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徐可越】26日,在第十七屆“北京-東京論壇”安全分論壇上,中日兩國專家學者就近期熱點問題展開一場“雲讨論”。對于日方提出的三大疑問,中方統統“接招”,有理有據,全部回答。

與會嘉賓參與讨論對話 攝影:邢曉婧
日本前航空自衛隊教育集團司令官(空将)小野田治在發言中稱,日中在包括台海問題在内的交往并不如意,中國海軍和空軍近期的頻繁行動讓人看到中國軍隊的水準有了大幅提升,但日本和美國也由此對台海局勢的緊張感到擔憂。
小野田治向中方發問稱,兩岸關系在台灣地區前上司人馬英九時期取得進展,但現在中國政府似乎不願和蔡英文當局打交道,他對此表示困惑。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進階顧問姚雲竹回答了小野田治的疑問,她說,大陸之是以沒有積極回應蔡英文當局,重要原因在于其不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等于抽走了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而和一個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台灣地區上司人交流,等于在為“台獨”勢力打氣、支援“台獨”勢力的分裂行動。
在談及台海局勢時,有日方嘉賓表示,如果美國明确表示要“保衛台灣”,日本是否要跟美國一道?是否要和台灣在防衛方面加強合作?日本恐将面臨兩難選擇。
對此,當日參與讨論的一位中國安全問題專家質疑說,日本的國家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有着很大差别,日本應保持自身獨立性。假設日本一定要加大在南海、台海問題上的介入力度,應該研判憑借其自身能力能否支援?投入的結果是否符合自身的安全利益?劉華還說,引入域外國家介入地區事務所消耗的資源,能否赢得真正的安全與穩定也值得深思。
不過,針對中方對于日本獨立性的質疑,日本前自衛艦隊司令官(海将)香田洋二發表不同意見稱,在中國人看來,日本好像就是美國的“小跟班”,實際不是這樣的,強調“日本是獨立的國家”。
随後,日本自衛隊前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抛出疑問稱,新加坡軍隊在台灣訓練,中國政府卻沒有對新加坡進行強烈反對,這是為何?
姚雲竹解釋說,這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因為沒有陸軍基地,新加坡長期租用台灣的軍事基地進行陸軍訓練,這種訓練是單方面的,并非與台灣軍隊合訓。第二,這項行動始于新加坡建國後不久,有較長曆史,中新兩國之間對此存在默契。
近期西方多次對中國發展高超音速飛彈技術表達擔憂,在論壇上,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系教授神保謙再次提及此事,追問中方近期試射“高超音速武器”到底出于何種目的。
當日出席安全分論壇的一位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詳細解答說,中國外交部已作出回應,此前試驗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試驗,用于驗證航天器可重複使用技術。實際上,日方所關注的“高超音速武器”也并非一項突然出現的技術,至少已有20餘年曆史,其出現背景與當年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有關。美國政府原本計劃發展可攔截核武器的防禦系統,但因耗費昂貴,轉而研發一種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目的是讓對手無法防禦。
這位軍事專家透露,目前已知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有此項技術,印度也在發展。對于日本這樣科技先進的國家而言,想要開發完全沒有問題。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了,美國、日本等國應該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故意拿出來炒作讓人感到“費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25日的讨論活動中,中日之間火藥味十足。而今天這場論壇中日雙方既談及了争議問題,又保持了較為輕松的氛圍。
日本中曾根和平研究所理事長藤崎一郎作為安全分論壇的日方主持,在會議開始便提議雙方不再贅述已知分歧,将讨論重點放在如何去尋找新的合作領域。
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雙方同意妥善處理沖突分歧,防止發生意外沖突,堅持和平解決争端。同時,進一步充實與強化包括海空聯絡機制在内的危機管控機制,建構建設性安全關系,就地區安全保障問題展開磋商。
在論壇上,香田洋二回憶了過去和中方交往的故事,引起強烈共鳴。他至今記得2007年11月,曾和中方人士從傍晚五六點鐘一直喝酒喝到第二天淩晨兩點半,醉的不省人事,但卻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此外,中日雙方共同表達了今後仍要保持交流和對話,盼望疫情結束之後盡快實作互訪,并約定有機會一定要當面“喝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