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文|格瓦拉同志

納粹德國投降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紐倫堡審判戰争惡魔希特勒手下的軍政要員們,其中有12位罪大惡極者被判處絞刑,除行刑前畏罪自殺的戈林和被缺席審判的鮑曼外,有10位納粹戰犯在1946年10月16日正式行刑。其中,最後一位走上絞刑架的戰犯,是靠出賣祖國奧地利而發迹、因瘋狂迫害猶太人而臭名昭著的納粹德國外長阿圖爾·賽斯-英誇特。

01 賣國求榮

賽斯-英誇特,1892年生于奧匈帝國的摩拉維亞(在今捷克境内),15歲時跟随父母移居首都維也納,之後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法律專業。一戰爆發後,賽斯-英誇特應征入伍,先後在俄國、羅馬尼亞和意大利境内作戰并負傷,并在養傷期間完成學位。一戰結束後,賽斯-英誇特成為一名律師,因為崇拜原是奧地利人的希特勒,最終在1931年跟德國納粹黨建立起密切聯系,并成為納粹黨在奧地利分支機構的負責人。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賽斯-英誇特半身照

希特勒緻力于統一同源同種的德國和奧地利,上台伊始便對奧地利進行各種威逼利誘,并唆使賽斯-英誇特率領納粹黨徒在維也納等地舉行暴動,甚至指使納粹分子在1934年7月暗殺了不肯合作的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行為甚是嚣張。陶爾斐斯遇刺身亡後,許士尼格上台執政,出于穩固國内局勢的需要,不得已任命賽斯-英誇特為不管部長,3年後又改任他為國務顧問。

1938年2月,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會議上以軍事行動相要挾,迫使許士尼格讓賽斯-英誇特主管奧地利保安部和内政部,并同意德、奧保持特殊關系,想借此加速推進兩國的合并。由于奧地利實力孱弱,加之向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列強求援無果,許士尼格遂以無力抵抗德國入侵為由辭職,總統米克拉斯在希特勒的逼迫下不得已任命賽斯-英誇特為總理。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奧地利群眾歡迎進入維也納的德軍

同年3月12日,即賽斯-英誇特出任總理後的第二天,便向柏林發出電報請求德軍進入奧地利以維護該國社會秩序的穩定,此舉使德軍入侵奧地利的行動合法化。次日,由于賽斯-英誇特施加的影響,國會迅速通過奧德合并法案,但米克拉斯總統拒絕簽署并辭職。然而,米克拉斯的舉動并不能挽救奧地利早已注定的命運,賽斯-英誇特施在希特勒的支援下繼任總統,并迅速簽署合并法案。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賽斯-英誇特與希特勒

1938年3月15日,德奧合并法案正式生效,德國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吞并奧地利,英法意等列強對此依然采取默視态度。随後,希特勒作為祖國的征服者跟随德國占領軍進入維也納視察,真是頗具諷刺意味。德奧合并後,賽斯-英誇特因賣國“有功”,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東部邊疆區總督,并被授予黨衛軍将軍頭銜。而在此前不久,賽斯-英誇特已經公開加入德國納粹黨。

02 罪惡滔天

由于德奧兩國的“和平”合并,賽斯-英誇特深得希特勒的青睐,而他也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納粹暴君的信賴。在擔任德國東部邊疆區總督1年多的時間裡,賽斯-英誇特多次與保安警察和黨衛軍保安勤務處合作,血腥鎮壓奧地利境内的反納粹人士,将猶太人從奧地利趕往德國東部并沒收他們的财産,最終将他們投入集中營屠殺。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乘坐“死亡列車”前往集中營的猶太人

德奧合并後,希特勒又開始推行肢解、侵吞鄰國捷克斯洛伐克的計劃,但在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有鑒于此,賽斯-英誇特主動替主分憂,在1939年3月前往普雷斯堡,對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自治邦斯洛伐克進行遊說,成功地說服其内閣宣布獨立,此舉對捷方來講不啻于重大打擊,并導緻它最後對德國的不戰而降。兩個月後,賽斯-英誇特“因功”升任德國不管部長。

1939年9月,在德軍攻入波蘭沒多久,賽斯-英誇特便被任命為波蘭南部德國占領區的行政長官。同年10月12日,即德蘇聯手滅掉波蘭6天後,賽斯-英誇特又升任波蘭總督府的副總督。波蘭總督府負責管理除直接并入德國和淪為蘇聯占領區之外的其餘波蘭領土,包括華沙、盧布林、拉多姆和克拉科夫4個大區,而對這些地區的管理,正是德國進行侵略戰争的生命攸關問題。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被押往德國的波蘭勞工

當時,擔任波蘭總督的是漢斯·弗蘭克,此人是臭名昭著的納粹黨徒,上任伊始便公開宣布:“波蘭人應該成為德意志帝國的奴隸”。任職期間,弗蘭克強制推行經濟壓榨政策,強征100 多萬波蘭人到德國充當勞工,并殘酷迫害、屠殺波蘭社會精英。與此同時,弗蘭克還積極推行滅絕猶太人的計劃,至少使300 萬猶太人遭到殺害。在此期間,弗蘭克得到副手賽斯-英誇特的積極襄助,共同犯下一連串令人發指的罪行。

1940年5月,在黨衛隊首領、蓋世太保總管希姆萊的強烈推薦下,賽斯-英誇特出任荷蘭總督。賽斯-英誇特到任後,大力扶植“荷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并授權該政黨建立輔警組織,用以取締其他政黨、逮捕前政府官員。與此同時,賽斯-英誇特還與地方黨衛軍的進階首腦和警察頭目合作,槍殺因觸犯占領當局而被逮捕的人質,并把一切涉嫌敵視占領政策的人員送入集中營。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擔任荷蘭總督時期的英誇特

跟在波蘭任職期間的做法一樣,賽斯-英誇特對荷蘭實行最大限度的經濟壓榨和财産搜刮政策,并強征50萬荷蘭人前往德國充當勞工,而在迫害猶太人方面,他更是“輕車熟路”。根據紐倫堡審判公布的罪狀可知,賽斯-英誇特在擔任荷蘭總督的5年時間裡,把猶太人的财産洗劫一空後,将大約12萬人集體押送奧斯維辛集中營進行屠殺,而該國猶太人的總數也不過14萬人而已!

03 死有餘辜

希特勒自殺後,升任外長的賽斯-英誇特曾幻想跟英美媾和,借此來保住狗命,但他犯下滔天罪行,當然不能逃脫正義的審判。納粹德國投降後,賽斯-英誇特被盟軍逮捕,不久被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作為A級戰犯被指控犯有反和平密謀罪、侵略計劃與實行罪、戰争罪及反人道罪。經審理,法庭認定除反和平密謀罪外,其他三項罪名全部成立,并依法判處賽斯-英誇特絞刑。

最後被絞死的納粹戰犯,請德軍滅掉祖國,将12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

絞刑架上的賽斯-英誇特

或許早有心理準備,是以等到判決公布後,賽斯-英誇特相當淡定地說:“絞刑……嗯,綜觀全情,我不期待會有什麼不同,無所謂。”1946年10月16日淩晨,10位納粹戰犯被執行絞刑,經過抽簽,54歲的賽斯-英誇特最後一個走上絞刑架。就刑前,賽斯-英誇特平靜地說道:“我希望我的死是二次大戰悲劇中的最後一幕,也希望在大戰中學得教訓使和平應該存在人與人之間。我相信德意志!”

參考文獻

威廉·夏伊勒(美):《第三帝國的興亡》,世界知識2015年版。

理查德·奧弗裡(英) :《第三帝國圖文史》,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利德爾·哈特(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