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牙偷獵
瘋狂的非洲象牙偷獵活動,觸目驚心,之後會産生什麼樣的惡果呢?
1-非洲象(公)2-非洲象(母);3-亞洲象(公)4-亞洲象(母)
在我們的印象中,非洲象不論公母,都長着長長的象牙,而亞洲象隻有公象這樣,母象雖然也長,但是不會外翻露出來。相比于亞洲象,非洲象面臨的境遇看起來要惡劣得多,在瘋狂盜獵象牙之後,非洲象開始選擇不長牙,這是怎麼回事?正常情況下,象牙對于非洲象的生存而言十分重要,有象牙它們就可以挖地下水或者剝樹皮,這是它們的飲食組成。但是如果外部生存環境惡化,有象牙就可能被獵殺,對于它們而言,生存意味着放棄象牙這種得力的取食工具。
01
莫三鼻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内,一頭無牙非洲母象在保護她的家庭
按理說,非洲大象不長牙,這事十分罕見。但是,在特定區域,非洲象不長牙的比例遠遠高于平均水準。有一項研究顯示,在上世紀70年代,非洲莫三鼻克的戈龍戈薩國家公園裡生活着大約2500頭非洲象,結果航拍發現:大約18%的大象兩隻象牙都沒有,9%的大象缺一隻象牙。之後的1977年,莫三鼻克爆發内戰,對大象種群的監測和調查直到2000年才恢複,結果觸目驚心,此時國家公園裡隻剩下不到250頭非洲象在戰争中幸存下來,但是超過50%的非洲象不再長象牙,相當于戰争前的3倍。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人們禁不住懷疑兩件事——一是戰争期間當地嚴重依賴象牙貿易獲得資金,二是大象從這裡遷徙外逃。
02
跟蹤研究發現一個突出的現象:不長牙的大象都是母象。這又是怎麼回事?為了探究根源,隻能從戰争之後幸存下來的大象生産的第一代去研究,看看它們還有它們的父母是否有象牙,研究結果很意外:
(1)幸存的無牙母象所生的小公象都長象牙,但是所生的小母象有50%随母親不長象牙。
(2)對整個象群而言,母象生的小象是公還是母機率幾乎相等。但是,對于無牙母象而言,所生的孩子中三分之一的是小公象,三分之二是小母象。
這是為什麼呢?根源還是在突變的無牙基因上面。母象和人類一樣,都攜帶兩條X染色體,而無牙母象的兩條X染色體中,有一個會含有突變的無牙基因,另一個則正常,除了這一點,大象的健康似乎沒什麼影響。對于公象而言,它們的X、Y染色體都是正常的。
因為所生的小母象中,如果同時繼承了父母正常的X染色體,她還會長出象牙來,如果繼承了母親不正常的X染色體,就不再長象牙。但是對于小公象而言則不是這樣,如果它繼承了父親的Y染色體和母親不正常的X染色體,那麼它們根本等不到出生,就會胎死腹中了。這樣看下來就能解釋上面小象性别比失衡的疑問了,公母之比将從2:2變成了1:2。
研究人員發現無牙母象非正常的那個X染色體,有兩個基因可能會導緻不長象牙,分别是AMELX 和 MEP1a,其中AMELX基因與大象的牙齒發育有關。如果任由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在理論上,非洲象種群中的無牙比例将會越來越高,由于正常公象的比例逐漸降低,這個種群會不會逐漸消亡?這是人們擔心的事情。
03
不過人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因為自從1994年以來,在莫三鼻克的的非洲象種群數量呈現逐漸增加的态勢,而且還有一個好的現象——雖然無牙母象存在,但是它們的生育能力不如正常有牙母象,是以長期來看,非洲象的無牙率卻在逐年降低。這樣看來,在莫三鼻克的戈龍戈薩國家公園裡的非洲象,無論公母,有望逐漸恢複往日有牙的輝煌。
04
雖然我們對非洲象重長象牙這件事抱有樂觀态度,但是偷獵現象依然存在,不可否認這是導緻非洲象“政策性”選擇不長象牙的因素之一,不論象群聰明與否,也不論它們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放棄生長象牙。有句公益廣告說得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是以@工程師天張強烈呼籲,同為地球上的生靈,善待每一個種群,不再消費象牙制品,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