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旋妮
審稿主任|探長
(共168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孩子們的内心世界總是奇奇怪怪的,有時候非常單純,到一眼就看透的地步;有時候卻會複雜化,情緒來得讓大人都摸不着頭腦。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引言</h1>
對大人來說,一般是很難判斷孩子們的心理活動的,但是從他們簡單的肢體動作,也能用來大緻判斷出他們的情緒。
其中有一種最簡單的性格評估方法:
隻需要他們睡着以後觀察一下“睡姿”,就能簡單的大概做出評測了。
★孩子的睡姿和心理變化有關
此前,英國某大學心理專家研究指出,人的心理、性格和睡姿有着緊密的聯系。
并不難了解,在睡眠的時候,人的身體處于無意識的放松的狀态下,會輕易的把内心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這種狀态往往是真實的,沒有經過掩蓋的。

►“蜷縮成一團”睡姿,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睡覺的時候,孩子如果出現了保護的姿勢,側面也能說明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這種環抱自己的姿勢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的這種行為,一定要及時警覺,多抽時間和孩子聊一聊。家人的陪伴會對他們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對他們來說,家長的關愛才是目前為止最有安全感的。
►“開放式”睡覺姿勢,家長不用特别擔心孩子
如果孩子睡覺的時候非常随意,看上去一點都不擔心外界的變化,甚至是“四仰八叉”“左蹬右踹”的話,那麼這類孩子,他們日常會是非常輕松且無憂無慮的。
有這樣随性灑脫的生活,說明他們的身心非常的健康陽光,家長就不需要過于擔心,即使是他們遇到一些小挫折,也會很快地站起來,開朗的面對,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比較樂觀。
是以看到這樣的睡姿,家長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這同樣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孩子“趴着睡覺”也是一種明顯的特征
剛出生的孩子,經常喜歡趴着睡覺,這是一種生來就有的本能,像青蛙一樣的睡姿,是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的方法,但是容易造成呼吸受阻。
剛開始的時候,這隻是一種本能,随着年齡越來越大,就會自然的改掉這樣的習慣。如果年齡增大,孩子仍喜歡這樣睡覺,就可以大概判斷出孩子的性格會偏向于内向一些。
平常家長可以多觀察孩子是不是不太愛說話,是不是在慢慢減少和外界的交流,不喜歡接觸别人。因為這類孩子的内心往往比較柔弱和敏感,不會輕易向别人展示和吐露心聲,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主動去了解和行動。
►看到孩子“側卧”的睡姿,就要警覺起來了
可能在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有側卧的習慣,是以家長看到孩子側卧睡覺,也不會有什麼想法,似乎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其實裡面大有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這類孩子往往比較溫和,平易近人,他們在生活中總是沒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處理起來也會畏首畏尾,猶豫不決。
是以果斷是他們身上最不容易被看見的特質,他們容易盲目跟随别人,很輕易的被别人改變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側卧睡覺,可以注意平時要多誇獎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形成一定的判斷能力,遇事情獨立解決,這樣孩子才會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他人幹擾。
這是從性格上面來分析的,除了性格原因,經常性的側卧睡姿也不利于血液流通。
“左側卧”對于心髒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不及時調整睡姿,進而也可能導緻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如果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異樣,家長們要及時做出行動。
●一方面要加強疏導和溝通;
●另一方面也要糾正他們的睡姿。
從兩方面入手,調整孩子的性格以及發展方向,助力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孩子的睡姿千奇百怪,而且很多寶媽也會發現,孩子在每個階段的睡姿都不一樣,如果孩子睡覺的時候很沉,身體發育并沒有什麼異常,那麼就不需要過于在意。
而睡姿和性格隻是存在一定的關聯,并非絕對,家長也不必将兩者直接關聯起來,甚至給孩子貼标簽。還是需要平時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從語言上來更準确的了解孩子,進而達到更有效的教育。
辣媽語錄:
觀察孩子的睡姿是一門學問,尤其是通過他們的睡姿來簡單地了解他們的内心世界,更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隻有懂得讀取孩子的肢體語言,才能夠更好地接近他們的内心世界,并且對症下藥,及時作出行動。在細節處把握住時機,才是考驗媽媽們的耐心和細心的時候,希望寶媽們都可以培養出健康優秀的孩子。
家長們,你家孩子的睡姿屬于哪一種呢?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