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08年突發的汶川大地震嗎?
僅僅幾秒鐘的時間,目之所及處頃刻間化廢棄墟,一時間上演無數生離死别。

而十二年後的今天,在冠狀病毒肆虐過後的當下,小妹想将這部電影分享給大家:
天災過後,總有一朵名喚希望的花在廢墟之上綻放,而這一次将伴着橄榄的香味以及愛情的清新與憂傷——
《橄榄樹下的情人》
在電影裡,樹常被用來描繪浪漫。
有時你根本不用了解劇情,僅憑一幀畫面便能領會影片所傳達出的情意,就如下面這幅《怦然心動》的海報一樣。
海報中出現的事物往往都有着含蓄的暗喻。
而實際下,大多數的浪漫都發生在樹上,至于發生在樹下的——
尤其是像今天介紹的這部片子裡隻有女主一人出鏡的情況,那就隻能跟孤獨挂鈎了。
但是顯然,這部片子是不同的。
首先情感載體便與衆不同,既不是歪脖子樹,也不是山楂樹,更不是枯樹,而是一大片生機勃勃的橄榄樹林。
劃重點!橄榄樹象征和平,勝利,希望,且生命力極強,能夠适應各種不同的生存環境,象征着頑強的拼搏精神。
而這正與影片的拍攝背景相得益彰:導演阿巴斯帶着電影攝制組來到一個剛剛經曆過地震的小村莊裡進行電影《生生長流》的拍攝。
這部影片的美譽度想必不用小妹過多贅述,因為大家随便一搜後面就跟着一長串評語。
不誇張地說,《鄉村三部曲》随便拎一個出來都可以秒殺97%的災難片。
其二:橄榄樹是堅強和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永遠。
永遠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浪漫的愛情,而這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橄榄樹下的情人》,也是唯一一部主打愛情的影片。
愛情電影總會讓有情人在樹下約會,但若是隻一人,那很大程度是在營造孤獨了。
然而非也非也,因為影片的男主角,就藏在那橄榄樹林的某一處,他又想幹些什麼呢?
啧啧啧,想歪了吧,把思緒都收回來,沒有狗血,沒有三角,這隻是一個窮小子堅定追愛的故事。
無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這個故事幹淨得像山泉水。
在阿巴斯的鏡頭下,這個邊遠村莊擁有着如詩如畫的美景,别具特色的世故人情,男女主的愛情就在此間緩緩鋪展開來。
故事展現的這般淡遠,骨子裡卻始終藏着暖意下一絲說不清的悲涼。
沿途的人物與廢墟,記錄着地震過後人們強大的恢複力,也展現着生命曆經磨難後最本質的頑強。
男主侯賽因和女主塔赫莉在片中飾演新婚夫婦,但二人并非因戲結緣,而是久别重逢,侯賽因早已對塔赫莉傾心。
早在之前,侯賽因還是個窮小子,塔赫莉還是個富家女時,侯賽因便已經向塔赫莉傾訴了衷腸。
但愛情的小火花還沒來得及在塔赫莉面前蹦跶兩下便被塔赫莉的家人扼殺在了搖籃裡。
地震後,塔赫莉失去了父母與房屋,和年邁的祖母相依為命。
說來也是戲劇,這件不幸的事情反而讓侯賽因從另一方面感受到了兩人之間出現平等的可能,
是以侯賽因再無顧慮,對塔赫莉再次展開了迅猛的攻勢。
全片看下來,《橄榄樹下的情人》不僅是一部愛情電影,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題與象征也是多層次的,絕境與新生,婚姻與愛情……
在片場兩人的對手戲一次又一次的NG後,侯賽因終于忍不住開始細細分析塔赫莉不接受自己的原因。
文盲、沒有房子、祖母不同意……
這些選項的出現也在一定意義上為我們展現了整個社會對婚姻的普遍認知。
男性作為社會的主力力量,不僅需要有養家的本領,還需要有房子讓女方托付終身,還得有知識進行下一代的文化傳承。
除此之外,借侯賽因委屈憋悶的口吻,講述了一個愛情誤區——
善良、謙讓、尊重女性等品質相對于物質條件來說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影片中,在導演私下調解侯賽因與塔赫莉情緒時,侯賽因對導演所說的話讓小妹記憶十分深刻——
“我想不應該總是富人娶富人,文盲娶文盲,假如識字的人與不識字的人結婚,富人娶窮人的話,這樣會比較好一些,無家的人和地主結婚,大家都可以互相幫忙,我認為這樣比較好。”
天真嗎?天真,但仔細一想是真的很有道理,隻可惜,能抵擋誘惑保持本心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利益當下的社會,少年般真摯純粹的感情更顯得彌足珍貴。
侯賽因為了塔赫莉放棄了他認為賺錢的木匠活,哪怕路遇障礙,拍戲強制用水泥道具時也不退讓分毫,
卻肯為了二人的小屋而重拾技藝,去裝修房子。少年擡頭望着姑娘時,眼中滿滿都是對未來生活的希冀。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句,全片中侯賽因與塔赫莉除了拍戲之外從未說過一句話。
唯一的對話隻發生在二人飾演新婚夫婦時,至于那NG了好幾次的戲份完全可以大膽猜想是為了給彼此更多的相處時光。
或許有過災難與死亡的陰影,才會更加明白生命的珍貴。
拍攝結束後,侯賽因提着水桶便朝着前方捧着花的姑娘追了過去,沒有飛蛾撲火的決絕,亦沒有死纏爛打的惹人厭。
侯賽因就這樣一路跟在塔赫莉身後,絮絮叨叨地說着,讓對方明了自己的心意。
真好,浮躁的當下,還有這般細水長流的追愛過程,倒是真讓小妹品出了一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意來。
塔赫莉,這個原本富貴人家嬌養的女兒,沉靜美好的外表下有着一顆執拗的心,一旦認定,絕不反悔。
是以她在片場會為了一件衣服,一句“先生”的稱呼和負責人發生頂撞,隻因為當地的風俗是隻有妻子才會叫丈夫先生。
她不會輕易說出口,因為一旦出口,便是一輩子。
片場腼腆害羞的男孩在田野追尋的路程中蛻變為一個努力追求心中所愛的男人,他期待着女孩的回應。
兩人一前一後在鄉間的羊腸小道上穿梭,侯賽因從未想過攔路逼問,而塔赫莉亦是從未回頭也未曾停下,卻也始終沒有加快步伐。
二人的相處足夠質樸且詩意,而這些小細節也讓人在觀影過程中,心緒随着情節起起伏伏。
随着侯賽因最後狂奔回來的身影,影片在此劃上了句号,這個在平淡中娓娓道來的故事,結局如何,未曾可知。
所幸人生路還長着,無論塔赫莉答應與否,他們都在用誠懇的心去勾勒一個未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小妹願意相信,經曆過生死的二人,想必不會辜負橄榄樹下的這場相遇。
春天到了吧,世界正在回春,希望正在到來,陰霾之下,所有的人間美好,都将于此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