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秋日的喀喇昆侖山脈,早早地披上了銀裝。風雪中,數輛炮車昂首向天,挺立在海拔5400多米的某訓練場上。
随着信号彈拖曳着尾焰劃破長空,新疆軍區某合成團“敢打敢拼刀尖子連”炮陣地上火光四起,某型新式自行榴彈炮首次實彈射擊拉開序幕。
“首發命中!首群覆寫!有效毀傷!”看到炮彈精确命中目标,該連連長李雨墨難掩喜悅之情。走下訓練場,他向記者介紹,連隊誕生于直羅鎮戰役的烽火硝煙中,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陝甘甯邊區三邊遊擊隊一部。數年間,先輩們與敵奮勇作戰百餘次,有效抵禦了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連隊由配備大刀長矛的遊擊隊轉型為騎兵連。
在1946年的一次戰鬥中,連隊與友鄰部隊将一夥敵人團團包圍。陷入絕境的敵人負隅頑抗,槍林彈雨中,擔負主攻任務的該連率先發起沖鋒,官兵如同尖刀迅速撕開敵人防線。戰鬥結束後,該連被上級授予“敢打敢拼刀尖子連”稱号。
歲月變遷,精神永恒。這種敢打敢拼、敢當刀尖的無畏精神,激勵着一代代紅軍傳人奮勇向前。前些年,連隊列裝新裝備。為盡快掌握新裝備,時任連主官帶領官兵重溫輝煌戰史,從先輩事迹中感悟“敢打敢拼刀尖子”精神。不久後的一場對抗演練中,連隊取得首發命中的好成績,實作了“當年接裝當年形成戰鬥力”的目标。
如今,該連所在團由傳統摩托化步兵轉型為合成化步兵。面對新挑戰,連隊官兵鬥志昂揚,投入練兵備戰。
由于新配發的某新型裝備資訊化程度較高,此前被戰友稱為“火炮百事通”的該連三級軍士長餘生鴻,第一次實裝操作就頻頻出錯。然而,他并不氣餒,跟戰友一起反複研讀教材、查閱資料、向教練員請教,整理出該型裝備操作流程規範,在全團推廣。聊起自己的經曆,餘生鴻說:“當年,敢為人先的精神激勵先輩馳騁戰場、敢打必勝;新時代的強軍路上,我們也必須敢打敢拼,勇往直前。”
近日,該團奉命執行某高寒山地新戰法研練任務。面對全新課題,連隊官兵主動申請擔負試點任務,率先向海拔更高、環境更惡劣的喀喇昆侖山挺進……(李桂增 李志強 顔士強)
(來源:解放軍報)