影片,該片由湖北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等聯合攝制,是國家電影局2020年電影精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影片将在7月23日開啟全國範圍點映活動,8月6日正式公映。
《我的父親焦裕祿》海報
郭曉東坦言“自己流淚最多的一部戲”
總監制焦守雲是“人民好書記”焦裕祿的次女。首映禮現場,她首先向此次遭受特大暴雨襲擊,不畏艱險、勇敢抗災的河南家鄉人民表達了牽挂和祝福。對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表達了高度的認可和對主創團隊的感激,“父親在世的時候沒能和我們留下一張全家福,主演郭曉東、丁柳元和幾位小演員用光影圓滿了我們這一份遺憾。” 在首映禮現場,片中焦裕祿一家人依次登台。拍合影時,身材由高到低、錯落有緻,令不少觀衆大呼“神似”。
總監制焦守雲
作為《我的父親焦裕祿》的編劇,高滿堂之前曾創作過反映中原兒女投身革命的曆史劇《大河兒女》。他介紹說此次再度創作河南題材的劇作并不陌生,“焦裕祿的精神為什麼有這麼長遠的穿透力,持續感染着今天的觀衆?我想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好人,我們時代需要這樣的好人,好幹部”。
導演範元上世紀90年代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被告山杠爺》,便斬獲第1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情片獎,他亦憑借該片獲得當屆最佳編劇獎,可謂出手不凡。此番執導《我的父親焦裕祿》,他也是感慨良多,坦言力特别大,“有了衆主創們的支援與付出,才能圓滿地把這部電影呈現給大家。”
現場,範元不吝誇贊焦裕祿扮演者郭曉東的敬業精神,“拍攝醫院彌留還有和母親告别的片段時,他是不吃不喝,到醫院拍戲的時候甚至連睡覺都省了,饒是如此,翻身下床還要再多加兩百個俯卧撐,就為了找焦書記彌留之際的狀态。”郭曉東妻子、演員程莉莎透露郭曉東為了深入角色做準備,節食鍛煉3個月掉秤30斤。
導演範元
在郭曉東之前,李雪健、王洛勇等知名演員,都在影視作品中塑造過焦裕祿的光輝形象。說到此番自己的表演,郭曉東誠惶誠恐,坦言這是自己流淚最多的一部戲,“我所做的一切都為了不愧對‘焦裕祿’這三個字。”河南籍演員張立也在現場表達了對焦裕祿的崇敬,“能參演焦裕祿的故事,作為演員來講,這輩子是個榮譽。”
郭曉東
再現“焦書記”光輝一生
1990年,峨眉電影制片廠導演王冀邢執導了電影《焦裕祿》,該片由李雪健主演,上映後備受好評。時隔31年,峨影導演範元又推出了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可謂是峨影傳承焦裕祿精神的又一力作。影片從“一名黨員”“一位幹部”“一個親人”三個不同的角度,從焦裕祿“洛礦建初功”“蘭考戰三害”“博山生死别”三個時期全面立體回顧了焦裕祿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在首映禮結束後的交流環節,影片中被焦裕祿救下的孩子原型、現任蘭考焦裕祿紀念園副主任的張繼焦也在現場追憶了蘭考人民對焦書記永遠不變的懷念。“他老人家去世以後,蘭考36萬人民群衆除了老人孩子去不了的、外出逃荒的,下葬那天大約有将近15萬人到場,不到三華裡的路,老百姓跟着焦書記走了兩個半小時,哭聲震天。”一生無數次向人講述焦書記感人故事的張繼焦,每每提起過去依然眼含熱淚,“這個電影我已經看過兩次了,每看一次都掉淚。”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