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點滴也就是經過靜脈滴注向體内輸入注射液,能快速緩解症狀,縮短病程,減輕身體所疼痛的痛苦。不過在打點滴期間易出現多種問題如打點滴時氣泡進入、回血、拔針後淤青等,不妨一一來盤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關于打點滴常見的問題有哪些?</h1>
1、打點滴時氣泡進入是否有危險
通常大氣壓小于血壓,是以空氣難以進入體内,現如今大部分是密閉式打點滴,安全性較高。即使氣泡跟随液體壓力進入靜脈血管也不用太擔心,幾乎不會影響生命安全。研究發現,短時間體内進入100毫升以上的空氣才會威脅生命。
2、打點滴回血是否有害
打點滴針紮進入血管時有回血現象不必太擔心;打點滴期間出現回血,很有可能是打點滴部位太高而造成壓力不足,隻要稍微降低打點滴部位就能恢複;輸完液後沒有及時更換藥物或拔針,同樣也易出現回血,還需立即呼叫醫生處理。
3、是否能調快點滴速度
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和藥物種類來調整打點滴速度,不能自行調快。尤其是老年人打點滴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增加心髒承受的負擔。某些特殊藥物需嚴格把握滴速濃度,若擅自調整可能威脅生命健康。
4、拔針後淤青原因
輸完液拔針後,錯誤地按壓止血方法可造成淤青和滲血。刺入皮膚和血管的針眼位置不一樣,隻是按壓皮膚針眼,沒有按壓血管上的針眼,就有可能導緻淤青。是以應掌握按壓的方法,先把雙手洗幹淨,用中指壓蓋針眼的紗布,食指和無名指分别按壓靠近手腕和遠離手腕的一端,三個手指平行加壓3~5分鐘,不能用力揉搓。
5、打點滴時手鼓起來的原因
打點滴時手上有鼓包,或是藥液沒有進入血管,藥液外漏在皮下所引起的。這種情況下應第一時間關上打點滴器上的開關,由專業護士來處理,通常需拔針後再重新紮針。拔針後手鼓起來的地方不能揉搓,以免讓問題進一步惡化。
6、打點滴時胳膊疼痛的原因
某些藥物對血管有刺激性,打點滴時可使得靠近針頭的血管疼痛,如含鉀的溶液可刺激血管,這種情況下應在醫生指導下減慢點滴速度,同時對局部熱敷。若胳膊疼痛劇烈且難以緩解,還需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必要時需口服止痛藥。
溫馨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打點滴并不一定讓疾病好的快,最多是讓藥物起效快,不過就會帶來很多不良反應,如過敏和休克等,是以非必要情況下不能主動要求打點滴。随着天氣轉涼,不少中老年人自行去醫院打點滴,認為打點滴能疏通血管,然而打點滴根本不會讓血管更暢通,也無法降低患心肌梗死和腦梗死風險,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另外,部分人認為打點滴能補充氨基酸和葡萄糖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起到強身健體效果,然而通過打點滴補充營養隻适合經胃腸道吸收營養有障礙的患者,普通患者不能通過打點滴來補給營養。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