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的百年奮鬥主題: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作者:曲青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黨的百年奮鬥曆程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系統總結,對黨的百年積累的曆史經驗作了高度提煉和精辟概括,特别是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全新命題,這就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對我們全面了解和準确把握黨的曆史,深刻感悟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一步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隻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複興的意義;隻有經曆過苦難的民族,才對複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長期走在世界前列,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但是,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從近代開始,中國陷入了落後挨打的境地,掙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中,中國人民是帶着自己的首都被八國聯軍侵占的屈辱進入20世紀的。

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實作民族複興的向往和追求。為了拯救民族危亡,實作民族複興,億萬人魂牽夢繞,幾代人上下求索,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争。但是,中華民族追求夢想、期盼複興的道路充滿艱辛和曲折。從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到義和團運動,中國人民的一次次努力和奮起抗争都失敗了。孫中山上司的辛亥革命,是中國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也未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在這一系列艱辛探索中,各種“主義”、各種“方案”都嘗試過了,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有感》詩中寫到“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道出了無數仁人志士的愛國之情和憂國之心。

近代中國曆史表明,舊式的農民戰争和軟弱的資産階級革命都不可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更不可能承擔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

中國共産黨成立後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甯主義同中國勞工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程序,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中國勞工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産黨是在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接續探索和努力遭到失敗後,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中國共産黨這個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一登上中國政治舞台,就以從前中國所有政治力量不曾有過的姿态和面貌出現在中國人民面前。“中國共産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确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因為有了中國共産黨,從此中國人民的精神狀态開始由被動轉為主動,中國社會的發展就改換了方向,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為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鬥争、勇于勝利。為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曆史主動、錨定奮鬥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堅定前行。為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前仆後繼、浴血奮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牢記和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成為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曆史的一條紅線。

中國近現代曆史180多年,其中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占了100年。我們黨的百年奮鬥曆史是中國近現代曆史中最為可歌可泣的壯美篇章。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劃分為四個曆史時期,這四個時期的主要任務都是圍繞着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主題來展開的。這四個曆史時期分别是: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建立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黨肩負的曆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完成救國大業。“革命”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從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黨肩負的曆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完成興國大業。“建設”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從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黨肩負的曆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擺脫貧窮、實行改革開放、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富國大業。“改革”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從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個時期,我們黨肩負的曆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推進和将在本世紀中葉完成強國大業,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複興”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從黨的百年曆程的四個曆史時期,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貫通黨的百年曆史的主題。

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程序中的曆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刻的曆史思維、深邃的曆史眼光和深厚的曆史智慧,在講話中集中闡述了中國共産黨百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程序中,創造出的四個偉大成就,形成的四個曆史性辨別,向世界作出的四個莊嚴宣告,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程序中标定的黨的四個曆史時期的重要曆史地位。

創造了四個偉大成就。四個偉大成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努力、接續奮鬥而創造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為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先後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我們經過北伐戰争、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作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颠覆破壞和武裝挑釁,實作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作了一窮二白、人口衆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我們實作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确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戰勝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作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曆史性轉變,實作了從生産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作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曆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上司,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内法規體系,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明确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戰略安排。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一百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将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

形成了四個曆史性辨別。四個偉大成就是在黨的四個曆史時期取得的。在四個曆史時期,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曆史條件,依據我們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要完成的不同曆史任務,形成了四個曆史性辨別。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鬥争、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

向世界作出了四個莊嚴宣告。四個偉大成就,以雄辯的曆史事實,向世界作出了四個莊嚴宣告。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從四個莊嚴宣告可以得出這樣一些基本結論,這就是:“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上司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這是黨和人民從曆史中得到的真理性認識,展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曆史與邏輯的辯證統一。

四個偉大成就和四個莊嚴宣告見證了中國共産黨百年的光輝曆程,标定了黨的四個曆史時期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程序中的重要曆史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